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细胞学检查阴性患者感染不同类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细胞学检查阴性的患者感染不同类型高危型HPV与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高危型HPV阳性,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进一步在阴道镜下取病理组织检查的女性2193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宫颈病变级别分为A组(宫颈低级别病变组)1897例和B组(宫颈高级别病变组)296例。分析两组间HPV感染类型,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型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该研究人群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生率为13.50%,在年龄范围30~39岁人群中,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生率(44.59%)较宫颈低级别病变(32.95%)显著升高(P<0.05)。HPV16、HPV18、HPV52、HPV58、HPV53是该人群高危型HPV感染的主要类型,分别占比为24.98%、13.35%、22.32%、11.96%、10.73%。其中,宫颈高级别病变组HPV16、HPV31、HPV33的发生概率分别为61.5%、10.04%、9.61%,相比较宫颈低级别病变组(HPV16:24.98%;HPV31:4.38%;HPV33:3.45%)的发生概率显著上升(P<0.05)。进一步调整基线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HPV16阳性、HPV31阳性、HPV33阳性时宫颈高级别病变发生风险较宫颈低级别病变组高3.73倍(OR=4.73,95%CI:3.53~6.35)、1.53倍(OR=2.53,95%CI:1.53~4.20)、2.02倍(OR=3.02,95%CI:1.53~4.2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高级别病变有年轻化趋势,应加强年轻女性,尤其是年龄范围在30~39岁之间妇女的筛查及随访。当筛查结果显示细胞学阴性,HPV16、HPV31或HPV33呈阳性时,建议积极转诊阴道镜检查。
- 唐阳芳张少华栾丽霞魏琳郑文陈国平邓亚楠陈蕊
-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细胞学阴性
- 乳腺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与Rb、P53蛋白表达、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感染和Rb、P53蛋白表达与人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8例乳腺癌组织、54例乳腺纤维腺瘤及其周边正常乳腺组织HPV16/18,Rb、P53蛋白表达,分析其HPV16/18与Rb、P53蛋白表达、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08例乳腺癌组织中HPV16/18、P53、R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0%,37.03%,82.4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纤维腺瘤组(P<0.001),HPV16/18与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3,P<0.001),而与Rb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HPV16/18、P53阳性与阴性患者2年内的生存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Rb阳性与阴性患者2年内的生存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可能通过对P53蛋白的降解从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预后,HPV感染可能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
- 郑文郑建云刘冰孙斌斌王海玉
- 关键词:乳腺癌HPVRB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