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楠楠
- 作品数:17 被引量:7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第三部分 腹部影像学
- 2010年
- 2009年RSNA的主题是定量成像和质量控制,笔者将腹部系统的新进展,按照各器官分类介绍如下。
- 沈亚琪胡学梅裴毅刚李建军郑楠楠陈亮曾祥琴张海彬王秋霞胡道予
- 关键词:腹部影像学RSNA
- 第六部分 腹部影像学
- 2010年
- 沈亚琪胡学梅裴毅刚李建军郑楠楠陈亮曾祥琴张海彬王秋霞胡道予
- 关键词:腹部影像学RSNA
- CT后重建技术诊断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研究
- 目的探讨CT后重建技术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CT检查发现的16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均由手术或内镜证实,其中3例并发十二指肠横部或降部憩室。男10例,女6例,年龄47~86岁,中位年龄71岁。6...
- 郑楠楠胡道予陈亮王秋霞张进华
- 文献传递
- 肝动脉MSCTA对儿童肝肾间隙肿瘤的诊断价值
- 目的:探讨肝动脉MSCTA对儿童肝肾间隙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并观察肠系膜血管的改变对部分小肠疾病的定性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肝肾间隙肿瘤42例.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
- 郑楠楠邵剑波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肝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
- 憩室内乳头型十二指肠憩室的CT诊断
- 目的探讨CT检查憩室内乳头型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材料及方法收集经CT检查怀疑为憩室内乳头型十二指肠憩室,经手术或内镜证实6例。5例表现为黄疸,1例表现为胰腺炎。CT检查前禁食6~8小时,扫描前1小时口服400ml白开...
- 郑楠楠胡道予陈亮王秋霞黄文华
- 文献传递
- 细小结肠征在低剂量MSCT平扫诊断小肠闭锁中的价值
- 郑楠楠邵剑波方磊
- CTU在尿漏中的诊断作用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在肾盂、输尿管、膀胱尿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同济医院2008年8月~2009年2月经CT诊断临床证实发生尿漏的患者14例,其中肾盂漏5例,输尿管漏8例,膀胱漏1例,所有病例均经...
- 陈亮胡道予郑楠楠王秋霞肖明
- 文献传递
- 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的MSCT表现(附7例分析)
- 目的 探讨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的MSCT表现,提高对此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4月在本院行MSCT检查并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影像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7个...
- 方磊邵剑波郑楠楠
- 关键词:肾肿瘤肉瘤透明细胞儿童
- DKI对儿童结节性硬化脑白质纤维束损害敏感性研究
- 目的:探讨弥散峰度成像( DKI)对儿童结节性硬化脑白质纤维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弥散峰度成像对入组的8例确诊为结节性硬化患儿和其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将所有病例分为四组:A组:患儿病灶侧与对侧同部...
- 王芳邵剑波孙丹郑楠楠唐映波张文涵朱百奇
- 关键词:儿童结节性硬化
- 新生儿急腹症的低剂量MSCT表现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腹症的低剂量MSCT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本院201例经临床证实的急腹症患儿的影像资料。所有患儿在术前使用GEOptimaCT660螺旋CT机进行全腹部CT平扫。对原始图像采用0.625mm层厚进行重建,使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201例中先天性小肠闭锁45例,其中十二指肠闭锁4例,主要MSCT表现为“双泡征”;空回肠闭锁41例,主要征象包括小肠梗阻和细小结肠征;先天性肠旋转不良41例,表现为“中心点征”26例,“漩涡征”6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0例,主要表现为肠壁小囊状或串珠状透亮影12例,细线状、半弧状及环状透亮影27例,两种形式共同存在9例;胎粪性腹膜炎13例,均可见腹腔内肠腔外钙化灶;肛门直肠畸形80例,其中Currarino综合征7例。结论:MSCT图像可明确诊断新生儿急腹症的病因及并发症,同时可了解腹壁、腹膜腔和肠壁情况,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 郑楠楠闫学强杨豪邵剑波马慧静周婧
- 关键词:急腹症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