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越华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预后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 1篇肾损
  • 1篇肾损害
  • 1篇肿瘤
  • 1篇紫杉
  • 1篇紫杉醇
  • 1篇紫杉醇治疗
  • 1篇晚期
  • 1篇晚期乳腺癌
  • 1篇腺癌
  • 1篇腺肿瘤
  • 1篇甲氨蝶呤
  • 1篇白蛋白

机构

  • 2篇湖北文理学院

作者

  • 2篇王越华
  • 1篇孙秋实
  • 1篇孙志华
  • 1篇肖天林
  • 1篇龙成
  • 1篇易铁男
  • 1篇孙秋实

传媒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羧肽酶G2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羧肽酶G2是一种通过将甲氨蝶呤转化为非毒性代谢物进而降低血清甲氨蝶呤浓度的细菌酶。将羧肽酶G2应用于经标准解救治疗后的患者,患者血清MTX浓度快速下降。羧肽酶G2耐受性较好,毒副反应多为1、2级毒副反应,无需处置,是一种独特的甲氨蝶呤解毒剂,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争议。
龙成易铁男孙志华王越华肖天林孙秋实
关键词:甲氨蝶呤肾损害
白蛋白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白蛋白紫杉醇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分子分型、白蛋白紫杉醇治疗线数、转移部位数、具体转移部位、既往是否使用多西他赛和紫杉醇以及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治疗方式进行分组,探讨不同亚组患者在接受白蛋白紫杉醇治疗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图并进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整体人群mPFS为8.2个月。三阴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Luminal型乳腺癌的mPFS分别为6.4个月、11.2个月、8.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2,P=0.025)。白蛋白紫杉醇为一、二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9.5个月,三线至七线治疗患者的mPFS为6.3个月(χ^(2)=3.86,P=0.049)。转移部位≤3个患者的mPFS为8.1个月,>3个患者的mPFS为7.0个月(χ^(2)=0.38,P=0.535)。存在肝、脑转移患者的mPFS为6.8个月,肝、脑以外转移患者的mPFS为9.6个月(χ^(2)=7.53,P=0.006)。既往接受过多西他赛、紫杉醇治疗的患者mPFS为8.2个月,既往未接受过多西他赛、紫杉醇治疗的患者mPFS为9.6个月(χ^(2)=0.03,P=0.862)。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单药治疗患者的mPFS分别为12.1个月、7.8个月、9.0个月、7.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P=0.030)。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子分型(三阴性:RR=1.87,95%CI为1.24~4.22,P=0.008;HER-2阳性:RR=0.63,95%CI为0.52~0.94,P=0.042)、治疗线数(RR=0.67,95%CI为0.32~0.86,P=0.011)、具体转移部位(RR=1.26,95%CI为1.12~2.75,P=0.014)及联合治疗方式(联合靶向治疗:RR=0.74,95%CI为0.16~0.86,P=0.021;联合化疗:RR=0.93,95%CI为0.48~0.96,P=0.045;联合免疫治疗:RR=0.81,95%CI为0.17~0.78,P=0.032)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不良反应主要有脱发、中性粒细胞�
关格格孙秋实孙秋实陈德杰王越华
关键词:乳腺肿瘤紫杉醇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