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4小时pH监测比较西沙必利与雷尼替丁的抗胃食管反流效果
- 1998年
- 用24小时pH动态监测分别观察西沙必利(普瑞博思)和雷尼替丁治疗21例反流性食管病的抗反流效果,观察两种药物对胃内pH的影响与抗胃食管反流(GER)作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西沙必利组和雷尼替丁组治疗后食管酸反流指数均较服药前下降,两组间下降指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沙必利组对胃内pH无影响,雷尼替丁组可降低胃内pH<1、pH<2和pH<3的总时间(%),平均pH和中位pH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西沙必利组和雷尼替丁组服药后对胃内pH的影响与食管酸反流指数变化无相关性(r=-0.436和-0.341,均P>0.05)。研究表明,西沙必利与雷尼替丁均具有确实的抗GER作用,疗效可比但作用机理不同,临床应合理选择用药。
- 高萍高健李伟吕宏徐恩迪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药物疗法西沙必利雷尼替丁PH监测
- 炎症性肠病特异性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炎症性肠病是一类慢性、复发性肠道炎症疾病,缺乏有效的治愈手段。为了克服传统的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的不足,近年来炎性组织细胞的特异性靶向给药系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热点。特别是以电荷介导的靶向、配体一受体相互作用介导的靶向和以炎症组织中特异性酶降解介导的靶向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有望成为新的临床治疗途径。文章概述了近年来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特异性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李伟王其立
-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靶向给药系统特异性
- 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5例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组口服气滞胃痛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6,P>0.05)。治疗组症状评分:腹痛、腹胀(0.8±0.5)分,腹泻(0.9±0.4)分,便秘(0.7±0.4)分;对照组分别为(1.2±0.3)分、(1.5±0.7)分、(1.3±0.6)分,治疗组单项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治疗IB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李伟薛敏敏田戬王东旭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气滞胃痛颗粒马来酸曲美布汀片
- 贫血疾患红细胞生存期及破坏场所的观察
- 1997年
- 贫血是临床常见症状,对贫血患者红细胞生存期及破坏场所的观察,有助于认识贫血的发生机理及治疗方法的选择。笔者自1991年以来采用^(51)Cr标记红细胞测定了32例不同原因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半生存期(RBCT1/2),并对肝、脾体表进行测定(cpm),同时设正常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 王秀婷贺海涛李伟郭永亮刘访杰赵艳津
- 关键词:贫血红细胞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