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慧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托宁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基础麻醉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 观察小儿心脏病手术基础麻醉中不同剂量长托宁对腺体分泌、心率、气道压力和体温的影响。方法 1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双盲分为5组,阿托品0.01 mg/kg(Ⅰ组)、长托宁0.02 mg/kg(Ⅱ组),0.03 mg/kg(Ⅲ组),0.04 mg/kg(Ⅳ组),0.05 mg/kg(Ⅴ组)分别与氯胺酮合用对患儿进行基础麻醉。记录诱导和术中心率、温度、气道峰压及气管插管时口腔分泌物量。结果 各试验组口腔分泌物无差异。Ⅰ组、Ⅱ组停机后气道峰压较体外循环前上升,Ⅲ组、Ⅳ组和Ⅴ组转机前后气道峰压无变化。Ⅰ组、Ⅱ组、Ⅲ组诱导后至转机前心率下降。Ⅴ组心率平稳。结论 小儿心脏手术氯胺酮基础麻醉时,选择0.04-0.05mg/kg长托宁作为抗胆碱能药物,能够有效抑制唾液腺分泌,保持术中心率平稳,体外循环后气道阻力不增加。
- 王宇红袁定华晏馥霞常勇男李立环欧阳川迟慧卿恩明
- 关键词:长托宁基础麻醉先天性心脏病小儿气道峰压
- 舒芬太尼用于危重心脏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危重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的变化特征。方法对40例危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施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手术,麻醉诱导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0.15mg/kg,1-羟丁酸钠50~70mg/kg,舒芬太尼1.5~2,5μg/kg,维库溴胺0,15~0.20mg/kg,皮肤切开前舒芬太尼用量达4μg/kg,手术中持续静脉滴注舒芬太尼0.05~0,10μg/(kg·min),以丙泊酚1~3mg/(kg·h)维持麻醉深度,术中全部患者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酌情辅助应用多巴胺及肾上腺素,术后皮下注射舒芬太尼2.5μg/h,持续4d。结果诱导后各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与诱导前比较有明显变化(P〈0.01);与诱导后比较,各时点体循环阻力、肺循环阻力明显下降(P〈0.01),术后心输出量、心排指数明显上升(P〈0.01),肺动脉楔压冠状动脉吻合前较诱导后明显下降(P〈0.05),开胸后各时点氧供作功、氧摄取率、氧耗作功较开胸前有明显增加(P〈0.05或P〈0.01)。冠状动脉吻合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开胸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危重患者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中使用可保持理想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指标,是临床较理想的镇痛药物。
- 王慧敏王义军赵丽云夏星迟慧
- 关键词:舒芬太尼血流动力学麻醉
- 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由于常伴有多个重要脏器功能减退 ,增加了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危险因素 ,总结本组麻醉成功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8例 75~ 84岁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术前多脏器功能检查 ,伴随疾病的治疗 ,麻醉用药选择 ,心血管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药的选择 ,为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的治疗提供经验。结果 :6 5例顺利完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3例在手术中发生室颤 ,经抢救在体外循环下行搭桥成功。术后 7d内死亡4例 ;肺部感染 3例 ,并行气管切开 ;脑栓塞 2例 ;全组无麻醉死亡。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全身生理干扰轻 ,术后恢复快、费用低 。
- 任发成李书闻迟慧卿恩明
- 关键词:高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管理冠心病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治疗的麻醉管理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总结外科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50例HOCM行体外循环下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部分联合二尖瓣置换或成形术患者的麻醉管理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及维持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七氟烷、舒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术中监测并记录不同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输出量、心脏排血指数、外周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以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差。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心脏复跳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现象(SAM征)改善或消失,左心室腔增大。流出道疏通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较疏通前明显下降[(22±11) mmHg(1 mmHg=0. 133 kPa)比(74±31) mmHg](P <0. 01),其他监测指标无明显改变(均P>0.05)。结论对HOCM外科治疗患者的麻醉管理关键在于维持适度的麻醉深度以避免增加心肌收缩力,维持正常的心率、血压及心脏前后负荷,避免使用扩张血管和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 迟慧卿恩明来永强马骏
-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治疗麻醉管理
- 非紫绀型婴儿心脏手术糖代谢的变化
- 心脏手术的伤害性刺激会产生应激性高血糖,发生重度高血糖的患儿在整个心脏手术期间糖代谢异常,并且与心肌损伤密切相关.婴儿心脏围术期重度高血糖发生率,以及血糖与乳酸的相关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文观察非紫绀型心脏病婴儿在心脏围手...
- 欧阳川刘亚光卿恩明刘晓明李书闻李秀兰段向军迟慧
- 关键词:糖代谢手术治疗婴儿
- 文献传递
-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肺癌根治同期手术麻醉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联合同期肺癌根治与单纯OPCABG麻醉过程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等指标,总结OPCABG联合肺癌根治同期手术麻醉的管理经验。方法:对照分析20例OPCABG联合肺癌根治同期手术(Group A)与20例单纯OPCABG(Group B)麻醉管理,对监测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连续心排出量(CCO)、肺毛细血管崁压(PCWP)、氧摄取率(ERO_2)等数值以及麻醉时间、出血量及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麻醉时间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各出现1例心动过速及低血压,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后缓解,频发室性早搏A组3例、B组2例,对症处理后缓解。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及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CABG联合肺癌根治同期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与常规OPCABG流程有所不同。麻醉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设法改善冠状动脉供血、做好单肺通气保证充分氧合是保证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的重要措施。
- 迟慧李秋霞徐斐
- 关键词:麻醉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70例HOCM患者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异氟烷、芬太尼和哌库溴铵,术中持续监测ECG、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有创动脉血压(IBP)、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心脏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PVR)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术中部分患者使用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及地尔硫卓等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结果:术中血液动力学平稳,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麻醉管理的关键在于①以适度的麻醉深度避免抑制心肌收缩力;②维持正常的心率和血压,酌情使用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③维持好前后负荷,避免使用血管扩张药;
- 迟慧卿恩明来永强贾清彦
- 关键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麻醉管理
- 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肺癌根治术的麻醉管理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回顾并总结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联合肺癌根治同期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收集2003年5月至2018年1月静脉复合麻醉同期手术46例患者的麻醉管理资料,年龄53~77岁,ASAⅡ或Ⅲ级。记录术中HR、CVP、MAP、CI、PCW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和动脉血乳酸浓度(Lac),计算肺血管阻力(PVR)、全身血管阻力(SVR)、氧供(DO_2)、氧耗(VO_2)和氧摄取率(ERO_2)并对同期手术麻醉风险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同期手术,无死亡病例。2例术中发生心肌缺血、低血压,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4例出现低心排给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麻醉诱导后各时点HR、MA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中各时点SVR、PVR、 VO_2、Lac较诱导后明显下降(P<0.05或P<0.01),CI、DO_2与ERO_2较诱导后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麻醉重视术前准备和术中监测,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及心肌氧供需平衡,做好心肺功能维护能够保证OPCABG联合同期肺癌根治手术顺利实施。
- 迟慧卿恩明马骏
- 关键词:麻醉
- 舒芬太尼对非体外冠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和评估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非体外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对照组,记录从进入手术室起至手术结束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术中主要药物的用量。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均在麻醉诱导后降低,在气管插管及手术强刺激后升高。在诱导后插管前即刻舒芬太尼组MAP高于对照组(P<0.05);关闭胸骨后1min舒芬太尼组MAP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1min舒芬太尼组HR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去氧肾上腺素的使用量舒芬太尼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术中的心血管状态更稳定,更适合非体外冠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
- 赵李红迟慧赵建华
- 关键词:舒芬太尼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