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旭鹏
- 作品数:1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磐安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十全大补汤联合营养支持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部分非小细胞肺癌、肺结核球、肺囊肿等的微创技术,相比传统的开胸手术,其不切断胸壁肌肉、不撑开肋骨、手术切口小,较大程度上减少了组织损伤及患者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保留了患者胸廓的完整性[1]。但术中淋巴组织的清扫、病灶切除及相关血管、支气管的离断,仍会影响患者的肺功能,致患者术后肺复张不良、活动度及免疫功能低下,易并发呼吸道、肺部感染[2]。
- 张震李德方郑旭鹏
- 关键词:病灶切除肺结核球肺囊肿十全大补汤
- 中药处方分析用于中药药学服务的效果探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分析用于中药药学服务的效果。方法:医院自2021年4月起对中药处方分析进行深化改善,2021年1—3月为实施前,2021年4—6月为实施后,研究期间选择药剂科22名药事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临床医师、患者对药剂科药学服务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剂科药学服务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中药处方不合理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药处方分析运用在中药药学服务中,有利于提升医生、患者对药剂科工作满意度,减少不合理处方,提升药学服务工作质量。
- 曹秋来郑旭鹏陈芬
- 关键词:药剂科中药处方分析
- 我院辅助类中成药的应用现状与管理对策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通过调查医院辅助类中成药的应用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管理对策。方法:于2020年在医院康复科信息管理系统中抽取300张辅助类中成药用药处方调查其应用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管理策略。结果:患者基本信息:采集的300张处方中,男性患者较多,男女比例为1.14∶1;患者年龄较大,以≥60岁为主(42.67%),以36~59岁次之(29.67%)。剂型:涉及康复科现用19种辅助类中成药,其中以胶囊为主(32.67%),以滴丸剂次之(23.33%)。金额:单张处方用药金额主要为100.01~200元(42.67%);以200.01~300元次之(33.33%)。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皮疹、瘙痒,隶属于皮肤系统,其占比为2.00%;以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的发生率次之,隶属于消化系统。应用问题调查:主要问题有遴选原则不统一(88.89%)、辅助用药价值认知偏颇(66.67%)、缺乏统一的药效评价标准(66.67%)。结论:应以辨证的态度分析辅助类中成药的价值,进一步做好合理用药管理,确保辅助类中成药切实发挥防病治病、保障健康的作用。
- 陈芳郑旭鹏马安乐
- 关键词:康复科中成药管理对策
- 2023年我院儿科病房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使用分析与对策
- 2025年
- 目的:分析2023年医院儿科病房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应用情况,并探讨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23年医院儿科病房364例患儿为调查对象,调查各项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开展率和开展质量,分析限制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2023年医院儿科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开展率为25.00%,按照开展率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别是小儿捏脊、穴位按摩、中药沐足、穴位贴敷、点刺放血,开展率为8.52%、6.87%、4.40%、3.02%和2.20%;儿科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项目准备、操作前评估、礼仪规范、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开展质量评分均在8分以下;在影响因素调查中,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医院推广力度不足、护士中医护理技能不足、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经济效益差、患者需求低下分别占比100.00%、96.88%、90.63%、84.38%和50.00%。结论:医院儿科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开展率较低,开展质量欠佳,需从加强医院推广力度、完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培训、优化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经济效益、加强对中医护理质量的监管等方面加强管理,以促进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应用。
- 陈洋锦施凌笑郑旭鹏
- 关键词:儿科管理对策
- 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中药房管理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中药房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来医院就诊且行中药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房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房信息化管理系统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取药时间、中药调剂准确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取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药调剂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中药房进行管理,可有效缩短患者取药时间,提高中药调剂准确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 曹秋来郑旭鹏陈芳
-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药房管理质量
- 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恢复期43例被引量:6
- 2023年
-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复发率等,已成为我国首位致死原因和世界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造成残疾的主要原因[1-2]。数据统计约80%的脑卒中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质量[3];因此,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是治疗脑卒中最主要的目标。经循证医学证实脑卒中后对其积极实施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其致残率,加速康复进程[4]。
- 郑旭鹏曹秋来俞英丹
- 关键词:现代康复技术中老年人群康复进程脑卒中恢复期
- 基于管理理念的神经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应用现状调查
- 2022年
- 目的:基于管理理念调查医院神经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应用现状。方法: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2019年和2020年的神经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两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进行数频分析以验证管理方案的效果。结果:2019年医院神经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占中药注射液总金额的八成,2020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总的销售金额有所降低,占中药注射液总金额的七成。2020年,医院神经内科使用的6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销售金额、DDDs、DDC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2019年我院神经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B/A有两种<1,2020年减少为1种,其余5种均≥1。结论:随着管理对策的逐渐落实,医院神经内科中药注射液总金额、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总金额都呈降低趋势,药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趋于一致。结论:合理的管理措施有利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规范使用。
- 杨巧萍郑旭鹏
- 关键词:管理理念神经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
- 仙桔利咽方浓煎剂喷咽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在21%~65%之间,主要因脑干梗死或脑干出血后引发延髓麻痹、神经系统损伤使吞咽功能紊乱所致。患者会出现咽喉、软腭、颜面、咀嚼肌等部位的瘫痪,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发音障碍等情况;常伴有吸入性肺炎、误吸、营养状况不良等情况,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1-3]。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不仅要重视肢体功能的恢复,还需对吞咽功能障碍予以积极地干预和治疗[4]。本文采用自拟仙桔浓煎剂喷咽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40例,并对照观察其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现总结报告如下,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 杨巧萍郑旭鹏
- 关键词:吞咽功能障碍吸入性肺炎脑干出血发音障碍延髓麻痹
- 伸筋丹胶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探讨肩手综合征治疗中伸筋丹胶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 课题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间磐安县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运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仅口服伸筋丹胶囊治疗,B组仅综合康复训练治疗,C组采用伸筋丹胶囊与综合康复训练联合方案.对比各组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在完成治疗3个月后,C组FIM评分(102.14±6.78)和ADL评分(81.65±6.02)均分别高于A组[(89.32±6.78),(63.56±5.90)]及B组[(90.22±6.49),(65.21±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A组(66.67%)及B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伸筋丹胶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显著的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临床治疗效果.
- 骆天云郑旭鹏
- 关键词:伸筋丹胶囊综合康复训练肩手综合征肢体功能
- 基于我院康复科7种中药注射液ADR分析的管理方案探讨
- 2022年
- 目的:分析我院康复科常用7种中药注射液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 ADR)情况,探讨合理、可行的管理方案。方法:以我院康复科2020年4月—2022年4月上报的中药注射液致ADR的95例患者资料为调查样本,研究人员对收集的中药注射液ADR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95份中药注射液ADR报告中男40例,女55例;年龄集中在≥60岁的老年人(48.42%)。ADR发生的时间47.37%的患者为30 min及以内,90.53%的患者为1 d内,ADR发生率在11.58%~15.79%,其中活血类中药注射液占57.90%。ADR累及器官/系统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1)皮肤及附件(42.11%),患者主要表现为瘙痒、局部红肿、皮疹等。(2)消化系统(18.95%),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3)全身性反应(15.79%),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失眠、烦躁等。ADR相关性评价结果主要为很可能(80.00%);其次为肯定(12.63%)。ADR的严重程度以已知一般为主(65.26%);其次为新的一般(32.64%)。结论:康复科中药注射液的ADR较为常见,多发生在30 min内,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症状一般较轻。管理人员应关注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做好相应的防范与干预管理,不断提高用药认知,规范用药,尽可能避免ADR的发生。
- 郑旭鹏
- 关键词:康复科中药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