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峄清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晚期
  • 2篇胃癌
  • 2篇腺肿瘤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心脏毒性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甲胎蛋白
  • 1篇药物
  • 1篇胰腺
  • 1篇胰腺肿瘤
  • 1篇预后
  • 1篇脏毒
  • 1篇乳腺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机构

  • 5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李峄清
  • 3篇曹一鑫
  • 1篇梁仪
  • 1篇徐良洁
  • 1篇陈文琪
  • 1篇严金川
  • 1篇李小琴
  • 1篇张芬
  • 1篇周翠翠
  • 1篇王璐
  • 1篇朱海峰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及对人附睾蛋白4、血清甲胎蛋白、糖类抗原724和糖类抗原125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及对人附睾蛋白4、血清甲胎蛋白、糖类抗原724和糖类抗原125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7~2021-04本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及人附睾蛋白4(HE4)、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724(CA724)和糖类抗原125(CA125)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HE4、AFP、CA125、CA724水平相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卵巢癌,可有效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客观缓解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李峄清曹一鑫
关键词:卵巢癌晚期靶向药物
FOLT方案与SOX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对血清TAM、DKK-1影响的对比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胃癌新辅助化疗方案(FLOT方案)与S-1+奥沙利铂方案(SOX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及对血清肿瘤相关物质(TAM)、分泌型糖蛋白(DKK-1)的影响。[方法]选取78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SOX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FOLT方案化疗。评估患者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检测血清中TAM、癌胚抗原(CEA)和DKK-1水平;记录2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及患者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68.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血清TAM、CEA和DKK-1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AM、CEA和DKK-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3.00个月(95%CI:11.73~13.48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9.00个月(95%CI:7.89~9.75个月),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LT方案对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优于SOX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TAM、CEA和DKK-1水平,提高患者中位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内。
李峄清曹一鑫陈文琪
关键词:胃癌SOX方案肿瘤相关物质
吉西他滨联合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大学附属医院2005—2015年收治的胰腺癌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吉西他滨联合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化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及其分级。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分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贫血、脱发、周围神经病变及肝功能异常分级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吉西他滨联合清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毒副作用及其严重程度,安全性好。
李峄清朱海峰王璐
关键词:胰腺肿瘤吉西他滨
胃癌组织中PRMT5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术治疗的123例胃癌患者的胃组织标本。对比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 cm)PRMT5 mRNA表达。分析患者癌组织中PRMT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术后随访3年,统计患者预后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胃癌组织PRMT5-1 mRNA表达对预后的预测价值。依据癌组织中PRMT5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点,将患者分为PRMT5高表达(≥0.74)和PRMT5低表达(<0.74),分析癌组织中PRMT5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PRMT5 mRN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BMI、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RMT5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RMT5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例胃癌患者术后随访3年,共失访4例,剩余119例患者中32例死亡,病死率26.89%(32/119)。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期[HR=7.012(95%CI:3.485,8.657)]、低分化[HR=6.285(95%CI:3.027,7.436)]、淋巴结转移[HR=5.684(95%CI:3.165,8.143)]、远处转移[HR=6.012(95%CI:3.857,10.245)]、PRMT5表达[HR=9.436,(95%CI:3.481,12.736)]、病理类型[HR=5.486(95%CI:2.108,5.436)]、浸润深度[HR=4.857(95%CI:2.149,6.032)]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期[HR=3.031(95%CI:1.965,6.874)]、低分化[HR=2.838(95%CI:1.042,5.738)]、淋巴结转移[HR=3.340(95%CI:2.051,8.032)]、远处转移[HR=3.515(95%CI:2.476,8.543)]、PRMT5表达[HR=4.035(95%CI:3.008,11.436)]是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癌组织PRMT5表达预测预后的最佳截断点为0.74,敏感性
曹一鑫李峄清殷润婷
关键词:胃癌胃癌根治临床病理预后
分层应变技术评估表柔比星化疗相关心脏毒性
2020年
目的:探讨分层应变技术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左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影响的价值。方法:选57例接受表柔比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后3个周期、6个周期(T0、T1及T2)采集心脏实时超声图像,测定心内膜下、中层及心外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并计算化疗前后各层心肌纵向峰值应变变化绝对值(△GLS-endo、△GLS-mid、△GLS-epi)。结果:与T0组相比,T1组GLS-endo、GLS-mid、GLS-epi绝对值降低(均为P<0.05),T2组上述指标进一步降低(均为P<0.05);化疗后左心室纵向应变变化绝对值由内向外逐层降低,即△GLS-endo>△GLS-mid>△GLS-e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分层应变技术可以准确评估乳腺癌患者表柔比星化疗后各层心肌损害程度。
张芬樊廷攀李峄清周翠翠严金川徐良洁陈欣欣李小琴梁仪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学疗法心室功能超声心动描记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