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婧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近视
  • 2篇儿童
  • 1篇滴眼
  • 1篇滴眼液
  • 1篇地塞米松
  • 1篇断层扫描
  • 1篇眼液
  • 1篇早期临床观察
  • 1篇生物测量
  • 1篇视盘
  • 1篇视盘参数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厚度
  • 1篇青光
  • 1篇青光眼
  • 1篇取出术
  • 1篇轴式
  • 1篇妥布霉素
  • 1篇妥布霉素地塞...
  • 1篇网膜

机构

  • 4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惠州市第三人...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李婧
  • 3篇陈子林
  • 2篇徐桂花
  • 1篇吴来伟
  • 1篇吴淑如
  • 1篇王小艺
  • 1篇邓锐东

传媒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视盘损伤可能度分级和视盘参数对近视人群青光眼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应用眼底立体照相评估视盘损伤可能度分级(DDLS)和视盘参数对近视人群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横断面研究。分别收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及近视者,共计139例(255只眼)。其中青光眼组64例(113只眼),近视组75例(142只眼)。利用眼底立体照相机获得视盘的立体照片,绘制视盘及视杯的边界,系统自动分析DDLS和视盘参数,比较两组之间视盘参数的差异,并绘制DDLS与视盘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同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约登指数、特异度和灵敏度,以评估各参数在近视人群中青光眼的诊断效能。结果盘沿体积和高度变化轮廓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视盘参数在青光眼组和近视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DDLS能够在近视人群中准确诊断青光眼(AUC=0.623,95%CI:0.552,0.694,P=0.001),但其敏感度及特异度较低(灵敏度:0.417,特异度:0.782)。垂直杯盘比、垂直视盘宽度、视杯面积、视盘面积、视盘/视杯面积比、视杯体积、视盘体积、平均视杯深度和最大视杯深度在近视人群中对青光眼具有诊断价值(均AUC>0.6,均P<0.001),其中视盘体积的总体诊断效能最为理想(AUC=0.851,95%CI:0.802,0.900)。结论视盘参数及DDLS在近视人群中对青光眼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视盘体积的诊断价值最高,可作为近视患者早期诊断青光眼的参考指标。
周术李婧张益婷徐桂花
关键词:青光眼近视视盘生物测量
SMILE术后短期激素冲击法对屈光矫正效果的早期临床观察
2024年
探讨SMILE术后当日激素冲击法是否能快速提高术后早期视力和视觉质量及其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选入我院接受SMILE手术60例患者,手术均由同一位手术者完成,飞秒激光系统是蔡司VisuMax透镜成型参数相同。随机选取了30例术后当日需要滴用典必舒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6次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则是由手术当天不频繁滴用典必舒眼液的30例患者组成。分别收集术前及术后1天、7天、30天进行裸眼视力(UCVA)、平均角膜屈光力(Km)、眼压(NCT)、角膜前表面形态变异指数(ISV)、角膜球差(Sph)、以及角膜中心五方位厚度等检查数据。比较两组参数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同组内各时间点之间的视觉质量和角膜形态等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术后1天UCVA实验组Log MAR<0.1眼数占比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术后7天、30天两组UCVA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随着时间推移,组内UCVA均提高,并存在显著差异。术后三时间点两组对比Km、NCT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同组术后三时间点Km、NCT变化不大;术后两组ISV较术前均升高,但实验组ISV均低于对照组,只在第7天两组ISV差异才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Sph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角膜上方厚度(UCT)、右侧(RCT)、左侧(LCT)角膜厚度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厚度小于对照组厚度占比较多,同组三个时间点比较,UCT和RCT变化较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MILE术后短期局部激素冲击法安全有效的提高术后早期裸眼视力及视觉质量,减少术后早期视力波动。
李婧李婧王小艺吴淑如陈子林
关键词: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OCT光学放大效应对儿童青少年轻中度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光学放大效应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04/2024-01就诊于我院眼科中心的68例126眼6-18岁儿童青少年。按照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轻度近视组(-0.50 D0.05)。在中度近视组中,校正前后黄斑区各象限视网膜厚度以及平均视网膜厚度比较有差异(均P<0.001)。校正前,两组间黄斑区外环颞侧和外环上方的视网膜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9、0.035)。其他象限的视网膜厚度在两组间比较无差异(均P>0.05)。校正后,两组间的黄斑区中心凹、内环鼻侧、内环颞侧、内环上方、内环下方、外环鼻侧视网膜厚度及平均视网膜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光学放大效应校正前,黄斑区外环的视网膜厚度与SE呈正相关(均P<0.05),与AL呈负相关(均P<0.05)。通过校正,发现黄斑区中心凹、内环视网膜厚度和平均视网膜厚度与SE存在显著负相关(均P<0.05)。此外,黄斑区各象限的视网膜厚度及平均视网膜厚度与AL均呈正相关(均P<0.001)。结论:光学放大效应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并且随着AL的增加,这种影响变得更为显著。
周术陈莉莉李婧陈子林
关键词:视网膜厚度
双轴式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发展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双轴式角膜塑形镜控制儿童近视发展的效果。方法选取近视患儿90例,随机分为A组(佩戴常规式夜戴型角膜接触镜)、B组(佩戴双轴式夜戴型角膜塑形镜)、C组(佩戴框架眼镜),每组30例。比较三组患儿佩戴前、佩戴1周、佩戴1个月、佩戴3个月、佩戴6个月及佩戴12个月的裸眼视力和主观视觉质量评分差异。结果佩戴前三组患儿的裸眼视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佩戴后不同时间节点B组患儿的裸眼视力均显著优于A、C两组,A组在佩戴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裸眼视力显著优于C组(P<0.05)。佩戴前三组患儿的主观视觉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佩戴后不同时间节点B组患儿的主观视觉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A、C两组,A组在佩戴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主观视觉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近视患儿佩戴双轴式角膜塑形镜能有效矫正视力,提高患儿主观视觉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控制效果。
邓锐东吴来伟高稳生陈子林李婧徐桂花
关键词:儿童近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