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洁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2篇老年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降钙素原
  • 1篇血症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针对性护理
  • 1篇震动感觉阈值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患者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病变
  • 1篇酸血症
  • 1篇糖耐量
  • 1篇糖耐量异常
  • 1篇糖尿病患者

机构

  • 5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梁洁
  • 3篇刘军平
  • 3篇马佳
  • 2篇杨莉
  • 2篇邓洁
  • 1篇苏炳驰
  • 1篇李健
  • 1篇李文华
  • 1篇朱丽琼
  • 1篇钟琪
  • 1篇王瑞平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震动感觉阈值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震动感觉阈值(VPT)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收治的86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6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VPT值;检测研究组VPT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异常率;比较研究组中不同临床表现T2DM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VPT值和SCV值。结果研究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VP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VPT异常率高于SCV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有症状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VPT值均高于无症状患者,SCV值均低于无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PT诊断老年T2DM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可为临床早期诊断T2DM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
马佳邓洁杨莉梁洁刘军平
关键词: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震动感觉阈值
肥胖及糖尿病前期并发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内皮/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相关性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前期并发高尿酸血症患者超体质量或肥胖、血尿酸(SUA)与血清内皮/炎性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全科医学科/老年病科诊治老年高尿酸血症(HUA)患者180例,按糖代谢水平分为空腹血糖受损(IFG)组72例和糖耐量异常(IGT)组108例,每组再按照体质量指数分为肥胖亚组、超体质量亚组和体质量正常亚组。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vWF、ET-1、NO、IL-1β、IL-6水平。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分析血清内皮/炎性因子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内皮/炎性因子对肥胖及糖尿病前期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与IFG组比较,IGT组血清NO水平降低,vWF、ET-1、IL-1β、IL-6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16、16.646、16.405、11.856、3.036,P均<0.001);IFG组及IGT组的各亚组间血清NO随BMI的增加而下降,vWF、ET-1、IL-1β、IL-6水平随BMI增加而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FG组:F=5.897、12.359、7.324、6.654、35.210,P均<0.001;IGT组:F=4.332、18.965、15.674、4.859、59.687,P均<0.001);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提示,血清vWF、ET-1、IL-1β、IL-6与BMI呈正相关(r=0.52、0.55、0.54、0.52,P<0.05),NO与BMI呈负相关(r=-0.4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vWF、ET-1、IL-1β、IL-6升高为肥胖及糖尿病前期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血清NO升高为其保护因素[OR(95%CI)=3.435(1.792~6.585)、3.245(1.767~5.957)、3.401(1.813~6.380)、3.522(1.809~6.858)、0.191(0.079~0.459)]。结论肥胖及IGT合并高尿酸血症老年患者血清vWF、ET-1、IL-1β、IL-6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且是肥胖及糖尿病前期并发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
马佳邓洁杨莉梁洁刘军平张耀云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肥胖高尿酸血症内皮因子炎性因子
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年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基础护理和针对性护理。从临床治疗效果入手,针对性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疾病的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巩固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洁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慢性胃溃疡
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阐明导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指导建议.方法随机选择12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国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把121例患者分成2组(其中病例组53例,正常组68例),收集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生活及活动方式(有氧活动、吸烟、饮酒、体力活动、饮食失衡、服用钙剂)、血脂、肾功、甲状旁腺、钙磷乘积、C反应蛋白、糖尿病并发症、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和正常组年龄、BMI、糖尿病病程、甲状旁腺、尿素氮、肌酐、尿蛋白、有氧活动、服用钙剂、单纯胰岛素治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甲状旁腺、尿蛋白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主动有氧活动、服用钙剂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
刘军平梁洁苏炳驰马佳王瑞平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血浆降钙素原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效果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究血浆降钙素原(PCT)在预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合并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6月于医院治疗11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及其程度将115例患者分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感染组25例(重感染组)、局部感染者30例(轻感染组)和无感染者60例(无感染组),另选60例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患者为对照组,对4组患者入院时、第2天、第3天血浆PCT浓度进行测定,对酮症酸中毒3组患者第1天、第2天血浆PCT浓度水平下降程度进行测定比较,分析酮症酸中毒3组患者不同血浆PCT浓度例数。结果入院时对照组患者血浆PCT浓度(0.22±0.12)ng/ml,重感染组患者(1.29±1.27)ng/ml,轻感染组患者(1.18±1.19)ng/ml,无感染组患者(0.82±0.90)ng/ml,第2天对照组患者血浆PCT浓度(0.17±0.11)ng/ml,重感染组患者(1.13±1.07)ng/ml,轻感染组患者(1.05±1.09)ng/ml,无感染组患者(0.65±0.62)ng/ml,第3天对照组患者血浆PCT浓度(0.12±0.07)ng/ml,重感染组患者(0.93±0.89)ng/ml,轻感染组患者(0.85±0.92)ng/ml,无感染组患者(0.35±0.32)ng/ml,以上重感染组和轻感染组数据和无感染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CT浓度在0.50~2.00ng/ml之间的患者三组均在30.00%以上,血浆降钙素原浓度>2.00ng/ml只有重感染组超过50.00%。结论血浆PCT浓度水平对早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发生感染能够起到一定的预测作用,第2天血浆PCT浓度下降量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发生感染能够起到更好的预测作用。
李文华李健梁洁钟琪朱丽琼
关键词:降钙素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