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超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数值形状变权融合的制导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被引量:1
- 2014年
- 研究制导系统动态仿真结果可信度评估,针对相似度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问题,综合数值特征和形状特征,提出了分段变权的数值相似度和形状相似度二者融合的仿真可信度评估方法;首先,将动态仿真结果划分为关键时间区域和非关键时间区域,提出了非齐次指数加权和幅值加权相结合的相似度权函数;然后,用新的权函数按区域分别计算数值可信度和形状可信度,并对二者进行融合,给出综合相似度;最后应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实践表明,此方法仿真评估结果更可信。
- 王斐梁晓庚王艳奎郭超
- 关键词:变权制导系统动态仿真
- 基于ADP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最优控制被引量:3
- 2014年
-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ADP)的非线性最优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器设计问题等价于求解HJB方程。传统的HJB方程求解方法需要系统动态的精确知识,但是实际中系统动态常常是未知的或者部分未知的。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系统动态未知的情况,采用ADP算法在线求解HJB方程,设计非线性最优控制器。该设计方法的一个显著优点是不需要系统的内部动态知识。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 郭超梁晓庚王斐
- 关键词: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适应动态规划
-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临近空间拦截弹复合控制被引量:2
- 2014年
- 在空间拦截弹精确控制优化问题的研究中,针对临近空间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拦截弹的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干扰抑制和补偿能力的复合跟踪控制器设计方法。考虑到输入通道中的干扰影响,设计了基于干扰观测器和H∞控制的复合控制器,并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对其进行求解,使得闭环系统稳定并满足一定的H∞性能。针对直接侧向力由脉冲发动机提供时的控制量偏差,通过非线性容限分析方法得出闭环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表明,改进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可为拦截弹精确控制提供依据。
- 郭超梁晓庚王俊伟王斐
- 关键词:干扰观测器复合控制
- 临近空间拦截弹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被引量:10
- 2015年
- 针对临近空间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拦截弹的抗干扰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干扰观测器(FTDO)的非奇异终端滑模(NTSM)复合跟踪控制策略。首先,设计FTDO估计系统的不匹配干扰;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FTDO的NTSM复合控制律,获取期望的控制力矩。接着,考虑到作为执行机构的气动舵和反作用喷气装置存在冗余性,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动态控制分配算法实现期望控制指令到执行机构的分配,获得良好的控制分配精度和较小的执行机构能耗。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复合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 郭超梁晓庚王俊伟孙长银
- 关键词:非奇异终端滑模
- 临近空间拦截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临近空间拦截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保性能跟踪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设计观测器对系统中存在的干扰进行估计,同时设计干扰补偿器抑制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然后,设计复合跟踪控制器保证闭环系统稳定,并为系统性能指标提供一个最小化上界,相应的控制器参数可由线性矩阵不等式问题的可行解构造得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控制系统能快速跟踪过载指令。
- 郭超梁晓庚王俊伟王斐
- 关键词:干扰观测器保性能控制复合控制
- 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拦截弹动态逆控制被引量:5
- 2014年
- 针对直接力/气动力复合控制的临近空间拦截弹,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nonlinear disturbance observer,NDO)的动态逆复合跟踪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设计NDO,对系统的不匹配干扰进行估计,并通过干扰估计值设计前馈补偿项来有效消除外部干扰对系统的影响。接着,设计基于NDO的动态逆复合控制律,获取期望控制力矩。然后,利用动态控制分配技术将期望控制力矩分配到气动舵和反作用喷流装置。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复合控制器对过载指令具有较好的跟踪效果,适用于临近空间拦截弹复合控制。
- 郭超梁晓庚王俊伟
- 关键词:干扰观测器动态逆控制复合控制
- 极点约束的BTT导弹分散模糊性能控制
- 2014年
- 研究导弹自动驾驶仪优化控制问题,由于倾斜转弯(BTT)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常处于大攻角和快速滚转状态,导致通道间存在较强的非线性耦合引起系统不稳定,给自动驾驶仪设计带来了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极点约束的分散模糊保性能跟踪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BTT导弹模型可以看作非线性关联大系统,并考虑通道间的运动耦合。接着,基于BTT导弹的分散T-S模糊模型,设计一种分散控制器,不仅保证整个闭环系统稳定,且闭环极点落在复平面给定区域,同时系统的性能小于一个上界。然后,控制器设计问题可以转化为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优化问题。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能够克服通道之间的耦合带来的影响,为提高控制器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 郭超梁晓庚王俊伟
- 关键词:倾斜转弯导弹线性矩阵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