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3篇芬太尼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根治
  • 2篇乳腺癌根治术
  • 2篇瑞芬太尼
  • 2篇术后
  • 2篇腺癌
  • 2篇静脉
  • 2篇后叶
  • 2篇垂体
  • 2篇垂体后叶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反应
  • 1篇血管

机构

  • 9篇宁夏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曹蕾
  • 6篇闵红星
  • 5篇高改莉
  • 3篇高玉华
  • 3篇孟尽海
  • 2篇雷庆红
  • 1篇陈瑾

传媒

  • 5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宁夏医学院学...
  • 1篇全国第九次临...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婴幼儿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为婴幼儿心血管手术围麻醉期探索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经皮颈内静脉置管的方法。方法对100例实施心脏手术的婴幼儿采用低位-中央或高位-中央穿刺入路,并辅以显露颈肩部、套管针引导等措施进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1)低位-中央入路58例,高位-中央入路42例,一次穿刺成功率达82%。其中,低位-中央入路一次穿刺成功率达86.20%,高位-中央入路一次成功率76.19%;(2)一次穿刺成功的50例低位-中央入路进针的平均深度为(0.62±0.24)mm,32例高位-中央入路平均进针深度(0.86±0.58)mm;(3)全组病例置入钢丝顺利,一次顺利置入导管成功率达95%;(4)高位-中央入路6例误穿入动脉;低位-中央入路2例误穿入动脉,1例发生气胸,1例发生纵隔血肿。结论合适的体位、准确的定位和入路,采用套管针引导的方法是提高婴幼儿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的关键。
闵红星曹蕾雷庆红高改莉高玉华
关键词:婴幼儿
瑞芬太尼对兔垂体后叶素性心肌损伤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兔垂体后叶素性心肌损伤的药理预处理作用。方法健康中国白兔40只,雌雄不限,体重1.5~2.5kg,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n=8)、模型对照组(B组,n=8)、阳性药物对照组(C组,n=8)、瑞芬...
曹蕾孟尽海
关键词:瑞芬太尼肌酸激酶同工酶
文献传递
丙泊酚麻醉诱导时复合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对患者心血管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麻醉诱导时复合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对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的ASAⅠ-Ⅱ级、20-50岁、需气管内全麻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以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2mg/kg,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60秒钟注毕)的顺序进行静脉麻醉诱导。Ⅰ组瑞芬太尼剂量为0.5μg/kg,Ⅱ组剂量为0.75μg/kg;Ⅲ组剂量为1μg/kg。之后以0.25-0.5μg/(kg.min)注射泵静脉输注维持。2分钟后置入喉镜,30秒完成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麻醉不同时期的HR、SBP、DBP、MAP的变化值,以及麻醉诱导至气管插管后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将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P<0.05)分析处理。结果Ⅰ组诱导后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与诱导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插感管后血压心率均明显升高,与诱导前有差异显著性(P<0.05);Ⅱ组诱导前与诱导后,以及插管后血压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组诱导前后有明显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使用麻黄碱、阿托品人数增加,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μg/kg丙泊酚复合0.75μg/kg的瑞芬太尼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而又不引起明显的循环抑制,对维持麻醉诱导插管过程的平稳较为有利。
曹蕾闵红星高改莉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心血管反应
100例婴幼儿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100例实施房室间隔缺损心内手术的婴幼儿采用以氯胺酮为主的基础麻醉、以芬太尼为主的静脉麻醉,并辅以心、肺等生命脏器的综合保护措施。结果手术期间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转流前平均动脉压为(60.28±9.84)mmHg,心率为(136.4±12.38)/分,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为(98.86±0.12)%。转流中平均动脉压为(51.90±8.21)mmHg,停跳组开放升主动脉后19例自动复跳,恢复正常心律。转流后平均动脉压为(59.24±9.56)mmHg,心率为(145.3±13.36)bpm,脉搏血氧饱和度为(98.21±0.16)%。MAR、HR转流前与转流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采用合适的麻醉方法并辅以综合措施进行肺保护和心肌保护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雷庆红闵红星曹蕾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
综合镇吐措施用于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的初步临床观察
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求一种减轻乳腺癌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理想方法.方法 对25例ASAⅠ~Ⅱ级、实施乳腺癌手术的女性病人,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复合不同时刻应用地塞米松、格拉司琼、氟哌利多、东莨菪碱等药物,并随机选...
闵红星高玉华高改莉曹蕾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PONV麻醉围术期
文献传递
综合镇吐措施用于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恶心、呕吐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寻求一种减轻乳腺癌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理想方法。方法对25例ASAI-II级、实施乳腺癌手术的女性病人,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复合不同时刻应用地塞米松、格拉司琼、氟哌利多、东莨菪碱等药物,并随机选择同类病人25例作为对照,观察两组病人PONV的分级、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综合措施组PONV的发生率为20%,无一例发生严重的PONV;对照组PONV发生率达68%,严重病例占20%。结论联合使用丙泊酚、地塞米松、格拉司琼、氟哌利多、东莨菪碱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措施,在围术期不同时刻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病人,可有效地减轻PONV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闵红星高玉华高改莉曹蕾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恶心呕吐
吗啡对垂体后叶素致兔心肌损伤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吗啡预处理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兔心肌损伤后血压、心电图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心肌病理切片,探讨吗啡对受损心肌预处理的影响。方法将成年中国白兔24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假手术组(A组),手术模型完成稳定45min后予0.9%生理盐水0.2~0.3mL/kg,30s静脉注射完毕;药物损伤心肌组(B组),45min后予垂体后叶素(2.5U/kg)0.2~0.3mL/kg,30s注射完毕;吗啡预处理组(C组),予吗啡0.65mg/kg静脉推注,45min后予垂体后叶素(2.5U/kg)0.2~0.3mL/kg,30s注射完毕,记录给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HR及T波变化;测定血清cTn—I含量;观察给药48h后白兔心肌组织的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组MAP、CVP、T波明显升高(P〈0.01),HR明显下降(P〈0.01);与B组相比,C组MAP、CVP、T波明显下降(P〈0.01),T波B、C组明显高于A组(P〈0.01)。血清cTn—I水平A、C组低于B组(P〈0.01)。结论吗啡预处理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兔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曹蕾孟尽海
关键词:心肌损伤吗啡肌钙蛋白I
颈椎手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颈椎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对46例实施颈椎手术的患者采用颈丛神经阻滞复合强化麻醉、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并辅以综合措施保护颈脊髓。结果(1)6例颈丛阻滞患者中2例效果达1级,40例气管内全麻的患者中30例麻醉效果达1级;(2)15例预计气管插管困难的病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一次插管成功;(3)40例全麻患者,术毕38例苏醒彻底、呼吸循环功能平稳。结论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气管插管方法和有效的颈脊髓保护措施是保证麻醉成功和病人安全的关键。
高改莉闵红星曹蕾
关键词:颈椎手术麻醉
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为观察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IPCA)中,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的镇痛效果,选择择期和急诊手术病人60例,年龄18~55岁,ASAⅠ~Ⅱ级,随机将60例病人分为三组:Ⅰ组为氯胺酮100mg+芬太尼18μg/kg+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Ⅱ组为氯胺酮200mg+芬太尼18μg/kg+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Ⅲ组为芬太尼18μg/kg+0.9%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观察镇痛效果,记录疼痛评分、镇静评分、24 h内出现的并发症以及病人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等。结果Ⅱ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镇静度、满意度与第Ⅱ、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认为芬太尼复合氯胺酮200mg可提高镇痛效果。
曹蕾孟尽海陈瑾
关键词:自控静脉镇痛氯胺酮芬太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