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小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压疮
  • 3篇ICU患者
  • 2篇通气
  • 2篇相关性肺炎
  • 2篇呼吸机
  • 2篇呼吸机相关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呼吸机相关性...
  • 2篇护理
  • 2篇机械通气
  • 2篇肺炎
  • 2篇干预
  • 2篇ICU
  • 1篇碘对比剂
  • 1篇碘佛醇
  • 1篇血清
  • 1篇压疮危险因素
  • 1篇营养指标
  • 1篇预警
  • 1篇预警作用

机构

  • 10篇广东药科大学

作者

  • 10篇熊小玲
  • 3篇黄苑玲
  • 3篇曾繁端
  • 2篇邓少军
  • 1篇何绍敏
  • 1篇刘荣敏
  • 1篇马爱平

传媒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通气患者不同粘稠度分泌物持续声门下吸引负压值的选择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不同粘稠度分泌物持续声门下吸引负压值的选择。方法采用抽签法将142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和试验组72例,两组均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对照组吸引负压为60 mm Hg;试验组根据分泌物粘稠度选择吸引的负压值,Ⅰ度分泌物选用30~40 mm Hg的负压,Ⅱ度和Ⅲ度分泌物选用40~60 mm Hg的负压。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气道黏膜损伤和呛咳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气道黏膜损伤和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在应用持续声门下吸引时,根据分泌物的粘稠度采用不同负压,在预防VAP发生的同时可降低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邓少军熊小玲何绍敏马爱平曾繁端黄苑玲
关键词:机械通气持续声门下吸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2007-2016年我国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分析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对我国近10年关于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34篇文献,发表于142种杂志上;受科研基金资助的研究仅有34篇(10.2%);研究方法以经验总结为主,其次是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集中在手术患者,平均压疮发生率最高为ICU患者(25.3%);高频危险因素共有19个。结论评估压疮危险因素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但还缺乏压疮发生危险因素相关的高质量文献为临床压疮预防提供循证依据。
霍婉君刘荣敏冯素云曾繁端熊小玲
关键词:压疮计量学
NRS指导镇痛药给药时机对痔术后镇痛的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数字评分法(NRS)指导痔手术后镇痛药给药时机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8月收治于某医院肛肠外科痔患者121例,按随机收治病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共纳入病例59例,B组为实验组共纳入病例62例。实验组患者使用NRS确定镇痛药给药时机,对照组患者按现行习惯实施给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的疼痛体会、首次给药时间差、48 h镇痛药物使用总量及副作用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4个时间节点的疼痛感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首次镇痛给药时间为(331±41) min,对照组为(359±15)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帕瑞昔布钠总使用量,A组为(4.97±0.22)次,B组为(5.03±0.73)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RS评分量表指导痔手术后镇痛药的给药时机,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手术体验。
刘荣敏霍婉君冯素云熊小玲
关键词:术后镇痛
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系统分析ICU患者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订ICU患者压疮的预警及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3. 0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篇文献,根据文献所研究危险因素的一致性,共纳入16项危险因素,其中年龄、男性、感染、糖尿病、贫血、白蛋白、心血管疾病、大便失禁、水肿、APACHEⅡ评分、ICU住院天数、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的合并效应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龄、男性、糖尿病、贫血、低白蛋白、大便失禁、水肿、APACHEⅡ评分高、ICU住院天数延长、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机械通气是ICU患者压疮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霍婉君冯素云曾繁端田杰熊小玲
关键词:重症监护压疮META分析
临床常用营养指标对ICU患者压疮发生的预警作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营养指标与ICU患者压疮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016年5月~2017年2月在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的256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压疮组与非压疮组在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细胞比容、白蛋白、总蛋白、上臂围、小腿围、体质量指数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降低和小腿围减小是ICU患者压疮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白蛋白水平降低和小腿围减小对压疮的预警作用。
霍婉君刘荣敏熊小玲
关键词:ICU压疮营养指标
两种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ICU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比较Braden量表和Cubbin and Jackson量表在ICU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评估者应用Braden量表和Cubbin and Jackson量表对入住ICU的172例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分析2种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等指标。结果压疮发生率为12.21%。Braden量表和Cubbin and Jackson量表诊断界值分别为14分和24分时预测效果最佳; Braden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68.21%、22.60%、93.62%,Cubbin and Jackson量表分别为71.43%、82.78%、36.59%、95.36%; 2种量表的AUC分别为0.686和0.840。结论 Cubbin and Jackson量表在ICU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Braden量表更佳。
冯素云霍婉君熊小玲
关键词:ICUBRADEN量表ROC曲线
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和处理碘佛醇静脉外渗中效果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集束干预策略在预防和处理碘佛醇静脉外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CT增强扫描的7 352例患者为试验组,在预防和处理碘佛醇静脉外渗中实施集束干预策略;选择CT增强扫描的7 328例患者为对照组,在预防和处理碘佛醇静脉外渗中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预充发现外渗发生率、肢体移动率、碘佛醇静脉外渗发生率、治愈率。结果 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预充发现外渗发生率、肢体移动率、碘佛醇静脉外渗发生率、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集束干预策略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预充发现外渗发生率,降低患者肢体移动率,有效预防碘佛醇静脉外渗的发生,减轻外渗严重程度、促进痊愈。
黄苑玲黎杏桃林少环熊小玲
关键词:集束干预策略静脉外渗CT增强扫描含碘对比剂护理效果
血清Chemerin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及其危险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脂肪因子Chemerin与2型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Chemerin与神经病变发生危险因子的相关性。方法以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为研究对象,设置正常组和肥胖组作为比较。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葡萄糖,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胰岛素,ELISA法检测血清Chemerin、炎症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血管功能指标(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血清指标,机械痛阈值反映大鼠神经病变程度。比较不同时间DPN组大鼠的血清Chemerin水平与上文所提危险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DPN组大鼠病程为1周时,机械痛阈值较正常组和肥胖组大鼠明显下降(Ρ<0. 05),血清Chemerin的水平较正常组和肥胖组大鼠显著升高(Ρ<0. 05)。血清Chemerin水平与机械痛阈值、血清一氧化氮均呈极强负相关(∣r∣> 0. 8),与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成强正相关(0. 6 <∣r∣≤0. 8)。随着病程增加,血清Chemerin水平显著上升(Ρ<0. 05)。结论在DPN大鼠模型中,血清Chemerin水平随疾病进展进一步增加,并且与白介素-6和一氧化氮呈正/负相关。
杨雯月胡方舟熊小玲由天辉陈垦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CHEMERIN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的2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1月至9月收治的135例QCC活动实施前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50例QCC活动实施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QCC活动下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及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合格率、口腔护理效果良好率等情况,同时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卫生执行率、手卫生合格率、口腔护理效果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QCC活动有助于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感染综合管理水平及团队协作精神。
霍婉君冯素云熊小玲
关键词:品管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发生率
运用集束化干预策略预防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IAD)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入住综合ICU的363例患者为研究组,2017年1月—12月入住综合ICU的354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研究组在ICU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比较2组IAD发生率及IAD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IAD发生率为4.13%,低于对照组的10.45%(P<0.05)。研究组中重度IAD发生率为1.10%,低于对照组的7.06%(P<0.05)。研究组IAD伴真菌的发生率为0.83%,低于对照组的3.11%(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ICU患者IAD的发生率、减轻IAD的严重程度及减少IAD伴真菌感染的发生。
黄苑玲熊小玲邓少军冯素云蔡文丽利虹
关键词:皮肤护理大便失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