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木森

作品数:15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共宁海县委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社会主义
  • 6篇主义
  • 5篇群众
  • 4篇政治
  • 4篇群众路线
  • 3篇治理逻辑
  • 3篇逻辑
  • 3篇民主
  • 3篇合法性
  • 3篇法性
  • 2篇第三条道路
  • 2篇政治合法性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视域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科学社
  • 2篇科学社会
  • 2篇科学社会主义
  • 2篇后社会主义
  • 2篇吉登斯

机构

  • 10篇上海师范大学
  • 7篇中共宁海县委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王木森
  • 4篇王东

传媒

  • 2篇理论研究
  • 1篇理论导刊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岭南学刊
  • 1篇南方论刊
  • 1篇重庆社会主义...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哈尔滨市委党...
  • 1篇中共太原市委...
  • 1篇江苏省社会主...
  • 1篇长安大学学报...
  • 1篇中共南京市委...
  • 1篇四川省社会主...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2
  • 5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治理逻辑中的群众路线被引量:4
2014年
在中国"以党建国、以党治国"的"政党中心主义"政治中,群众路线在历史空间的演进中分别承载着革命取向的建国功能和执政取向的治国功能。在执政治国逻辑指向下,当前已有张力的群众路线(地位分立、利益分化、互动分离)及其教育必须实行"原则上的主体间性、方法上的双向互动、路径上的群众参与"策略,以期达到国家治理效应。
王木森
关键词:逻辑群众路线
主体间性·双向互动·联动参与——群众路线教育的理路、路向和路径被引量:1
2015年
"共产党的路线,就是人民的路线"。然而,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中的党群主体间性关系呈现出"地位分立、利益分离、互动分开"的党群分化和"蛙水关系、油水关系、水火关系"的党群异化,作为党解构这一险峻党群张力的群众路线教育如何顺利开展、怎样有效运行?就理论进路而言,在理路上应遵循党群实践主体"互动、互教、互构"的主体间性;在路向上应坚持党群"视域互融、主体互教、命运互构"的双向互动;在路径上应激活群众路线内存的政治密码——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动"逆向参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实现党群联动参与。
王木森王东
关键词:主体间性双向互动群众路线教育
民主与参与:群众路线的国家治理逻辑被引量:8
2014年
群众路线在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不同阶段分别承载着"民族—国家"建构的革命立国和"民主—国家"建构的执政治国功能。执政治国时代逻辑勾连的"民主—国家"建构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同一,赋予群众路线国家治理使命。治理逻辑的群众路线从根本上解构了"为谁治理、靠谁治理、怎样治理"的治理本质和实质问题。群众路线中的"一来一去"潜藏的"从权力到权利"的治理本体论具体表征为"民主和参与"的治理方法论,二者的内在合一表现为国家治理中的民主集中、协商民主和逆向参与、主动参与,以此构设出群众路线的国家治理逻辑。
王木森
关键词:民主群众路线
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战略路径选择被引量:1
2012年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政治现代化就是争得国权、取得政权、拥有人权、掌有民权,即以实现国家独立、政权建设、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公平正义为主要目标。我国政治现代化已实践了精英—大众互动的革命模式、大众运动模式和精英技术统治模式三种不同的战略路径,为我国政治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政治民主化和公平正义将是我国未来政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因此,在宪政民主框架下的大众政治参与模式将是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王木森
关键词:政治现代化政治发展
政治合法性视域下的“先富”与“共富”
2011年
"先富"和"共富"是我国改革开放以降实行的社会主义富裕政策,在改革发展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作为一种公共政策本身就有合法性属性,同时,自身也承载着支撑政治系统合法性的功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是"富裕"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先富"在改革之初为打破平均、摆脱贫困功不可没,具有历史时代的合法性,但随着改革的深化、贫富的分化,"先富"的政治合法性下降,"共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合法性程度上升。因此,当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共富"才是硬道理。
王木森王东
关键词:政治合法性先富共富
改革开放时代邓小平政治合法性思想研究
2011年
邓小平政治合法性思想的首要基础是绩效合法性,重要源泉是意识形态合法性,根本内容是民意合法性,长期目标是程序合法性;而邓小平自身的品质则是获得政治合法性的有效条件。邓小平政治合法性思想不仅达到了政治合法性内容的三个科学统一,而且实现了政治合法性类型的三个伟大转变。邓小平政治合法性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合法性思想的新模式。
王木森
关键词:邓小平政治合法性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合法性思想探索
2011年
改革开放是共和国成长历史上的伟大社会变革,也是变革中国社会的伟大实践。它不仅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合法性、人民政权合法性、党的执政合法性和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以及社会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合法性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合法性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
王木森
关键词:合法性社会主义
微权清单式村治:法治村治的未来模式——以浙江N县推行村务工作权力清单36条为例被引量:13
2015年
中国两千多年的农村治理大致可分为:"专制—准自治""集权—科层控制"和"村民自治—乡政村治"三个历史阶段,与此对应形成了传统社会农村"准自治"、高度沉降农村"科层控制"、改革转型农村"乡政村治"三种村治模式。就本质而言,传统村治模式均带有浓厚的人治特征。法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有效的治理方式,法治村治乃是中国村治的发展趋势,微权清单"限权、定责、保利"的法治逻辑为建构法治村治提供了有效进路。浙江N县制定推行"村务工作权力清单36条",通过"清权划界、配权定职、晒权明规、行权保利、制权督责"五环节运行实践,生成了微权清单式村治,其对开启村治法治化的未来模式具有重要参鉴价值。
王木森王东
“第三条道路”——吉登斯“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
2011年
吉登斯作为当代著名的左派社会学家与马克思一样对社会主义情有独钟。在建构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和马克思一样,把现代性和社会主义勾连起来。但不同的是,他认为,社会主义既缘起于现代性,又因现代性的全球化而衰落。在反思现代性的全球化时代,传统社会主义虽已终结但其核心价值依然有效,资本主义虽已别无选择但仍有局限。因此,必须构建"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第三条道路"政治既捍卫社会主义价值,又驯化资本主义,以此化解高度现代性的内部风险和人为不确定性。
王木森
关键词:吉登斯后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
2012年
马克思以实现"人类解放"为旨归,对以资本勾连起来的资本主义现代性进行了武器性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包括"哲学人类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政治学批判",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人是"现实的人"、"异化的人",发现隐藏在资本主义现代性中的特洛伊木马——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同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实践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建立社会主义现代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自由的人"提供了有原则高度的批判力量。
王木森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