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玲
- 作品数:25 被引量:209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常州四药临床药学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早期盆底肌锻炼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早期盆底肌锻炼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9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产妇10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n=51)采用骶尾部热敷,观察组(n=5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早期盆底肌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力、排尿情况和膀胱功能。结果干预7d后,观察组阴道静息压(VRP)及阴道收缩压(VSP)参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LUTS)评分低于对照组,膀胱内压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干预后膀胱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尾骶部热敷联合早期盆底肌锻炼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盆底肌肌力水平,改善膀胱功能,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及住院时间。
- 刘兴冉张海玲梁艳
- 关键词:盆底肌锻炼无痛分娩
- 音乐冥想疗法对产后尿潴留产妇心理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音乐冥想疗法在产后尿潴留产妇心理情绪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8月~2021年4月我科收治的87例产后尿潴留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掷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产妇接受导尿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音乐冥想疗法,对比两组产妇产后3d治疗成功率、顽固性产后尿潴留发生率、膀胱残余尿量、心理痛苦温度计(DT)、爱丁堡抑郁量表(EP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结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膀胱残余尿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产后3d尿潴留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EPDS评分、DT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音乐冥想疗法在产后尿潴留产妇心理干预中具有显著效果,其能显著减轻产妇负面情绪,缓解产妇痛苦程度。
- 刘兴冉李爱敏梁艳张海玲
- 关键词:负面情绪心理状态
- 盆腔纤维瘤患者术后免疫学炎症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 2019年
- 目的:探索盆腔纤维瘤手术对患者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盆腔纤维瘤患者22例,测定术前及术后1 d、3 d、7 d的血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手段来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8+、CD4+、CD3+,计算CD4+/CD8+比值。结果:患者术后24 h IL–6、TNF–α、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CD3+、CD4+、CD8+,CD4+/CD8+显著低于术前,术后72 h炎症及免疫指标变化程度减轻,但较术前仍有统计学差异,术后7 d接近术前水平。术后炎症及免疫水平的变化程度与出血量明显相关,且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上述指标变化最为明显。结论:盆腔纤维瘤患者术后短期内免疫水平有所降低,炎症水平升高,免疫及炎症水平的变化程度可能与并发症严重程度有关。
- 王冰赵虎徐臻张海玲周晓水胡溢博王武亮
- 关键词:炎症反应免疫功能
- 模拟人在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模拟人联合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在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方法以在医院产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5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教学组(A组)和传统教学组(B组),每组25人。分析两组住培医师在产科规范化培训前后的理论考试、技能测试成绩,培训结束后进行满意度、是否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操作能力、学习的自信心的问卷调查。结果A组培训后的理论考试、技能测试成绩优于B组(P<0.05)。A组住培医师对培训的满意度,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及自信心的培养方面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应用模拟人联合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员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技能,提高住培医师学习的自信心。
- 张海玲陈志龙王芳杨宝娟孙彩萍徐臻张珂王倩
- 关键词:模拟人模拟演练教学法住院医师产科
- 电针联合透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被引量:48
- 2019年
-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透灸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42天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透灸治疗,电针穴取次髎、会阳,配合针刺气海、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分别于腹部及腰骶部置艾箱透灸;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盆底肌力,并于治疗后及产后6个月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ICI-Q-SF评分、1h漏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降低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力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两组提高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70.0%(21/30)、96.7%(29/30),产后6个月仍保持在63.3%(19/30)、93.3%(28/30),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33.3%(10/30)、70.0%(21/30),产后6个月的30.0%(9/30)、66.7%(20/30,P<0.01,P<0.05)。结论:电针联合透灸治疗可改善产后SUI患者的控尿能力,缓解尿失禁症状,且有较好远期疗效,其疗效优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
- 王琳琳任志欣朱敬云张海玲吴艳荣
- 关键词:产后电针生物反馈
- 巴戟天寡糖抗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观察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MOO)对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以及3个MOO组[0.7、1.4、2.8 g/(kg·d)],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造模前各组进行相应处理:假手术组和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给予10 m L/kg双蒸水,3个MOO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药液10 m L/kg,实验结束后取出大鼠子宫,并检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高能磷酸化合物(HEP)的水平。结果:与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比较,MOO 0.7 g/(kg·d)组、MOO 1.4 g/(kg·d)组、MOO 2.8 g/(kg·d)组SOD水平升高,而MDA水平降低(P<0.05);MOO 0.7g/(kg·d)组、MOO 1.4 g/(kg·d)组、MOO 2.8 g/(kg·d)组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总腺嘌呤核苷酸(TAN)水平升高(P<0.05)。3个MOO组SOD、MDA、ATP、ADP、AMP、TAN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O对子宫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能够改善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和能量代谢有关。
- 王志红程亮星王武亮王芳徐臻王冰张海玲耿介方莹
- 关键词:巴戟天寡糖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 肝癌缺失基因1对人卵巢癌细胞OVCAR-3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初步探讨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cancer 1,DLC1)对人卵巢癌细胞株OVCAR-3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EGFP-C3-DLC1转染人卵巢癌OVCAR-3细胞后,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DLC1mRNA和蛋白的表达。MTT法、FCM法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评价DLC1基因转染前后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黏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kinase,FAK)和c-Jun氨基末端蛋白激酶(c-Jun NH2-terminalprotein kinase,JNK)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成功转染pEGFP-C3-DLC1后,OVCAR-3细胞中可检测到DLC1mRNA和蛋白的稳定表达。稳定转染DLC1基因后,OVCAR-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受到明显抑制,而且停滞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转染DLC1基因后的OVCAR-3细胞中p-FAK(Y925)和p-JNK(Thr183/Tyr18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LC1基因转染OVCAR-3细胞后可能通过下调p-FAK(Y925)和p-JNK(Thr183/Tyr185)蛋白表达水平,使OVCAR-3细胞停滞于G0/G1期,从而抑制OVCAR-3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
- 史惠蓉张海玲吴开元刘惠娜
- 关键词:转染细胞运动
- DLC1对人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1(DLC1)基因对卵巢癌细胞HO-8910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DLC1 cDNA转染HO-8910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DLC1、FAK、FAK-Y925蛋白的表达,MTT法、划痕实验测定转染前后HO-8910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DLC1 cDNA转染成功细胞中表达DLC1蛋白,FAK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FAK-Y92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TT法、划痕实验结果显示,DLC1 cDNA转染后HO-8910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 DLC1 cDNA导入细胞后可能通过下调FAK-Y925磷酸化水平,可抑制卵巢癌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
- 张海玲史惠蓉
- 关键词:卵巢肿瘤增殖迁移
- 宫腔镜在复发性早期流产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通过宫腔镜检查探讨宫腔及输卵管异常在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中的发病情况。方法对400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及345例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结果在复发性早期流产患者组中发现宫腔形态异常80例,其中宫腔粘连64例,子宫纵隔12例,双子宫2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输卵管阻塞18例。结论宫腔形态异常及输卵管阻塞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建议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常规行宫腔镜检查。
- 张海玲张玉雪王冰杜洁华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宫腔镜检查宫腔粘连
- 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和盆底神经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11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电刺激生物反馈,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盆底肌力、盆底功能、盆底神经肌电生理指标,以及干预期间功能性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20(PFDI-20)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FIQ-7、PFDI-20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的上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盆底肌10 s慢肌收缩平均值、60 s慢肌收缩平均值、快肌收缩最大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10 s慢肌收缩平均值、60 s慢肌收缩平均值、快肌收缩最大值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功能性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盆底肌电生理指标和盆底功能。
- 刘兴冉张海玲李爱敏梁艳
- 关键词: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功能肌力神经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