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数据挖掘《脾胃论》组方规律、用药特点关联规则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索李东垣《脾胃论》中组方及用药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对《脾胃论》中的方药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的方法,统计出药物及药对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将药物按出现频次进行排序并找出支持度和置信度高于0.05的药对。结果李东垣《脾胃论》方中使用药物频率大于10次的中药有人参、黄芪、白术、升麻、柴胡、当归身、橘皮、炙甘草、甘草、苍术;排名前五的药对分别为:黄芪和人参、人参和白术、黄芪和柴胡、人参和柴胡、升麻和柴胡,与临床实际相吻合。结论数据挖掘能以线性和非线性方式进行数据解析,适宜对包含大量模糊和非量化数据的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 陈达张亚强
- 关键词:脾胃论数据挖掘组方规律用药特点关联规则
- CT辅助瞬时X线定位法在经皮肾镜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利用一种新的、CT辅助的、间断瞬时X线定位方法行经皮肾镜穿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减少患者及医生的放射线暴露的时间提供新的方法。方法:根据患者术前的CT检查,提前设计穿刺通道、角度和深度,术中膀胱镜逆行放置输尿管导管后,患者俯卧位,注入泛影葡胺行逆行造影,利用C型臂行1次X线照相,确定在穿刺前已经定位的目标肾盏位置,调整穿刺点,再根据提前设定的穿刺角度和深度,刺入穿刺针,拔出针芯见尿液流出,说明穿刺成功,即可切开皮肤,行筋膜扩张,放入F22标准通道套管,利用超声四代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结果:56例均穿刺成功,X线暴露次数1~3次,术中出血50~300ml,无一例输血患者。碎石时间35~140min,平均85min,无二次碎石病例,8例残余结石,最大残余结石1.2cm,采用ESWL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气胸,严重感染,高热,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第二天下地活动,术后2~5d拔除肾造瘘管,4周拔除输尿管双J管。结论:利用CT辅助的瞬时X线定位技术行经皮肾镜穿刺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及医生在利用C型臂X线定位进行经皮肾镜手术时的放射线暴露时间。
- 张保夏溟白炎何群陈达王建军
- 关键词:肾结石X线经皮肾镜术
- 储尿期症状明显的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TURP术后M-受体阻滞剂用药方案探讨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储尿期症状明显的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口服M-受体阻滞剂的用药方案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储尿期症状明显的重度BPH患者,TURP 6 h后开始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 mg每12 h 1次或4 mg 1次/d),4周后停药,如储尿期症状加重,继续服药2周再停药观察,如此反复直至术后12周。回顾性分析其术前,术后1、4、8、12周IPSS评分(总分、储尿期、排尿期症状评分)、QoL评分、Qmax和排尿后膀胱残余尿(PVR)。结果:临床资料完备病例共106例。其中4周停药后储尿期症状未加重(成功停药)者33例,6~8周成功停药者51例,10~12周成功停药者13例,12周后仍需继续服药者9例。术前,术后1、4、8、12周IPSS总分分别为(25.33±3.45)、(19.33±3.62)、(11.56±2.45)、(8.38±2.08)、(7.74±1.87)分;储尿期IPSS分别为(11.97±1.53)、(10.76±1.82)、(6.16±1.22)、(4.08±1.19)、(3.91±1.15)分;排尿期IPSS分别为(9.80±1.60)、(5.59±1.45)、(3.40±0.92)、(2.85±0.71)、(2.61±0.67)分;QoL评分为(4.70±0.78)、(3.92±0.75)、(2.55±0.74)、(1.83±0.72)、(1.66±0.75)分;除术后12周与术后8周比较外,术前、术后各观察点之间,IPSS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QoL、Qmax、PVR术后1、4周呈现进行性改善(P均<0.01),4周后变化不再显著(P均>0.05)。结论:储尿期症状明显的重度BPH患者TURP术后持续口服M-受体阻滞剂4~8周可能是治疗其术后储尿期症状的有效方案。
- 蔡建良陈达宋玉峰韩精超肖景田李宁忱夏溟那彦群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