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翠平

作品数:3 被引量:5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3篇抗性
  • 3篇白粉
  • 3篇白粉病
  • 2篇小麦品种
  • 1篇地方品种资源
  • 1篇品种资源
  • 1篇抗病
  • 1篇抗病基因
  • 1篇抗性反应
  • 1篇抗性鉴定
  • 1篇抗性评价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检测
  • 1篇PM21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伍翠平
  • 1篇金明安
  • 1篇金社林
  • 1篇张勃
  • 1篇骆惠生
  • 1篇王晓鸣
  • 1篇宋凤景
  • 1篇黄瑾
  • 1篇李洪杰
  • 1篇贾秋珍
  • 1篇曹世勤
  • 1篇武小菲
  • 1篇张学勇
  • 1篇周阳
  • 1篇张宁
  • 1篇王小明

传媒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反应与抗病基因检测被引量:49
2011年
利用来自不同生态区的8个白粉菌菌株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审定(认定)品种、近期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品系和核心种质等小麦材料进行抗病性评价,同时利用与Pm4a、Pm8和Pm21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检测了相关抗病基因的存在。在148个国家审定品种中有16.9%的品种能够抗多个菌株,其中大多是近10年选育的品种。不同年代审定的品种中感病品种的频率均超过50%。各个小麦生产区抗病品种的频率高低与该地区白粉病的严重性和育种的关注程度有一定关系。在1160份小麦核心种质中抗E09菌株的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的比例只有3.4%和4.2%。西南冬麦区和新疆冬麦区入选的品种抗病频率较高,华南冬麦区、东北春麦区和北方春麦区没有发现抗E09菌株的品种。多菌株鉴定结果表明,263份微核心种质中33.7%的品种表现抗病性,其中大多数品种能够抗1~2个菌株,因此在核心种质的利用中应注意选用抗性强的品种作为轮回亲本,同时有必要构建抗白粉病的应用核心种质,以提高核心种质的利用效果。根据抗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我国小麦品种有43.2%含有Pm8基因,该基因在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中的频率也很高,特别是在黄淮麦区培育的品种中频率仍高达50%;Pm4a和Pm21基因主要出现在长江流域培育的品种中。有些抗性突出的品种可能含有其他抗病基因。
李洪杰王晓鸣宋凤景伍翠平武小菲张宁周阳张学勇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病基因PM21
中国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鉴定与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小麦白粉病(Blumria graminisf. sp. tritici)是影响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多,毒性变异较快,容易导致品种抗性丧失,寻找新的抗源和新的抗病基因,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小麦白粉病最...
伍翠平
文献传递
193份甘肃省小麦地方品种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评价被引量:8
2010年
2008—2009年,在北京和甘谷,对收集到的193份甘肃省小麦资源品种进行了全生育期对白粉病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白春麦(库号75)、白春麦(库号76)等46份材料苗期对供试白粉病菌E09表现抗病;冰麦(库号136)、佛手麦(库号169)等15份材料成株期对自然诱发的白粉病表现抗病;仅有五乃龙(库号339)、光头川麦(库号0467)2份材料全生育期表现抗病。
曹世勤骆惠生伍翠平金社林金明安贾秋珍张勃黄瑾王小明
关键词:小麦品种资源白粉病抗性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