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碧青
-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 HMGB1在类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瘢痕化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类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瘢痕组织中的动态表达,揭示HMGB1在青光眼术后瘢痕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20)、模型组(n=20,结膜囊下硅胶植入)、模型给药组(n=20,硅胶植入联合5-氟尿嘧啶注射)。分别于术后4、8 wk取球结膜组织,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结膜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生及分布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膜组织中HMGB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分布及变化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膜组织中HMGB1、TGF-β1、Smad3、α-SMA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4、8 wk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结膜组织中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明显,而4、8 wk模型给药组结膜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增生相对于同时期模型组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4、8 wk模型组结膜组织中可见HMGB1、TGF-β1、Smad3、α-SMA蛋白表达,呈棕褐色染色,8 wk模型组染色更深,而4、8 wk模型给药组较同时期模型组阳性染色程度下降。4、8 wk模型组结膜组织中HE染色成纤维细胞数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MGB1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602、0.703,均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8 wk模型组结膜组织中HMGB1、TGF-β1、Smad3、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4、8 wk模型给药组结膜组织中HMGB1、TGF-β1、Smad3、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同时期模型组(均P<0.05)。模型组和模型给药组中HMGB1与TGF-β1、Smad3的mRNA表达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均P<0.05)。结论:类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随时间延长HMGB1表达升高,HMGB1在青光眼术后具有致瘢痕形成的作用,并可能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参与瘢痕化的发生发展。
- 刘思远曹凡丁晶晶王传喜丁碧青梁坤蒋正轩鲍宁
- 关键词:瘢痕化TGF-Β/SMAD信号通路
- 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与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动物实验研究丝裂霉素C在兔眼硅胶垫植入术后的抗瘢痕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37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采用Ahmed引流阀植入...
- 丁碧青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疗效
- 文献传递
- 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回顾性分析35例(37只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采用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后的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1~12个月,完全成功率为72.97%(27只眼),部分成功率为16.22%(6只眼),总成功率为89.19%。术前平均眼压为(5.4±1.2)kPa,术后1、3、6、12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8±0.7)、(2.1±1.0)、(2.3±0.9)、(2.6±0.5)kPa。术前与术后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前视力与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丁碧青程萍陶黎明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疗效
- 囊膜抛光器超声乳化术中抛光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运用抛光器行后囊膜抛光,对减少后囊膜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PCO)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49例189眼白内障手术患者,其中82例104眼白内障患者在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运用抛光器进行后囊膜抛光处理,选择同期67例85眼未行后囊膜抛光患者进行对照。结果:术后6mo,抛光组后囊膜混浊发生11眼(10.6%),对照组后囊膜混浊发生23眼(27.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术后12mo,抛光组后囊膜抛光组混浊发生17眼(16.3%),而对照组术后后囊膜混浊发生31眼(36.5%)。对照组显著高于抛光组。术后抛光组和未抛光组视力检查发现,1wk时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术后6mo和12mo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使用抛光器行后囊膜抛光安全有效,明显减少术后后囊膜混浊,能更好的提高患者视力。
- 程萍丁碧青陶黎明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后囊膜混浊
-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病人黄斑水肿与玻璃体积血的关系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病人的黄斑水肿(ME)情况以及与玻璃体积血(V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新发的BRVO病人177例(177眼),根据是否合并VH分为单纯组(单纯BRVO)87眼和VH组(BRVO合并VH)90眼,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黄斑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检查(其中屈光间质严重混浊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再行OCT检查),收集病人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以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H组BCVA优于单纯组[(0.57±0.53)比(0.83±0.50),P=0.001],且CMT明显低于单纯组[(233.38±37.97)μm比(586.06±112.27)μm,P<0.001],VH组眼压略高于单纯组[(15.63±2.33)mmHg比(14.28±1.63)mmHg,P<0.001],但两组病人眼压均在正常范围,BRVO病人CMT与VH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BRVO合并VH病人的ME明显减轻(B=−352.15,P<0.001)。结论BRVO合并VH病人的ME情况明显优于单纯BRVO,VH可能与BRVO病人ME的减轻呈统计学相关。
- 刘东伟蒋正轩丁碧青鲍宁陶黎明
- 关键词: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玻璃体积血
- 丝裂霉素C在难治性青光眼手术中抗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在兔眼硅胶垫植入术后的抗瘢痕作用以间接评估丝裂霉素C(MMC)在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后的抗瘢痕作用。方法健康成年獭兔21只(42只眼),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双眼均于颞上方行硅胶垫植入术,分别于术后10、30、90 d取标本,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及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以评估组织的纤维化程度。结果实验组术后10、30、90 d的一个高倍镜视野下TGFβ1阳性细胞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5.80±2.39、28.20±1.48、41.60±2.70,对照组术后平均值分别为27.80±1.64、50.80±3.35、114.80±4.15,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后10、30、90 d的一个高倍镜视野下αSMA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169±0.010、0.519±0.031、0.877±0.033,对照组术后平均值分别为0.252±0.021、0.519±0.031、0.877±0.033,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C在兔眼硅胶垫植入术中具有显著的抗瘢痕作用,可用于临床Ahmed引流阀植入术中,以抵抗瘢痕组织形成。
- 丁碧青陶黎明
- 关键词:丝裂霉素C难治性青光眼转化生长因子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
- 一种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角膜接触镜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角膜接触镜,包括角膜接触镜本体,所述角膜接触镜本体材质为改性PHEMA材料,所述角膜接触镜本体外侧固设有载药高分子膜,所述载药高分子膜为能够附着环孢素和抗生素类药物的Parylene...
- 蒋正轩陶博睿梁坤丁碧青鲍宁陶黎明
- Nd:YAG激光消融术治疗玻璃体混浊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分析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治疗玻璃体混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48例(52只眼)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采用UltraQ Reflex YAG激光治疗玻璃体混浊患者治疗前后混浊物大小、视力、眼压、黄斑区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变化,对Nd:YAG激光治疗玻璃体混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周后,所有患眼(52只眼)中治愈为48只眼,其中6眼为重复治疗1次后症状完全消失;好转3只眼,无效1只眼;有效率为98%。视力、眼压、黄斑区OCT治疗前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且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眼压升高;所有患眼治疗中、治疗后观察随访6个月期间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Nd:YAG激光治疗玻璃体混浊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丁碧青蒋正轩陶黎明
- 关键词:ND:YAG激光玻璃体混浊有效性安全性
- 白内障手术应用3D数字化平视系统与手术显微镜的短期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比较应用3D数字化平视系统与传统手术显微镜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2021年3月至2021年4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72例(80只眼)。患者根据不同方式分为两组:使用3D数字化平视系统者为3D组, 32例(38只眼);使用传统手术显微镜者为常规组, 40例(42只眼)。随访30 d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 P=0.881), 术后1 d最佳矫正视力3D组优于常规组(t=-3.08, P=0.003), 术后15 d、30 d两组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15 d、30 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3D组均优于常规组(t=4.43、5.08、4.55, 均P<0.001);六角形细胞比例3D组均优于常规组(t=6.55、7.38、6.54, 均P<0.001)。3D组超声乳化所用的能量、超乳时间及手术总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使用3D数字化平视系统较使用常规手术显微镜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 能更好地保护角膜内皮, 术后视力恢复更快;手术中立体感、清晰度更好。
- 丁碧青蒋正轩鲍宁刘东伟梁坤陶黎明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