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越

作品数:12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秦汉
  • 3篇城乡
  • 2篇战国
  • 2篇战国秦汉
  • 2篇汉末
  • 2篇城乡关系
  • 1篇雅乐
  • 1篇演进
  • 1篇移民
  • 1篇政令
  • 1篇中国古代社会
  • 1篇中华传统文化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流动
  • 1篇入朝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始末
  • 1篇述论
  • 1篇思潮

机构

  • 1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1篇王越
  • 2篇马新

传媒

  • 2篇河北学刊
  • 2篇山东社会科学
  • 2篇沧州师范学院...
  • 2篇人文天下
  • 1篇史学集刊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风气与文化:对西汉雅乐文化兴衰的再认识与反思
2016年
雅乐是西周时用于祭祀典礼的音乐,因其典雅纯正故得此名。从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到秦代的"雅声古器几将沦绝"(魏收《魏书·乐志》),雅乐文化一度陷入了困境。时至西汉,雅乐文化来到了其发展历史的重要节点。西汉是大一统的强盛王朝,统治思想和风气的变化对雅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雅正观念姗姗来迟,雅乐文化最终走向了衰落。一、西汉初年的自由之风与音乐文化的雅俗互动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
王越
关键词:俗乐黄老思想复古思潮统治思想太乐
关系思维视角下的孙吴建国历程
2022年
从关系思维视角出发,孙吴建国历程即是孙吴君臣关系的形成过程。孙吴君臣关系经历了从将佐关系到君臣关系再到皇族网络的三种形态变化。由于缺乏权势,孙氏将领与佐吏仍处于“亲”的双向选择阶段,将佐关系并不牢固。随着江东基业创建,孙氏权势提升,佐吏群体扩大,将佐关系日趋稳固并向礼仪型与信—任型君臣关系分化。由于威望大涨,孙权与臣属的关系渐渐呈现出“宠”的单向主导。因争宠、失势引发的暨艳案间接催生了君臣关系的特殊形态:皇族网络。通过广泛联姻,大批孙吴重臣被纳入皇族网络,实现了君臣关系的进一步强化。至此,孙吴政权的核心秩序构建完成,孙吴终于结束了建国历程。
王越
关键词:关系思维君臣关系
论秦汉时期乡里的政令传播
2023年
在文字载体和居民识字水平有限的历史条件下,政令在基层的传播需要解决好文字传播和口语传播问题。秦汉官府采取多项举措推动政令传播,由此形成了乡里政令传播机制。秦时期的乡里政令传播以官方传播为主导,民间传播被挤出政令传播的主流渠道。西汉时期的乡里政令传播延续了秦代以官方传播为主导的机制,同时引入民间力量加以补充,形成了官方传播和民间传播相互配合的新模式。东汉时期官府通过增派外部掾和规范民间领袖等措施,对乡里的政令传播机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民间传播的融入是秦汉乡里政令传播机制不断完善、走向成熟的表现,该机制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方式的重要进步,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王越
关键词:秦汉时期乡里
礼与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2018年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至今,从未中断。本文欲从"礼""义"这两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精神出发,体察出其对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
王越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内核民族传统文化文化价值自信
论汉末三国时期易代模式的演进
2020年
“禅让”与“革命”是中国古代王朝改易的两种基本模式。随着王朝正统性论证的强化,通过“革命”模式完成易代的难度越来越大。“袁术僭号”是汉末时期“革命”模式的唯一尝试,其失败结局宣告了“革命”模式的“此路不通”。曹操父子通过对“革命”模式的隐晦践行和“禅让”模式的折中,成功地完成了汉魏易代的操作,实现了“禅让革命”的模式融合。“禅让”与“革命”的逻辑衔接,实现了“应天顺民”的易代合法性论证。“禅让革命”自此被奉为圭臬,在后世易代中广为沿用。
王越
关键词:汉末三国禅让
论汉代人口的城乡流动
2023年
自宗法血缘体系瓦解后,汉代城乡之间产生了频繁的双向人口流动。国家政策的号召、居民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和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诱发了人口的城乡流动,其整体趋势呈现出从流入城市到流入乡村的变化。汉代人口的城乡流动增强了城乡交流,密切了城乡关系,推动了汉代城市繁荣,促进了乡村兴起,反映了汉代城乡发展的基本趋势。
王越
关键词:汉代城乡人口流动移民流民
西汉河间乐兴起探析
2015年
西汉初年,宫廷雅乐趋于衰微。河间献王刘德大力倡导儒学,推动了河间学术中心的形成。刘德广招贤良搜集先代雅乐,其所集乐律义兼备,盛极一时,史称河间乐。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刘德入朝献乐,河间乐得到中央的认可,达到了其发展的顶峰。河间乐填补了雅乐衰微至乐府兴起之间的空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有重要贡献。
王越
关键词:雅乐
试论战国秦汉城乡关系的新变化被引量:2
2020年
战国秦汉时期,城乡关系较之商周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城市与乡村走出宗法共同体,转化为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行政组织关系,中央王朝以城市为节点对乡村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城乡管理方式配合相对宽松的工商政策,推动着城乡商贸关系的日渐丰富与城乡市场体系的形成;行政地缘体系下的城市与乡村构成了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由此实现了城乡双向的文化互动与人员流动。战国秦汉城乡关系的新变化是中国上古国家向中古国家转变的结果,奠定了此后两千年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古代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马新王越
关键词:战国秦汉城乡关系城市乡村
战国秦汉城乡关系的新变化
2020年
《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8期,12000字“城乡关系”是一个基于现代概念的衍生范畴,其本质是探讨城乡之间的“关联”。自城邑与村落从原始聚落中脱胎而出,中国古代城乡的“关联”便产生。在此后的历史发展中,威乡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方面。在城乡分立之前的聚落群时代,已有了中心聚落与普通聚落的区别,两者之间呈现为主从关系。
马新王越
关键词:战国秦汉聚落群中国古代社会
河间献王入朝与河间乐的由盛而衰
2016年
西汉前期,河间献王刘德与幽隐乐师搜集、整理古代雅乐。刘德所集雅乐律义兼备,史称河间乐。元光五年(前130年)刘德入朝献乐议礼,与汉武帝在汉匈问题上产生了政见冲突,不久去世。河间乐被存入太乐迎来了迅速发展的契机,但却随着刘德的去世逐渐走向了衰落。汉成帝时,河间惠王刘良与谒者王禹力图复兴河间乐终归于失败。王莽篡位后,河间国被废除,河间乐彻底衰落。
王越
关键词:汉武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