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欣
- 作品数:59 被引量:231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头颈联合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椎-基底动脉成窗变异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成窗变异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经头颈联合64排CTA诊断为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成窗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椎-基底动脉及分支成窗的出现部位、形态、与周围血管及骨质的关系等特征及其合并症。结果 2051例行头颈联合64排CTA检查的病人中发现椎动脉、基底动脉或其分支成窗变异占4.2%(86例病人的88支血管),其中基底动脉为2.34%(48例),椎动脉1.8%(37例),大脑后动脉3例,小脑上动脉1例。48例基底动脉成窗中,31例位于基底动脉干,16例位于基底动脉起始部。37例椎动脉成窗中,颅内型19例,颅外型16例,颅内-外型2例。15个成窗的"窗"径小于2mm,呈孔状;73个"窗"径较大者中,37个成窗的分支粗细不等,呈"OK"手势征;36个病变分支粗细基本一致,呈部分重复走行。1例伴基底动脉成窗近端动脉瘤,3例伴其他血管的动脉瘤。2例伴大脑前动脉成窗;5例伴左侧椎动脉起源异常。结论头颈联合64排CTA能快速、直观、准确地诊断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的成窗变异及其合并症,熟悉椎-基底动脉成窗的CTA特征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相应治疗中的安全性。
- 刘银社袁飞董少义顾欣冯凯琳
- 关键词: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变异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大脑前动脉成窗变异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成窗的发生率及CT 血管成像(CTA)特征,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734例经头颈部64排螺旋CTA诊断为大脑前动脉及前交通动脉成窗94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大脑前动脉成窗的发生率、部位、形态等特征及其合并症。结果①发现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成窗率占3.44%(94/2734),其中有大脑前动脉成窗的为67例(69个成窗),检出率为2.45%;前交通动脉成窗27例,检出率为0.99%。②大脑前动脉中,A1段27个成窗(左侧13个、右侧14个),A2段36个成窗(左侧15个、右侧21个),A1与A2交界区6个成窗(左右侧均有3个)。③42个"窗"径较小(<2 mm),呈孔状;54个"窗"径较大,其中33个成窗变异的分支粗细不等,呈椭圆形;21个成窗的分支血管粗细大致相同,呈凸透镜样。另外,1例表现为3个成窗形成网状,5例成窗近端或远端伴有动脉瘤。结论头颈部64排螺旋CTA能快速、直观、准确地诊断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成窗及所合并的动脉瘤。
- 袁飞刘银社赵军顾欣冯凯琳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
- 两种方法控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心率的比较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两组病例的对比研究,探讨控制患者检查前的心率和效果。方法:基础心率大于70次/min的患者654例,分为药物干预组352例和心理干预组302例,进行不同的心率干预措施后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将两组患者的心率控制效果,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图像后处理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口服倍他乐克减慢和稳定心率后,340例(96.6%)心率降至70次/min以下,12例(3.4%)口服倍他乐克者未降至目标心率。352例患者中有347例(98.8%)的整体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心理干预组127例(42.0%)经过给予心理护理后心率降至70次/min以下,154例(58.0%)未降至目标心率。302例患者中266例(88%)能满足诊断要求。控制组图像后处理的平均时间为(12±5)min,对照组图像后处理的平均时间为(18±6)min。结论:倍他乐克可降低心率明显提高冠状动脉CTA的成像质量,药物控制心率优于心理护理。
- 李学文赵玉娟赵季红姜铁民冯凯琳顾欣孟凡超
-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心率控制心理护理
- 头颈联合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椎-基底动脉成窗变异
-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成窗变异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经头颈联合64排CTA诊断为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成窗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分析椎-基底动脉及分支成...
- 刘银社袁飞顾欣冯凯琳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基底动脉血管变异
- 文献传递
- 3.0T MR颅脑的3D-TOF MRA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比较3DTOFMRA在3.0T和1.5TMR中的血液-背景对比差异、3.0TMR上应用SENSE技术的3D-TOFMRA血液背景对比差异,探讨3.0TMRA的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在3.0T和1.5T上行Willis环3D-TOFMRA检查。20例在3.0TMR上行MRA检查的患者选用加SENSE和未加SENSE两种方法。计算原始图像的血液背景对比、血液的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结果15例Willis环的平均血液-背景对比分别为1.5T上为2.5±0.5,3.0T上为4.0±0.2;对比噪声比分别为39.7±6.4和107.6±10.9。未加SENSE和加SENSE两种方法血液-背景对比、对比噪声比分别为4.5±0.2和3.3±0.5、120.2±22.5和72.4±8.5。3.0T远端血管的可见度评分为2.8±0.4,1.5T远端血管的可见度评分1.3±0.8。3.0T背景抑制为0.8±0.4,1.5T为0.6+0.5。结论3.0T上T1时间的增加使其血液-背景的对比明显增加,使在灰质内穿行的远端血管的显示更加清晰。SENSE技术在保证图像空间分辨力的基础上,缩短了扫描时间。使用SENSE技术的3D-TOFMRA是神经血管检查的一种快速的、首选的、可信的方法。
- 尉传社袁飞顾欣冯凯琳龙淼淼吴胜勇
-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造影术TOF法颅内动脉疾病
- 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障碍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
- 祁吉高光峰尹建忠袁飞吴胜勇龙淼淼夏爽袁滨顾欣刘银社
- 对24例早期AD病人、23例MCI病人、2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DTI扫描,并分别测定额叶、颞叶、顶叶、枕叶、海马、胼胝体前后部、扣带束前后部脑白质的FA值、ADC值。以发现AD病人、MCI病人的影像学特征,并探讨DTI各参...
- 关键词: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最优成像相位窗的研究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不同心率下最优成像相位窗.
[方法]:对45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后数据分别在R-R间期5%-95%每隔10%的相位进行后处理重建,对后处理图像...
- 李学文赵季红顾欣贾玉荣宗洁
-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螺旋CT心率图像质量
- 文献传递
- 64排CTA显示双椎动脉变异一例
- @@椎动脉的先天变异多表现为起始部位、入横突孔位置等的变化,出现双椎动脉变异的情况较少见。英文文献中用于描述双血管变异的词为Fenestration和Duplication,尽管这两个词在一段时期内作为同义词使用,但目前...
- 袁飞刘银社赵军顾欣冯凯琳
- 文献传递
-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永存三叉动脉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观察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永存三叉动脉(PTA)中的价值,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734例行头颈64排螺旋CTA检查中的5例PT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PTA的发生率、起源、走行、后循环供血及合并其他血管畸形的情况。结果①PTA的发生率为0.18%(5/2734),其中3例位于右侧,2例位于左侧。②三叉动脉均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血管走行外侧型4例,内侧型1例;按Saltzman分型显示PTA后循环供血情况:Ⅰ型1例,Ⅱ型1例,Ⅲ型3例。③吻合点近端的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发育不良3例,吻合点近端基底动脉完全萎缩1例;合并PTA的动脉瘤1例,合并对侧大脑中动脉成窗1例。结论 64排CTA能清晰、快速、无创、准确地显示PTA及其走行。在鞍区或鞍上区手术及介入治疗前,了解这种异常血管的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手术和介入治疗方案,避免因操作不当所致的危险。
- 袁飞刘银社赵军谷鹏顾欣冯凯琳
-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胚胎发育永存三叉动脉
- 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在多层螺旋CT引导下,采用活检针经皮活检诊断肺周边病变的方法及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Mx8000四层螺旋CT扫描仪,对肺部病变进行常规及薄层扫描,并在CT引导下,采用Max-Core活检针对38例肺周围结节性和弥漫性病变进行肺活检。结果:此方法对肺癌、肺结核、特殊表现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等肺部疾病的检出率为97.36%,且副作用轻微,短期内均痊愈。结论:多层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是一项简捷、高效、准确和安全的诊断技术,对于肺周围结节性和弥漫性病变的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顾欣穆海玉董少义冯凯琳贾玉荣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经皮肺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