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尧
- 作品数:7 被引量:86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蒙氏肠球菌在产生二氢哇巴因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蒙氏肠球菌在产生二氢哇巴因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合成的二氢哇巴因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心血管疾病治疗、神经科学研究以及能量代谢和昼夜节律调节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所述蒙...
- 陈亚平桂富荣陆明红丁家盛陈尧曾娜
- 一种蒙氏肠球菌在降解α-番茄碱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蒙氏肠球菌在降解α‑番茄碱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蒙氏肠球菌菌株保藏名称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
- 桂富荣陈亚平 陆明红 李亚红陈尧 刘琪 孙仲享 杜鄂巍
- 一种蒙氏肠球菌在降解α-番茄碱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蒙氏肠球菌在降解α‑番茄碱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蒙氏肠球菌菌株保藏名称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
- 桂富荣陈亚平 陆明红 李亚红陈尧 刘琪 孙仲享 杜鄂巍
- 避雨栽培对葡萄白粉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微气象学原理初探被引量:25
- 2011年
- 为给葡萄避雨栽培中白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于2008和2009年监测了避雨和露天栽培处理中葡萄白粉病的发生流行与植株冠层气象因子的变化情况,研究了避雨棚内外气象因子变化对白粉病的影响。田间监测结果表明,常规露天栽培处理中雨季来临之前有白粉病发生,但集中降雨后白粉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而避雨栽培处理均加重白粉病的发生。避雨和常规露天栽培植株冠层气象因子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正好创造了适宜白粉病发生的高湿(60%-90%)但叶面干燥的环境,避雨栽培还减弱了葡萄植株冠层的光照强度(6.4%),消弱了光照对白粉病菌的抑制效果,有利于白粉病的侵染和流行。但通过合理施用杀菌剂能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
- 杜飞朱书生陈尧邓维萍王海宁何霞红杨敏李成云朱有勇
- 关键词:葡萄避雨栽培白粉病光照强度
- 不同避雨栽培模式对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和植株冠层温湿度的影响被引量:67
- 2011年
- 在云南高原葡萄主要产区弥勒县进行了8种不同规格的避雨栽培模式对主要葡萄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葡萄品质和植株冠层微气象因子变化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凡是能有效避免雨水淋到葡萄植株上的避雨栽培模式均能有效地控制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重要病害的发生危害,但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差。各种模式的避雨栽培均能明显改变葡萄植株冠层的微气象条件。不同模式的避雨棚均能明显增加植株冠层的温度和昼夜温差,日最高温很少高于32℃。湿度监测结果表明,晴天各种避雨栽培模式下植株冠层的平均湿度均大于露天栽培,但植株冠层最高相对湿度均小于90%;雨天避雨栽培植株冠层的平均湿度小于露天栽培,相对湿度均小于95%,均不会导致棚内湿度过高而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各种避雨栽培模式对植株冠层微气象因子的改变也不会影响葡萄植株和果实的生长,还能提升葡萄的含糖量和外观品质,增加商品价值。综合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云南省特殊的高原葡萄产区采用适宜的避雨栽培模式可以有效调控葡萄植株冠层微气候因子,从而达到控制葡萄病害,提升葡萄品质的目的。
- 杜飞朱书生王海宁何霞红杨敏邓维萍陈尧李成云朱有勇
- 关键词:避雨栽培霜霉病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
- 避雨栽培对葡萄白粉病和褐斑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原因初探
- 陈尧
- 关键词:避雨栽培白粉病褐斑病相对湿度光照
- 一种利用迷迭香驱避番茄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迷迭香驱避番茄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方法,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驱避番茄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方法为利用迷迭香和番茄间作种植来驱避番茄潜叶蛾的入侵,通过迷迭香对番茄潜叶蛾的生物防控,不仅可以实现对番...
- 孙仲享马睿馨桂富荣陈亚平陈尧李冬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