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玲 作品数:4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武汉市第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疏肝舒乳颗粒治疗良性增生性乳腺病近红外热图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良性增生性乳腺病(Benign proliferative breast diseases,BPBD)经疏肝舒乳颗粒(SGSR)治疗前后近红外热图的变化。方法:在SGSR治疗前后应用近红外线扫描仪对120例受检对象乳房4个象限行扇形透照、扫描检查并摄取图像,进行电子计算机程序处理诊断及分析。结果:第1~4疗程的0级率分别为39.17%、60.83%、83.33%、95.00%。各疗程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乳腺近红外线扫描仪是检查、诊断乳腺疾病及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实用的、科学的疗效评估工具,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开发应用价值。SGSR治疗后绝大部分BPBD的近红外热图均能恢复正常。 赵晓玲 王成鑫 黄萱关键词:乳腺增生 中医疗法 疏肝舒乳颗粒 疏肝舒乳颗粒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毒杀作用研究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疏肝舒乳颗粒(SGSR)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在试管内研究SGSR对MTTOD值的影响,检测SGSR对MCF-7细胞的毒杀作用。结果SGSR各浓度组光密度值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不同浓度的SGSR对MCF-7癌细胞均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特别是4,1,0.25 g/m l浓度组,其对癌细胞的杀伤率分别达到99.9%,99%,95.55%,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很好的剂量效应曲线,杀伤率明显高于β-胡萝卜素(β-CA)和SGSR加β-CA浓度组。结论研究结果现显示,S6SR在试管内对MCF-7乳腺癌细胞有明显的毒杀作用,起效机制除了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外,其抗突变、抗有丝分裂作用也可导致DNA链断裂,达到干扰基因转录而产生抗癌作用。SGSR不仅可作为治疗乳腺增生性疾病的药物,也可作为乳腺癌放、化疗时的辅助用药。 王成鑫 王翠兰 赵晓玲 黄萱关键词:疏肝舒乳颗粒 乳腺癌 MCF-7 四甲基偶氮唑蓝法 应用疏肝舒乳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症间接人体组织病理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疏肝舒乳颗粒 (SGSR)对乳腺增生症 (HDB)的形态学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HDB标本 6 6例 ,治疗和未治疗组各 33例 ,进行光学显微镜组织结构对比研究。HDB依组织增生程度的不同被分为四级 (0~III)。结果 治疗后 ,HDB增生及异型增生的腺上皮回复正常或萎缩消失 ,同未治疗组相比 ,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SGSR不仅能够抑制乳腺导管上皮和小叶的增生 ,还能使其发生退行性改变 ,甚至萎缩消失。SGSR可作为治疗HDB和预防乳癌发生的药物。 王成鑫 赵晓玲 刘丽江关键词:乳腺增生症 疏肝舒乳颗粒 中药制剂 组织病理学 慢性十二指肠炎固有膜炎细胞计数、免疫荧光研究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 (NSD)的病变程度、分级方法及其与十二指肠溃疡病间的关系。方法 :对 6 4例上腹部不适的患者行胃镜检查 ,于十二指肠球部取材活检 ,进行固有膜炎症细胞计数及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IgA、IgG在NSD粘膜中的分布。结果 :根据病变的程度 ,NSD被分为正常及轻、中、重三级 (0~Ⅲ )。炎细胞总数Ⅰ~Ⅲ级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 (0级 )。除Ⅰ级和浆细胞计数外 ,Ⅱ~Ⅲ级同 0级相比 ,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 ;免疫荧光IgA、IgG在 0~Ⅲ级均有表达 ,IgA强度稍高。一例Ⅲ级病变 ,IgA、IgG均为阴性。结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NS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独立性的疾病 ,如果致病因素持续存在 ,NSD将在上皮糜烂。 王成鑫 舒细记 镇鸿燕 官静 赵晓玲关键词:慢性十二指肠炎 炎细胞 免疫荧光 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