屈文静
-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利沙坦酯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病变的疗效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评价阿利沙坦酯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病变的疗效。方法:入选在我院就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CAS患者120例。以随机法分为:缬沙坦组(60例,口服缬沙坦80mg/d)和阿利沙坦酯组(60例,口服阿利沙坦酯片240mg/d),总疗程48周。治疗前,治疗24周、48周时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24周、48周后的IMT值、颈动脉斑块大小、颈动脉斑块厚度和颈动脉斑块个数均显著减小,且48周上述指标值显著小于24周的(P<0.05或<0.01);阿利沙坦酯组IMT的下降值显著大于缬沙坦组,但两组的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及个数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两种药物对颈动脉斑块大小、厚度及个数的疗效相当;但阿利沙坦酯片对IMT的疗效显著优于缬沙坦。
- 席婷姬学光周静屈文静巩红董香婷马丽刘婷王巧丽
- 关键词:高血压颈动脉疾病
- 阿利沙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评价阿利沙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轻-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阿利沙坦酯组和缬沙坦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监测诊室血压(CBP)、心率、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治疗前与治疗12周结束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治疗12周末,两组的诊室血压,24 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血压负荷值及夜间下降率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无显著变化;阿利沙坦酯降低白昼及诊室收缩压(SBP)和降低24 h、白昼、诊室收缩压幅度优于缬沙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舒张压(DBP)平均降压幅度、血压达标率、谷峰比值(T/P)及平滑指数(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自行缓解,但在引起转氨酶升高方面比较,阿利沙坦酯更安全。结论阿利沙坦酯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是安全、有效的。
- 屈文静周静李飞高峰
- 关键词:高血压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