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芳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囊
  • 1篇断层成像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脂...
  • 1篇影像
  • 1篇脂肪瘤
  • 1篇脂肪型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肿...
  • 1篇肾癌
  • 1篇肾透明细胞癌
  • 1篇肾血管
  • 1篇肾血管平滑肌
  • 1篇肾血管平滑肌...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透明细胞
  • 1篇透明细胞癌
  • 1篇平滑肌
  • 1篇平滑肌脂肪瘤

机构

  • 3篇浙江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曹芳
  • 2篇钟建国
  • 2篇马燕青
  • 1篇王振
  • 1篇陈军法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囊性肾癌的CT和MR的Bosniak分级特点及病理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CT和MR检查在囊性肾癌Bosniak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对囊性肾癌的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21个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半年内同时进行CT和MRI检查,并按Bosniak分类法进行分级。男15例,女6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45.9岁。结果手术患者中CT分级为囊肿恶性11f级1例(4.8%)、Ⅲ级8例(38.1%)、Ⅳ级12例(57.1%)。MR分级为囊肿恶性Ⅱf级0例、Ⅲ级6例(28.6%)、Ⅳ级15例(71.4%)。4例囊性肾癌的CT和MR的分级不相符,其中,1例由Ⅱf级(CT分级)上升为Ⅲ级(MR分级),3例由Ⅲ级(CT分级)上升为Ⅳ级(MR分级)。结论CT和MR对囊性肾癌的Bosniak分级诊断具有相似的临床应用价值,CT增强评估结合MR评估有助于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断准确率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决策。
钟建国曹芳陈军法王振
关键词:囊性肾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基于CT影像组学鉴别乏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透明细胞癌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通过构建CT影像组学的Logistic回归模型鉴别乏脂肪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fp-AML)与肾透明细胞癌(RCC)。方法选取并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fp-AML和62例RCC患者,进行三期CT扫描(平扫期,UP;皮质期,CMP;髓质期,NP)。在ITK软件上勾画整个肿瘤的感兴趣区。在A.K.软件上通过影像组学特征选择,构建UP组、CMP组和NP组三个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ROC曲线来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常规CT分析显示fp-AML相对年轻,而RCC病灶易出现瘤肾界面成角征、囊变、假包膜特征。影像组学分析显示,UP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曲线下面积(AUC)为0.950,测试集为0.917;CMP的AUC分别为0.839及0.827;NP组的AUC分别为0.840及0.865。三组比较UP组AUC,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0.941,90.3%,90.9%,优于CMP组及NP组。结论基于CT影像组学的Logistic回归模型有助于鉴别fp-AML和RCC,平扫期鉴别效能较优。
申洋曹芳管政庞佩佩马燕青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透明细胞癌
胆囊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胆囊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神经内分泌癌的增强CT表现。结果5例患者中,表现为肿块型2例,胆囊壁增厚型3例;病灶平扫呈等、低密度,增强扫描见持续性均匀/不均匀中度强化;3例病灶内可见坏死。其中4例病变边界清晰,所有5例病变黏膜面均存在部分连续细线样强化。2例患者存在局部肝脏侵犯;4例患者存在腹腔、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其中3例淋巴结最〉2cm。结论胆囊神经内分泌癌的增强CT表现(病灶边界、黏膜线、淋巴结转移等)存在一定特征性,对其诊断与鉴别有一定价值。
曹芳马燕青钟建国
关键词:胆囊神经内分泌肿瘤计算机断层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