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思敏

作品数:5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指纹
  • 3篇指纹图
  • 3篇指纹图谱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1篇多糖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有效部位筛选
  • 1篇玉竹
  • 1篇玉竹多糖
  • 1篇制何首乌
  • 1篇质谱联用
  • 1篇色谱法
  • 1篇石斛
  • 1篇首乌
  • 1篇铁皮石斛
  • 1篇气相色谱
  • 1篇气相色谱-质...
  • 1篇主成分

机构

  • 5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作者

  • 5篇吴萍
  • 5篇雷思敏
  • 4篇夏伯候
  • 4篇林丽美
  • 3篇林艳
  • 3篇廖端芳
  • 3篇肖榕
  • 2篇黄杰
  • 1篇李春
  • 1篇李亚梅
  • 1篇张智敏
  • 1篇章莹
  • 1篇胡玉珍
  • 1篇李强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铁皮石斛中性多糖分离纯化及其体内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30
2018年
目的分离鉴定铁皮石斛中的中性多糖,探讨铁皮石斛中性多糖(DOP-1)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铁皮石斛粗多糖、酶-Sevage法脱蛋白;DEAE-纤维素52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粗多糖;红外扫描和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多糖组分及构型;选用BALB/c雄性小鼠,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动物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左旋咪唑阳性组,DOP-1高、低剂量组,铁皮石斛全茎高、低剂量组。观察比较各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及血清溶血素水平。结果铁皮石斛粗多糖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中性多糖(DOP-1),DOP-1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摩尔比分别为3.8∶0.25∶1.5∶3.8∶2.1∶1.3。动物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DOP-1及全茎可显著增加胸腺指数,显著下调血清中IL-6(P<0.05)和IL-10(P<0.05)的含量,DOP-1调节作用优于全茎和阳性组;DOP-1高剂量组的IFN-γ水平也有显著性降低(P<0.01),并能增强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P<0.01)。结论铁皮石斛中性多糖可缓解环磷酰胺对小鼠的免疫抑制作用。
雷思敏肖榕肖榕黄杰严婧林丽美夏伯候林丽美
关键词:铁皮石斛环磷酰胺免疫调节
夏枯草种子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及抗炎活性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研究比较包括夏枯草在内的30批唇形科种子挥发油成分,并建立夏枯草种子挥发油(PSV)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测定其抗炎活性。方法:利用GC-MS法分析30批种子挥发油成分,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计算机相似性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进行模式分析及相似度计算,对共有特征峰成分进行检识;药物干预脂多糖(LPS,0.1μg/mL)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考察不同浓度的PSV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格里斯试剂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分泌NO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30批唇形科种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角鲨烯等,其中夏枯草含特有活性成分β-香树脂醇;建立了PSV的GC-MS指纹图谱,鉴定了16个共有特征峰;夏枯草种子挥发油在浓度为23.4~93.8μg/mL时可以显著抑制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分泌NO和TNF-α、IL-6(P<0.05,P<0.01)。结论:PSV含有大量活性成分,本方法重复性好,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为PSV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为PSV的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雷思敏夏伯候夏伯候李亚梅张智敏吴萍李亚梅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指纹图谱抗炎活性
UPLC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分析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被引量:20
2017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建立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SG)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大孔树脂柱处理各样品,UPLC分析,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乙腈-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波长254 nm,柱温(25±5)℃。结果发现大孔树脂分离后药材二苯乙烯苷含量均在25.0%以上;成功建立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药材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7个色谱峰,聚类分析不能完全将生/制首乌分开,而主成分分析可明显地将其分为两类;二苯乙烯苷是两类何首乌自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差异最大的组分。前处理方法可获得高含量的二苯乙烯苷,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可靠,可用于生/制何首乌的快速鉴别,可作为何首乌药材整体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肖榕林艳雷思敏章莹黄杰夏伯候李春廖端芳吴萍林丽美
关键词:何首乌二苯乙烯苷主成分分析
单面针HPLC指纹图谱及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建立单面针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测定单面针中木兰花碱、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以控制单面针药材质量,并为与两面针的区别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建立基于区分两面针的单面针指纹图谱,色谱柱为Athena C18,120A(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检测波长283 nm。采用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单面针和两面针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筛选其差异标志物,并利用对照品进行标志物鉴定和含量测定。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测定单面针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含量。结果建立了单面针特征指纹图谱,发现了区分单面针与两面针的11个标志性化合物,指认出其中1个标志物为木兰花碱。木兰花碱在0.48~5.7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3%,RSD=1.31%,样品含量为2.2273~21.0272 mg/g。单面针中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5.016%~10.910%、2.487%~5.973%、0.027%~0.147%、0.548%~2.512%、0.332%~2.113%。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单面针药材的质量。
刘倩倩雷思敏胡玉珍胡玉珍林艳夏伯候龚云林艳吴萍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木兰花碱
基于阴虚大鼠模型的玉竹有效部位筛选及其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玉竹干预阴虚大鼠模型的有效部位,分离纯化玉竹多糖(Polygonatumodoratum Polysaccharides, POP),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方法制备玉竹水总提取物(Ⅰ)、醇沉上清液(Ⅱ)和醇沉淀(Ⅲ)3个部位,大鼠腹腔注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每日1次,连续1周,建立阴虚大鼠模型。检测各部位对阴虚大鼠体质量及体温变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 T4)、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对POP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各均一多糖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玉竹各部位均能显著增加阴虚大鼠的体质量,降低阴虚大鼠体温,对阴虚大鼠血清fT3、f T4、血浆cAMP、cGMP水平紊乱调节作用显著(P<0.01),且所含多糖的醇沉淀(Ⅲ)部位效果最佳。POP中分离得到1种中性多糖(POP1)和2种酸性多糖(POP2、POP3),其中POP1含量最高。结论以中性多糖为主的玉竹多糖具有最佳滋阴药效,该研究为玉竹多糖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基础。
李强黄杰黄杰肖榕雷思敏廖端芳肖榕
关键词:玉竹玉竹多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