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苟曦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土壤
  • 5篇丘陵区
  • 4篇丘陵
  • 4篇川中丘陵
  • 4篇川中丘陵区
  • 3篇有机碳
  • 3篇紫色土
  • 2篇养分
  • 2篇土壤养分
  • 2篇母质
  • 1篇地形
  • 1篇养分含量
  • 1篇易氧化有机碳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分布
  • 1篇有机碳密度
  • 1篇碳密度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壤肥力

机构

  • 6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苟曦
  • 5篇邓良基
  • 4篇何鹏
  • 2篇任秋容
  • 2篇高雪松
  • 1篇方从刚
  • 1篇黄成毅
  • 1篇邓旭艳
  • 1篇张春
  • 1篇张世熔
  • 1篇李枝
  • 1篇郑小佳

传媒

  • 4篇山地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川中丘陵区土壤肥力特征研究
川中丘陵区是川、渝地区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产区,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略偏西南,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区。由于该区人多地少、地形破碎、土地垦殖率高和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导致土壤肥力质量下降,生态环境脆弱,土壤侵蚀退化严重等问题。...
苟曦
关键词:土壤肥力母质地形土地利用川中丘陵区
文献传递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06年
以2004~2006年间野外采样数据,采用土壤类型法对川中丘陵区(内江、资阳和遂宁三市)紫色土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进行估算,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分布差异。据统计研究区紫色土面积为9070.19km^2,研究结果: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3.32kgC/m^2~1.71kgC/m^2间,具有高度的变异性,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84Tg。并对影响紫色土有机碳分布的母质、地形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进行了分析:不同成土母质上发育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有差异,但均与母岩及其风化物有较强的相关性;主要土属从丘顶到丘脚土壤有机碳密度均逐渐增高;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不同,但基本遵循疏林地〉荒草地〉坡耕地的规律。
邓良基何鹏高雪松苟曦
关键词:表层土壤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因素
紫色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06年
用KMnO4氧化法测定了紫色丘陵区疏林地、荒草地和坡耕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分析了土壤活性有机碳在土壤剖面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坡位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均是在0—5cm层富集,之后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总体上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其中疏林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最高,为2.01±0.49—0.36±0.07gC/kg,荒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较少,为1.54±0.44—0.16±0.04gC/kg,坡耕地活性有机碳含量最低,为1.29±0.28—0.17±0.01gC/kg,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为疏林地〉荒草地〉坡耕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为13.29±0.70%-5.25±0.23%,其中疏林地为12.43±0.43%-7.88±1.85%,荒草地为13.29±0.70%-5.37±0.58%,坡耕地为11.34±0.44%-5.25±0.2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差异较小。相关性分析显示,疏林地、荒草地和坡耕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活性有机碳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何鹏邓良基苟曦任秋容
关键词:活性有机碳紫色土
雅安市雨城区景观格局动态特征分析
2006年
利用雅安市雨城区1996年、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在ArcGIS平台下进行矢量化,生成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属形数据,通过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计算相应的景观格局指数,用以描述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在1996~2003年,斑块数明显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小,景观斑块的形状趋于复杂且不规则,表现为分维数的增加;通过景观破碎度的分析,斑块密度、边界密度呈上升趋势,斑块连接度、聚集度减小;1996年、2003年两个时段的基质景观均是林地,主要景观类型为林地、耕地;通过景观多样性、均匀度、聚集度分析,景观异质性增加。
方从刚邓良基何鹏高雪松苟曦邓旭艳李枝
关键词:FRAGSTATS景观指数
川中丘陵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其与易氧化有机碳的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以川中丘陵区的典型紫色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丘陵区不同成土母质的土壤养分含量特点及其与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8.10g/kg,属中等水平,主要集中在4.00-15.00g/kg。土壤易氧化有机碳的含量在0.65~3.98g/kg。全氮含量在0.185~1.074g/kg,平均值为0.413g/kg,含量偏低。且三者不同成土母质的含量规律均为:遂宁组〉蓬莱镇组〉自流井组〉沙溪庙组;土壤全磷含量总体在0.26—3.04g/kg,不同母质的含量与前面三者的分布既相似又存在局部差异性:遂宁组〉蓬莱镇组〉沙溪庙组〉自流井组;土壤有效氮含量总体在15.6—68.3mg/kg,其含量与土壤全氮略有不同:蓬莱镇组〉沙溪庙组〉遂宁组〉自流井组;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在3.0—15.4mg/kg:遂宁组〉自流井组〉蓬莱镇组〉沙溪庙组。对于川中丘陵区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有效氮(AN)、全磷(TP)、有效磷(AP)与易氧化有机碳(ROC)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5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由相关系数可知易氧化有机碳对土壤碳、氮、磷作用强度的顺序依次为: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有效氮、土壤有效磷、土壤全磷。
苟曦邓良基何鹏任秋容
关键词:土壤养分易氧化有机碳成土母质紫色土
川中丘陵区不同地形位置下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通过对川中丘陵区不同地形位置的土壤养分研究表明:随着地形部位的降低,丘体上土壤中全磷、全钾、速效磷、速效钾和速效氮的含量逐渐增加,而全氮在丘体中部的含量大于丘体下部;位于冲沟上部的土壤各种养分的含量大于冲沟中部和冲沟下部...
郑小佳邓良基张世熔张春黄成毅苟曦
关键词:土壤养分川中丘陵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