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鞠迪

作品数:23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医学奖励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癌前
  • 6篇细胞
  • 6篇教学
  • 5篇癌前病变
  • 5篇病变
  • 4篇生理
  • 4篇鼠肝
  • 4篇通路
  • 4篇肝癌
  • 4篇肝癌前病变
  • 4篇大鼠肝
  • 3篇信号
  • 3篇信号通路
  • 3篇生理学
  • 3篇理学
  • 3篇教育
  • 3篇肝硬化
  • 2篇星状细胞
  • 2篇课程
  • 2篇教学方法

机构

  • 22篇陕西中医药大...
  • 9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宁夏自治区人...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2篇鞠迪
  • 15篇韩曼
  • 9篇闫曙光
  • 5篇于远望
  • 3篇史晓燕
  • 2篇宋艺君
  • 2篇蒋承志
  • 1篇常占杰
  • 1篇卫昊
  • 1篇安荣
  • 1篇钟伟
  • 1篇魏海梁
  • 1篇黄文华
  • 1篇郭英君
  • 1篇李京涛
  • 1篇冯飞雪

传媒

  • 5篇陕西中医药大...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饮食科学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科技资讯
  • 1篇才智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2
  • 1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3篇201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星状细胞通过TGFβ1-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肝硬化-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8年
肝硬化-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恶性转变导致肝癌的形成。肝星状细胞(HSC)通过TGFβ1-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细胞产生、肝纤维化微环境的形成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了解肝硬化-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恶变机制与HSC和TGFβ1-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肝细胞癌的发生机制。通过调控HSC或干预TGFβ1-PI3K/AKT信号通路可阻止甚至或逆转肝硬化向肝细胞癌的进展,为预防和干预肝细胞癌发生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鞠迪李京涛韩曼魏海梁闫曙光李汨史晓燕常占杰
关键词:肝硬化癌前状态肝星状细胞
以智慧启迪智慧——浅谈加强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2018年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提高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重要一环,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我校引入青年教师导师制,发扬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本学科的集体备课与跨学科集体备课制常态化,以智慧启迪智慧,发挥团队力量;每年一次的校内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不断反思,追求卓越。以上旨在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的举措,加强了中医药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韩曼鞠迪于远望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基于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模型的李东垣脾胃病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李东垣提出的“脾胃论”对后世影响颇大,他将疾病的发生与脾胃损伤紧密联系,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从脾胃内伤立论治疗内、外、五官科疾病,并创立了脾胃学说。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李东垣脾胃病治疗中胃痛、腹痛、泄泻、下痢、便秘的证治用药规律进行总结,结果发现,李东垣脾胃病(胃痛、腹痛、泄泻、下痢、便秘)中以大便不通出现次数最多17次,脉象频次出现最多的是弦脉,接着是弱脉,治疗中所用药物频次分析发现,其中频次前十的药物分别是:升麻、炙甘草、当归身、黄芪、柴胡、熟地黄、大黄、生地黄、桃仁。李东垣治疗胃痛、腹痛、泄泻、下痢、便秘中应用对药有(1)当归身-柴胡配;当归身-升麻;(2)当归身-炙甘草;(3)升麻-炙甘草;(4)升麻-柴胡;(5)熟地黄-生地黄;(6)大黄-火麻仁。大黄-桃仁;桃仁-火麻仁;关联度较高的角药组合有(1)火麻仁-桃仁-大黄;(2)升麻-当归身-柴胡;(3)升麻-当归身-炙甘草。分析发现,李东垣在治疗治疗“肝之脾胃病”出现弦脉,大便不通的症状时多加风药以泻阴火,升阳气;在夏季,脾胃虚弱,感受热邪,导致心、肺、大肠为热所伤时可出现四肢痿软无力、少气懒言、小便黄赤、目中流火、心烦等症状,在治疗上,李东垣强调“当先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选用黄芪人参汤加减治疗。李东垣在养血和血的当归身中增加柴胡或者升麻,广泛用于便秘腹痛的治疗中,用当归,生地加桃仁、麻子仁以养血生津润肠通便,治疗血少食不下等的便秘。在治疗便秘中,李东垣提出“辛以润之”的观点,用熟地黄、生地黄、大黄、火麻仁、、桃仁补血生津、润肠通便。
杨芳艳鞠迪万雪姣
关键词:脾胃病补脾胃
云班课结合QQ直播助力抗疫期间生理学线上教学的研究
2022年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教育部出台“停课不停学”总要求,我校鼓励全体教师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探索线上教学模式。生理学教学团队采用云班课结合QQ直播的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围绕如何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如何更好地加强师生互动;如何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思政;如何更好地进行答疑解惑;如何更好地进行考核评价六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结果表明云班课结合QQ直播的线上教学,学生学习满意度高、课程目标达成度高、教学改革推进度高。因此,云班课结合QQ直播是一种较好的线上教学模式。
韩曼于远望鞠迪李汨马晓真
关键词:线上教学
肝细胞癌癌前异型增生结节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1
2017年
异型增生结节(DN)是肝细胞癌(HCC)癌前病变向HCC演变的重要阶段,具有极高的癌变风险。依据细胞异型性的不同,DN可分为低度异型增生结节(LGDN)和高度异型增生结节(HGDN),总结了LGDN与HGDN的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及生物标志物,简述了DN恶变为HCC的风险大小,指出应当提高临床医师对于HCC癌前病变DN的认识,通过对DN的筛查发现恶变风险高的结节并进行干预,以防止HCC的发生。
焦俊喆李京涛闫曙光魏海梁鞠迪宋艺君常占杰
关键词:生物学标记
肠道微生态对肝硬化-肝癌癌前病变恶性转变的影响被引量:21
2018年
肠道微生态包括肠道菌群通过复杂的集体代谢活动并与宿主相互作用,影响宿主的生理、病理变化和疾病易感性。肝硬化-肝癌癌前病变的恶性转变是肝癌形成前的核心事件,是从良性病变到恶性病变的过渡阶段。探讨肠道微生态与肝硬化-肝癌癌前病变这一恶性转变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肝癌的发生机制,并通过某些信号通路的改变阻止甚至逆转肝硬化向肝癌的进展,为预防和干预肝癌发生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王轲李京涛闫曙光魏海梁鞠迪冯飞雪郭英君常占杰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肝硬化恶变
益脾养肝方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血清IL-6、TNF-α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观察益脾养肝方对肝癌前病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脾养肝方小剂量组、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每组2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给予DENA(0.5 m L/100 g)腹腔注射,1次/84 h,50 mg/(kg·周),连续给药至16周;在此过程中,益脾养肝方小、大剂量组分别给予0.5 g/m L和1.0 g/m L益脾养肝方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第16周灌胃24 h后处死大鼠,取血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GGT)及IL-6、TNF-α水平,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模型组ALT、AST、GGT、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均<0.05);益脾养肝方小剂量组和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ALT、AST、GGT、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均<0.05)。肝组织HE染色显示,益脾养肝方小剂量组和益脾养肝方大剂量组大鼠肝脏病变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益脾养肝方可抑制肝癌前病变大鼠病情进展,可能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来实现的。
李京涛魏海梁闫曙光郭辉鞠迪史晓燕常占杰
关键词:肝癌前病变二乙基亚硝胺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益脾养肝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肝干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肝癌前病变中肝干细胞恶性转化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组)、DEN模型组(模型组)、DEN+益脾养肝方组(益脾养肝方组)和DEN+护肝片组(护肝片组),空白组5只,其余3组各10只。腹腔注射DEN诱导肝癌前病变模型,给药16周后处死。检测血清ALT、AST、Alb水平;取肝组织观察并记录其大小、外观等变化,计算肝重比(肝脏指数);HE染色、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OV6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i)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EpCAM、CD133和CD90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表达。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益脾养肝方组和护肝片组肝脏病理形态显著改善,肝脏指数、ALT和AST水平降低、Alb水平升高(P值均<0.05);同时GST-Pi、OV6、p-PI3K、p-Akt、p-mTOR蛋白和EpCAM、CD133、CD90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值均<0.05)。与护肝片组相比,益脾养肝方组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更显著,其肝脏指数、ALT和AST水平显著降低、Alb水平显著升高(P值均<0.05);且GST-Pi、OV6、p-PI3K、p-Akt、p-mTOR蛋白和EpCAM、CD133、CD90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益脾养肝方可通过抑制肝干细胞恶性转化改善DEN诱导的大鼠肝癌前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鞠迪李汨韩曼韩曼闫曙光闫曙光
关键词:病理过程癌前状态
HBV相关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早期筛查和预防策略被引量:7
2019年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HBV感染是HCC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HBV相关HCC的发生是宿主与病毒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危险因素包括HBV病毒载量、HBeAg、宿主易感性等。HCC筛查方式包括超声等影像学检查和AFP等血清标志物,血清异常凝血酶原Ⅱ和AFP异质体有助于诊断AFP阴性HCC。如果采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抗病毒治疗等合理措施,可以预防HCC发生。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长远目标在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包括肝硬化甚至HCC。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无法根除肝细胞核内的cccDNA,治愈乙型肝炎仍然迫在眉睫。综述了HBV相关HCC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筛查方法和预防策略。
李汨聂青和韩曼鞠迪
基于miRNA-124探讨益脾养肝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益脾养肝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以益脾养肝方(YPYGF)组方干预后各组大鼠不同肝细胞形态变化,以及对肝细胞中miRNA-124变化的影响。方法以DEN诱导180只Wistar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6组各30只(空白组、DEN组、护肝片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给予不同干预后,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肝细胞形态变化,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qRT-PCR法检测肝细胞中miRNA-124表达水平变化,以研究益脾养肝方对大鼠模型肝癌前病变的影响。结果与DEN组比较,益脾养肝方干预下肝癌前病变大鼠肝组织内miRNA-12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肝癌前病变组织及细胞凋亡改善显著,各组间比较,YPYGF高剂量组作用最明显。结论益脾养肝方能够有效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改善肝脏功能,延缓肝癌前病变进展,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改善肝细胞中抑癌因子miRNA-124的表达,进而抑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相关。
魏海梁曹妮李京涛闫曙光司明明鞠迪
关键词:肝癌前病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