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进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两相传质过程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揭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两相流及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从可视化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两方面综述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气、液两相流的研究进展。概述了阳极和阴极两相流研究,介绍了流场模型、扩散层模型、催化层模型及质子交换膜模型等数学模型。阴极进行可视化研究是必要的,数学模型与实验结合起来研究能更好地促进模型研究的发展。
- 张成进鞠剑峰倪红军黄明宇廖萍
-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两相流可视化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试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包括左、右循环水腔,左、右循环水腔之间设置夹持质子交换膜或膜电极的左、右中间隔板,左、右循环水腔中分别设置与左、右中间隔板连接的左、右内室,左、右中间隔板上分别设置与左、右内室相...
- 廖萍倪红军张成进汪兴兴黄明宇朱昱
- 文献传递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溶胶—凝胶流动相及其传质研究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因其突出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汽车动力和其它交通工具最有希望的化学电源。目前DMFC在商业化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甲醇会透...
- 张成进
-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传质模型
- 文献传递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溶胶-凝胶流动相的制备与表征
- 2011年
- 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溶胶-凝胶流动相的制备工艺进行了分析,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甲酯为前驱体制备出了溶胶-凝胶流动相。分别以溶胶-凝胶流动相和液体流动相为燃料对比研究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放电性能,测定了溶胶-凝胶流动相在Nafion117膜中的甲醇渗透率,研究了溶胶-凝胶流动相的质子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溶胶-凝胶流动相时,单电池性能比使用液体流动相时稍低,可以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燃料;室温下溶胶-凝胶流动相在质子交换膜中的甲醇扩散系数为1.46×10-7 cm2·s-1,而液态流动相的甲醇扩散系数为1.43×10-6 cm2·s-1,与液态流动相相比溶胶-凝胶流动相的甲醇渗透率下降了约90%,其甲醇渗透率明显降低;溶胶-凝胶流动相的质子电导率与液态流动相基本一致,均达到165 mS·cm-1以上,说明溶胶-凝胶流动相质子导电性能良好。
- 廖萍张成进倪红军
-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质子电导率
- 溶胶-凝胶流动相异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 2010年
- 以掺杂石墨粉的中间相碳微球(MCMB/G)烧结管为阴极支撑体,采用浸涂工艺分别制备了扩散层和催化层并在其外表面包裹Nafion膜,制得管状异型阴极并组装成异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适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溶胶-凝胶流动相。研究了溶胶-凝胶流动相异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阻抗,考察了阴极支撑体壁厚、阴极扩散层载量、实验温度和溶胶黏度等对电池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型电池阻抗比传统平板电池大,但活化后电池阻抗明显下降;较低的溶胶黏度和较高的工作温度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支撑体壁厚为1.3 mm、扩散层载量为3.5 mg/cm2时的电极性能最优。
- 倪红军张成进汪兴兴马苏扬廖萍
-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甲醇渗透电池性能
-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用Nafion/S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用纳米SiO2对Nafion117进行了掺杂改性并制膜,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分别对膜的渗透率和质子电导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改性后,经60℃硅溶胶处理的膜具有高的质子导电率和高温保水性能,同时使膜的乙醇渗透率大幅度降低。经60℃硅溶胶处理的膜和其它条件处理的膜的渗透系数为4.07×10-4cm2/s、8.13×10-4cm2/s,表明经过60℃硅溶胶处理的Nafion膜乙醇渗透系数降低一半。
- 倪红军吕灿灿张成进廖萍黄明宇
- 关键词:直接乙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质子电导率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试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包括左、右循环水腔,左、右循环水腔之间设置夹持质子交换膜或膜电极的左、右中间隔板,左、右循环水腔中分别设置与左、右中间隔板连接的左、右内室,左、右中间隔板上分别设置与左、右内室相...
- 廖萍倪红军张成进汪兴兴黄明宇朱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