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风疹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麻疹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糖耐量
  • 2篇糖耐量低减
  • 2篇体重
  • 2篇体重指数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梅毒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 1篇血清学监测
  • 1篇血清学检测

机构

  • 11篇南宁市疾病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南宁市第二人...
  • 1篇合浦县疾病预...

作者

  • 11篇刘凤翔
  • 4篇刘海燕
  • 3篇安爱萍
  • 3篇郭琳芳
  • 3篇陈燕园
  • 3篇陈娜莹
  • 3篇汤洪洋
  • 3篇张静
  • 3篇徐永芳
  • 2篇覃巍巍
  • 2篇莫之光
  • 1篇卢毅
  • 1篇黄翠华
  • 1篇陆建建
  • 1篇吴伟
  • 1篇周芳华
  • 1篇栾苑
  • 1篇杨丞
  • 1篇黄汝忠
  • 1篇农皓

传媒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宁市麻疹风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2011年
目的开展实验室鉴别诊断,为发热出疹疫情处理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收集2007-11-2008-07南宁市疑似麻疹风疹病例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采用ELISA捕获法)。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48.46%(142/293),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19.80%(58/293)。麻疹阳性年龄主要分布在6月龄~7岁,风疹阳性年龄主要分布在3~15岁之间。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与血清采集时间有密切关系。结论在实验室检测麻疹IgM抗体的同时,进行风疹IgM抗体检测可以提高麻疹诊断的准确率。
刘凤翔
南宁市2007~2010年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南宁市2007~2010年风疹血清学检测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风疹IgM抗体.结果:2007~2010年共检测送检血清1085份,风疹阳性率为28.6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14岁,风疹暴发以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为主.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无男女性别差异.南宁市风疹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呈现一个发病高峰.结论:南宁市风疹疫情较严峻,易感人群的持续存在及免疫接种和防控工作缺乏力度等都是风疹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应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降低风疹发病率,预防控制风疹的暴发以及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发生.
刘凤翔刘海燕覃巍巍张静杨丞
关键词:风疹IGM抗体ELISA
南宁市2005~2007年儿童乙脑血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南宁市儿童乙脑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儿童乙脑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乙脑特异性IgM抗体;市区各医院及县级疾控中心送检儿童疑似乙脑病例血清。结果检测南宁市2005—2007年临床诊断乙脑或疑似乙脑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病例(均为14岁以下儿童)血清共263份,乙脑IgM抗体阳性68份,阳性率为25.86%,男女性别比为1.6:1,阳性病例均集中在6—8月,高峰期在6月,散在性发病。乙脑病例中,10岁以下儿童占97.02%(66/68),疑似病例中高达74.14%的病例致病体种类不清。结论该地区乙脑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应加强春夏季的乙脑监测和以灭蚊为主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儿童乙脑计划免疫措施。强化主动监测,提高检验能力,完善本地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病谱。
刘海燕栾苑刘凤翔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血清学检测儿童
城市居民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分析南宁市城市居民体重指数(BMI)与糖尿病(DM)发病的关系。方法:对南宁市样本区随机抽取五个街道社区(居委会)810户,每户抽取年龄在35~74岁的居民1人,共810人。分别检测体重、BMI、餐后12h空腹血糖(FPG);按DM糖耐量低减(IGT)诊断标准分别计算各组的患病率并对照比较。结果:DM患病率以65~74岁组最多,达14.56%;IGT患病率以55-64岁组最多,达16.28%;BMI肥胖组DM、IGT患病率均比正常体重组高,分别高出8.49%及14.48%;不同性别DM、IGT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南宁市城市居民DM与IGT的患病情况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提示超体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在南宁市城市居民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覃羽乔徐永芳陈绍运梁桂民陈娜莹安爱萍郭琳芳陆建建张获华栾青刘凤翔汤洪洋陈燕园
关键词:体重指数糖尿病糖耐量低减
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被引量:60
2004年
目的 探索城市居民体重指数 (BMI)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2 0 0 0年在广西南宁市区 ,随机抽取 1个城区中的 1个社区 ,在所抽取的社区 ,整群随机抽取的年龄在 35~ 74岁居民 810人 (男女分别为 4 0 3人和4 0 7人 )进行调查。结果 城市居民中BMI<2 4 0组中 ,高血压标化现患率为 18 1% ;BMI≥ 2 4 0但 <2 8 0组中 ,高血压标化现患率为 35 1% ;BMI≥ 2 8 0组中 ,高血压标化现患率为 31 4 %。城市居民高血压标化现患率为 2 3 8%。男性、女性高血压组中 ,腰围 (WC)值与正常血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女性高血压组TG、血清总胆固醇 (cho)与正常血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值均 <0 0 1) ,男性高血压组HDL -c、TG与正常血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男性被调查者中 ,超重和肥胖率达 38 5 % ;女性被调查者中 ,超重和肥胖率达 34 4 %。随着BMI、WC水平的上升 ,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度升高。结论 BMI升高和WC升高是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
覃羽乔徐永芳梁桂民陈娜莹安爱萍郭琳芳陆建建张获华栾青刘凤翔汤洪洋陈燕园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
城市居民体重指数与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 分析南宁市城市居民体重指数(BMI)与糖尿病(DM)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南宁市样本区随机抽取5个街道社区(居委会)810户,每户抽取年龄在35-74岁的居民1人,共810人。分别检测体重、体重指数(BMI)、餐后12h空腹血糖(FPC);按DM糖耐量低减(IGT)诊断标准分别计算各组的患病率并对照比较。结果 DM患病率以65-74岁组最高,达14.56%;IGT患病率以55-64岁组最高,达16.28%;BMI肥胖组DM、IGT患病率均比正常体重组高,分别高出8.49%及14.48%;不同性别DM、IGT患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南宁市城市居民DM与IGT的患病情况与年龄呈正比关系,提示超重和肥胖是DM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DM及IGT在南宁市城市居民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覃羽乔徐永芳陈绍运梁桂民陈娜莹安爱萍郭琳芳陆建建张获华栾青刘凤翔汤洪洋陈燕园
关键词:体重指数糖尿病糖耐量低减
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
2010年
目的了解麻疹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与风疹之间的血清学鉴别诊断。方法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与麻疹日常监测,揭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431例麻疹疑似病例的血清标本进行麻疹IgM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431例麻疹风疹疑似病例,疑似麻疹血清检测率为92.43%,疑似风疹血清检测率为100%。麻疹抗体IgM(+)检出率为42%(181/431),风疹抗体IgM(+)检出率为17.63%(76/431),麻疹风疹抗体IgM双(+)检出率为1.86%(8/431)。麻疹发病主要集中在8月龄~2岁,占41.15%(86/209),其次是小于8月龄的婴幼儿占21.05%(44/209)。在出疹后第0~3d、4~7d、8~14d、15~28d前采集的血清标本其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之间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19.017,P<0.001)。结论本地发热出疹性疾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分布主要在2岁前,而16岁以后仍然占相当大比例;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
张静刘凤翔莫之光
关键词:麻疹风疹
2007-2009年南宁市暗娼梅毒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了解南宁市暗娼人群梅毒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2009年连续3年的4-6月对南宁市辖区内发廊、洗脚屋、按摩店等场所的暗娼人群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安全套使用情况,同时抽血进行梅毒检测。结果 3年监测暗娼1179人,监测人群在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人口学特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的梅毒感染率、每次安全套使用率和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7-2009年暗娼梅毒感染率依次为3.2%(12/379)、6.3%(25/400)、9.8%(39/400),平均感染率6.4%。每次安全套使用率依次为34.6%、57.5%和51.8%,平均每次安全套使用率为48.2%。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依次为73.1%、80.8%和76.0%,平均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率为76.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在婚或同居、初中以上文化者更容易感染梅毒。结论南宁市暗娼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仍较低,人员结构不同梅毒感染情况有差异。应继续加强安全套推广工作以及在今后监测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人员结构等混杂因素,以正确掌握暗娼的梅毒感染状况。
覃巍巍刘海燕刘凤翔黄翠华周芳华
关键词:梅毒安全套暗娼
南宁市麻疹、风疹流行病学监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2007~2008年南宁市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分析其流行特征,探讨适合南宁市的控制策略。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日常监测到的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进行IgM抗体检测,结果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7~2008年检测的813份疑似麻疹病例样本中,麻疹抗体阳性率为31.49%,风疹为14.76%。麻疹、风疹发病时间仍在2~8月份之间。城区麻疹发病率比县份高,风疹以个别县份居高。8月龄~2岁仍是麻疹主要发病年龄,但2008年麻疹出现"双向位移"的现象。麻疹主要在散居儿童中高发,占62.2%,风疹则集中在学生中多发,占79%。有明确麻疹和风疹免疫史的分别为14.6%和2.8%。出疹后4~7d采血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最高,为61.39%。结论本地发热出疹性疾病以麻疹为主;发病年龄分布提示疫情控制欠佳;采血时间与检出率密切相关;发病人口免疫率低。
吴伟张静刘凤翔莫之光
关键词:麻疹风疹疫情控制
3种方法检测特殊人群梅毒的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3种试验方法在特殊人群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TRUST和TP-ELISA2种方法同时检测398份血液标本,阳性者再用TPPA进行确证。结果 398份标本中TRUST法检测出阳性48例,阳性率为12.06%(48/398),经TPPA确证均为阳性,TP-ELISA法检测出阳性86例,阳性率为21.60%(86/398),经TPPA确证阳性82例,假阳性率4.65%(4/86),其中2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的标本48例,TP-ELISA法阳性而TRUST法阴性的38例。结论 TP-ELISA法敏感性更高,操作简便,判断结果客观准确,可用于大批量标本初筛的首选方法;TRUST法适用于疗效观察及复发的辅助诊断;TP-ELISA法同时联合TURST、TPPA检测梅毒,对于避免梅毒的漏报、误报以及诊治有重要意义。
刘凤翔农皓李泫熹
关键词:梅毒检测TRUSTTP-ELISATPP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