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9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龙艳
作品数:
5
被引量:15
H指数:1
供职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张德懿
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王毅
兰州理工大学
雒和明
兰州理工大学
冯辉霞
兰州理工大学
郑力文
兰州理工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专利
1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理学
主题
4篇
介孔
4篇
介孔碳
4篇
掺杂
3篇
共掺
3篇
共掺杂
2篇
有序介孔
2篇
有序介孔碳
2篇
酸催化
2篇
硫酸
2篇
硫酸催化
2篇
氮
2篇
硫
2篇
掺杂量
2篇
催化
1篇
氮掺杂
1篇
电容
1篇
电容性
1篇
电容性能
1篇
丁二酮
1篇
原子
机构
5篇
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
5篇
雷龙艳
4篇
张德懿
3篇
冯辉霞
3篇
雒和明
3篇
王毅
2篇
郑力文
1篇
王坤杰
1篇
韩梅
传媒
1篇
化工进展
年份
3篇
2016
1篇
2015
1篇
2014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高掺杂量氮硫共掺杂有序介孔碳的制备方法
高掺杂量氮硫共掺杂有序介孔碳的制备方法,以富氮有机物丁二酮肟为碳源和氮源,硫酸为催化剂和硫源,丁二酮肟与甲醛在硫酸催化下的反应产物为前驱体,采用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SBA-15为模板,通过初湿浸渍法结合高温热解技术制备具有...
张德懿
雷龙艳
郑力文
冯辉霞
王毅
雒和明
文献传递
杂原子二元掺杂介孔碳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介孔碳材料拥有高的比表面积、大的孔容以及独特的有机骨架,可通过功能化来提高其性能,使得其在吸附、分离、催化、储氢领域、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生物、药物传输与缓释方面、光电等各个领域应用广泛。本论文制备了杂原子二元掺杂介孔...
雷龙艳
关键词:
微观形貌
电容性能
高掺杂量氮硫共掺杂有序介孔碳的制备方法
高掺杂量氮硫共掺杂有序介孔碳的制备方法,以富氮有机物丁二酮肟为碳源和氮源,硫酸为催化剂和硫源,丁二酮肟与甲醛在硫酸催化下的反应产物为前驱体,采用介孔二氧化硅分子筛SBA-15为模板,通过初湿浸渍法结合高温热解技术制备具有...
张德懿
雷龙艳
郑力文
冯辉霞
王毅
雒和明
文献传递
硫磷共掺杂介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硫磷共掺杂介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硫磷共掺杂介孔碳具有高的杂原子掺杂量,其中磷掺杂量达到0.33~4.96%,硫掺杂量达到0.27~1.88%,比表面积在883~2276 m<Sup>2</Sup>/g之间,平均孔...
张德懿
雷龙艳
尚永花
韩梅
冯辉霞
王毅
王坤杰
雒和明
文献传递
氮掺杂对碳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16年
碳材料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本文从研究应用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氮掺杂碳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实验和理论成果,简述了氮原子掺杂对碳材料电导率、场发射性能、超级电容性能、氧还原催化性能、其他催化性能、储氢性能6个方面的影响。指出氮原子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氮原子掺杂可以大幅提高碳材料的电化学及催化性能,并赋予其某些奇异的特性,因此通过调控氮掺杂量可以有效控制掺杂材料的形貌和导电性,得到适合不同应用的掺杂产物,有望为基于碳材料的电子设备及催化过程效能的提高开辟新的道路,并指出氮原子掺杂碳材料将成为纳米材料领域的新热点。
张德懿
雷龙艳
尚永花
关键词:
氮掺杂
碳材料
纳米材料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