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欣
- 作品数:28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冶金工程更多>>
- 一种适用于离子型稀土矿山原地浸矿的加速渗透装置
- 本发明属于矿物质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离子型稀土矿山原地浸矿的加速渗透装置,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腔内一部分填充有多孔防腐介质;所述空腔的底部密封;空腔顶部敞开;内管上下通透;外管上与填充有多孔防...
- 王晓军卓毓龙李永欣黄广黎钟文赵奎
- 化学置换过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强度弱化机理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为研究稀土浸矿过程化学置换作用对矿体渗透性和强度弱化的作用机理,对稀土矿进行室内模拟浸矿试验、渗透系数测定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化学置换诱发渗透系数改变且其反应的剧烈程度直接影响渗透系数变化幅度;结合渗透系数、强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分析化学置换和渗透诱发强度弱化过程,根据强度参量变化的幅度可分为强烈阶段(浸矿时长0~8 h)与平稳阶段(浸矿时长8 h^16 h)。综合实验结果分析得到,化学置换反应和渗流作用均诱发矿体内部孔隙结构改变从而诱发矿体强度参数逐步弱化,对比化学反应强烈阶段和平稳阶段渗透系数与强度指标的变化幅度得到,造成矿体强度弱化的主要诱因是强烈的化学置换作用。
- 卓毓龙王晓军赵奎赵奎李永欣李永欣
- 关键词:稀土矿黏聚力内摩擦角
- 散体充填下进路薄顶板结构优化研究
- 2016年
- 为提高散体充填体下进路纯梁结构薄顶板的自身承载性能,基于纯梁剪应力理论公式及散体搭拱效应提出拱结构优化,利用软件进行两种结构的承压对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加厚顶板两侧剪切区域的拱结构承载性能更优。在此基础上,为降低充填未接顶空间贯通的影响,提出锚桩盘-拱形充填进路顶板结构支护优化,利用相似模型试验模拟研究纯梁、纯拱、锚桩盘-拱3种结构上采过程中顶板变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纯梁顶板临界厚度最厚,两侧剪切滑落,纯拱顶板临界厚度比锚桩盘-拱大,两侧应变更明显,表明锚桩盘-拱结构增加了充填接顶效果,且对充填进路顶板变形有限制作用。
- 邓书强王晓军李永欣冯萧陈辰
- 关键词:顶板结构相似材料模型
- 充填体受压全程应力应变声发射特性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利用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与声发射监测系统对纯尾砂胶结充填体试件进行了无侧限单轴压缩实验,分析出充填体受压破坏的5个阶段,单轴抗压强度和到达极限强度的应变值,试件受压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变。发现声发射活动由平静到活跃,最后又趋于平静的现象,在失稳破坏阶段声发射活动最为活跃,探究了声发射活跃的内在原因,同时分析了此阶段大能量事件产生的同时出现短期稳压状态的问题。结合应力应变研究了纯尾砂胶结充填体受压全过程的声发射特性。
- 曹世荣韩建文王晓军卓毓龙李永欣冯萧
- 关键词:充填体应力声发射
- 离子型稀土化学置换过程微观孔隙结构演化规律研究
- 原地浸矿法因其在降低回采成本、保护地表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山推广应用。但在推广过程中出现了采矿回收率低、注液边坡滑移等诸多问题,这些突出问题均与浸矿液在母体中的渗流密切相关,而浸矿过程稀土矿体孔隙结构...
- 李永欣
- 关键词:离子型稀土孔径分布电镜扫描
- 基于声发射概率密度函数固废胶结充填体损伤分析
- 2017年
- 固废胶结充填体是保障矿山安全回采的关键承载结构,为探究其实际承载损伤破坏过程,在RMT-150C岩石力学测试系统上对不同粗骨料含量的4组胶结充填体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与循环载荷下的声发射试验。结果表明:循环载荷下,4组试样均具有显著的Kaiser效应,且含块石的3组试样声发射事件数更丰富,峰值应力前达到了纯尾砂试样的152%、225%和300%。同时,利用声发射概率密度与承载应力水平间的关联性,得到了4组不同块石含量胶结充填体的声发射概率密度方程,通过声发射概率密度函数实现了声发射参数量化分析胶结充填体承载损伤过程。对比损伤变量—应力水平曲线可以看出,块石的加入能够有效减缓并抑制前期损伤,当块石含量为20%时,效果最好。
- 曹世荣韩建文李永欣王晓军冯萧卓毓龙
- 关键词:概率密度函数声发射废石胶结充填体安全回采
- 干湿循环作用下浸矿后离子型稀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原地浸矿法是现有离子型稀土矿山唯一的高效绿色开采方法,浸矿后离子型稀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影响着浸矿后边坡的稳定性。为研究浸矿后离子型稀土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力学特性,选取赣南地区浸矿后的稀土样,利用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并结合核磁共振技术,测试了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试样的强度特性和孔隙变化,得到干湿循环前、后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孔隙水压力发展曲线和横向弛豫时间T2分布。结果表明:干湿循环作用下,试样初始刚度有所增大,试样强度降低,围压大小和干湿循环次数共同决定了孔隙水压力的发展。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第一次干湿循环后的降幅最大,内摩擦角的弱化幅度小于黏聚力。从横向弛豫T2谱发现,干湿循环过程会使土体产生微裂隙;并且随着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裂隙累积扩展。
- 钟文陈新查道欢李永欣李永欣韩建文韩建文
- 关键词:孔隙水压力黏聚力内摩擦角
- 深部灰岩分级加载蠕变试验及蠕应变增量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深部矿井岩体处于高应力的环境中,当岩体受到开挖影响后,在长期的高应力作用下具有较强的流变特性。采用GDS-VIS三轴流变仪对不同深度的深部灰岩做分级加载单轴蠕变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各分级应力水平下岩石蠕应变增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应力增加,岩石蠕应变增量先减小后急剧增加,当应力百分比在60%~68%范围内时,蠕应变增量出现谷底,岩石处于稳定状态;该稳定状态的上限应力与长期强度之比值k的均值为0.901,且随深度增加这一比值逐渐增大,通过二次函数拟合得到比值k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此研究结果为确定深部灰岩长期强度,实现矿山安全生产提供了参考。
- 肖伟晶李永欣李士超王晓军方胜勇闫奇
- 关键词:分级加载蠕变试验
- 散体介质下水平矿柱顶板失稳控制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松散介质下水平矿柱的进路充填回采,顶板厚度与接顶面积是影响进路顶板稳定的关键因素,为解决这些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实现最大矿量回收,以凤凰山铜矿-240 m水平矿柱为相似原型,利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水平矿柱在群桩梁、单纯梁和拱梁3种结构下回采时进路顶板的破坏方式和变形变化规律。试验结果显示3种结构顶板临界安全厚度为纯梁最厚、群桩梁次之、拱梁最薄,纯梁与群柱梁顶板失稳最终模式均为两侧剪断下沉,拱梁结构为中间对折破坏,表明采用有效的失稳控制技术可提高进路顶板稳定性,并得出加速蠕变变形阶段为顶板失稳破坏阶段,最终提出群桩—拱梁联合应用的顶板失稳控制技术。
- 王晓军邓书强李永欣卓毓龙冯萧
- 关键词:水平矿柱顶板结构失稳模式
- 化学置换过程中稀土矿强度特性演化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稀土矿体强度变化规律是决定其原地浸矿中安全高效回采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找到化学置换过程中稀土矿强度演化规律,进行室内模拟浸矿试验并每隔4 h随机选取8个(A、B两组各4个)重塑土样进行三轴压缩试验,根据试验测得的数据采用绘制莫尔圆的方法得到不同浸矿时长不同组别的重塑土样的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值.对比分析两组浸矿液强度指标随离子浓度变化,发现化学置换反应越剧烈,离子浓度跌落的也越快,相应的强度指标值也弱化的愈发明显.综合分析得到,离子型稀土矿山在用浓度为2%硫酸铵溶液浸矿时,在注液早期的24 h内需要加大对山体的监测,防止因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改变导致山体滑坡.
- 王晓军卓毓龙邓书强廖声银李永欣
- 关键词:稀土矿黏聚力内摩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