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飞鹏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晋煤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围岩
  • 2篇支护
  • 2篇注浆
  • 2篇巷道
  • 2篇锚注
  • 2篇煤柱
  • 1篇压裂
  • 1篇沿空留巷
  • 1篇一次支护
  • 1篇应力
  • 1篇软煤
  • 1篇软煤巷道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力压裂
  • 1篇松动圈
  • 1篇破碎围岩
  • 1篇切顶
  • 1篇区段
  • 1篇注浆加固
  • 1篇转盘

机构

  • 5篇晋煤集团

作者

  • 5篇李飞鹏
  • 2篇赵璐璐
  • 1篇司瑞江
  • 1篇郜建明
  • 1篇李东亮
  • 1篇王永生
  • 1篇焦华

传媒

  • 1篇煤矿现代化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山西煤炭
  • 1篇能源与节能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二次采动软煤巷道变形规律及锚注加固技术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强动压软煤复用巷道后方变形剧烈的问题,研究了复用巷道大变形规律及其原因,采用注浆加长锚固方式解决了锚固力严重不足问题,分析二次锚注加固机理,制定一次超前锚注加固、稳定区二次注浆加固方案,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复用巷道可以分为初始影响区(50m^-200m)、剧烈影响区(-200m^-600m)、和稳定区(-600m~),剧烈变形区和稳定区占总变形量的89.2%;一次支护强度不足是造成剧烈影响区和稳定区大变形的根本原因;二次锚注机理强调锚注时机、锚注工序、锚注方式与围岩变形规律相协调;采用二次锚注加固方案后,两帮变形量与未锚注区域相比减小50%,其中,剧烈变形区和稳定区减小48%。
李飞鹏
关键词:二次注浆
一种矿井用强矿压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井用强矿压监测装置,包括底箱,底箱内设有横向放置的内箱,且底箱通过减震组件与内箱连接,内箱的顶面上方设有转盘,且内箱通过旋转机构与转盘连接,转盘的顶面设有铰接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各机构组件的配合使用...
王永生李飞鹏赵璐璐焦华祁雨鹏李东亮卫日煊
文献传递
大采高小煤柱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大采高小煤柱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和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类巷道围岩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此类围岩基本顶的初次垮落容易形成“O-X”断裂现象。通过对结构模型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了影响大采高小煤柱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大采高小煤柱回采巷道的维护手段。
李飞鹏
关键词:回采巷道围岩控制
区段大煤柱水力压裂切顶护巷技术研究被引量:30
2020年
针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沿空留巷围岩应力高、蠕变变形大的难题,以赵庄矿井1309工作面为研究背景,用理论计算的方法开展了沿空留巷区域围岩结构力学分析,并提出了适用于该矿井的顶板双向水力压裂护巷工艺和效果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3092巷道变形程度由煤体单轴抗压强度、煤层埋深、顶板岩梁强度共同决定,在以上因素的叠加作用下采空区侧向顶板挤压煤柱,煤柱塑性区范围扩大,侧向应力向煤柱深部转移,顶板断裂前煤柱内弹塑性过渡区域垂直应力达到最大值,受侧向应力峰值影响13092巷道发生强烈蠕变变形,巷道断面维护困难;通过在13091巷道布置双向水力压裂孔,提前弱化顶板,破坏其应力传递和能量积聚的条件,有效地进行了人为断裂线的预制,并改善断裂线在煤柱上方的倾向位置,减缓了煤柱受挤压程度;在巷道上方施工的水力压裂孔能够有效促使关键岩块B回转下沉,减小了1309工作面侧向悬顶的长度,垮落的关键岩块B能够较好地对高位岩层形成支承作用;在施工水力压裂孔后相应区域巷道变形量缩小40%,煤柱边界区域微震事件数和微震能量值均有大幅度减小,保证了沿空巷道在回采期间的围岩稳定性。该研究成果探索了顶板水力压裂护巷在晋煤矿区应用的可行性,并为类似矿井条件下开展压裂工艺提供了工程指导。
司瑞江李飞鹏赵璐璐许利军冯恒星
关键词:水力压裂围岩应力沿空留巷
围岩松动圈锚注联合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为解决赵庄煤业西翼胶带巷极破碎软岩的变形控制技术问题,对西翼胶带巷两帮和底板进行了探地雷达松动圈测试,得出了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和破碎情况,基于松动圈测试及分析,提出了由预留变形量让压、初次全锚索网喷支护、深浅孔注浆加固、底角锚注加固组成的锚注联合支护体系,并在西翼胶带巷进行了应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全锚索及深浅孔注浆加固下,巷道围岩强度提高,整体性较好,围岩破坏范围大幅减小,巷道表面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能够较好地满足巷道的使用,成功地解决了胶带巷大松动圈极破碎软岩条件下的巷道稳定控制问题。
李飞鹏郜建明
关键词:破碎围岩松动圈注浆加固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