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杨君
-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ZHX2-GST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2012年
- 目的:构建编码ZHX2-GST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对融合蛋白(ZHX2-GST)进行鉴定。方法:RT-PCR提取正常肝组织的RNA,然后扩增出ZHX2基因cDNA全长,克隆至含有GST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1中,转化到Ecoli.BL21(DE3),IPTG诱导大肠杆菌表达ZHX2-GST蛋白,电泳分离鉴定。结果: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ZHX2cDNA序列正确,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分子量118ku,与ZHX2-GST分子量相符。结论:成功构建了编码ZHX2基因的ZHX2-GST原核表达载体,融合蛋白可用于临床及实验研究。
- 杜杨君文剑明吕自力
- 关键词:ZHX2融合蛋白原核表达
- Maspin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非典型)和子宫内膜癌中Maspin和Ki67的表达、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spin和Ki67在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4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非典型)和72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中,Ki67表达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殖症(P=0.043;P=0.020),Maspin表达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增殖症(P<0.05);Ki67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和分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Maspin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Maspin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r=0.231,P=0.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Maspin和Ki67的表达提示两者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因子。
- 宁海丹杜杨君梁科庆温伟莫秋荣
- 关键词:MASPINKI67子宫内膜癌免疫组织化学
-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与maspin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研究扭曲蛋白Twist和maspin在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典型子宫内膜增生、40例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8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maspin的表达。结果:在典型子宫内膜增生、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maspin阳性率分别为10%、37.5%和52.5%,12.5%、42.5%和43.8%。Twist在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与组织学分级、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和maspin没有显著相关(r=0.322,P=0.056)。结论:在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Twist和maspin蛋白表达不同,表明它们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展中的潜在功能,可能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有关。
- 莫秋荣赵苑池杜杨君梁云彩郑照花甘精华
- 关键词:TWISTMASPIN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样腺癌
- 山莨菪碱对小鼠CO中毒的保护及解救作用研究
-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小鼠的保护和解救作用。方法:1.山莨菪碱对小鼠CO中毒性缺氧耐受性实验:给小鼠注射山莨菪碱、盐酸纳洛酮和生理盐水后放入CO环境中计录其存活时间。2.山莨菪碱对CO中毒小鼠的解救实
- 丁强官旭文杜杨君谭仲秋李小凤韦苇蔡海延陆青灵肖海萍张欧阳洁
- 关键词:纳洛酮山莨菪碱
- 文献传递
- 阿司匹林触发消退素D1在大鼠动脉吻合口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触发消退素D1(AT-RvD1)在大鼠动脉吻合口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6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18只、药物组(AT-RvD1)18只、抑制剂组(AT-RvD1+MRT-67307)12只,假手术组仅显露血管,余3组采用右颈总动脉离断后吻合、左颈总动脉结扎术构建吻合口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骨桥蛋白(OP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TANK结合激酶1(TBK1)、p-NF-κB,OPN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外径、外膜、平滑肌层、内膜厚度显著缩小[(1.70±0.19)mm vs(2.60±0.10)mm,(85.93±17.34)μm vs(189.36±9.64)μm、(50.12±5.16)μm vs(143.38±10.48)μm、(34.09±6.77)μm vs(98.41±8.97)μm,P<0.05],而管腔内径显著增大[(575.78±21.15)μm vs(541.56±36.79)μm,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α-SMA、p-TBK1显著下调,OPN、Ki-67、p-NF-κB及炎性因子表达显著升高(P<0.05)。药物组血管平滑肌细胞结构连续、有序,Ki-67、OPN及炎性因子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抑制剂组OPN、p-NF-κB及炎性因子表达显著高于药物组(P<0.05)。结论AT-RvD1可抑制动脉吻合口瘤形成、发展,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有关。
- 韦成聪朱贞洁马巧蓉周志宇覃灵燕杜杨君
- 关键词:阿司匹林骨桥蛋白质肌动蛋白类吻合术
- ZH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与肝细胞癌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 吕自力冯振博陈伟露陈其军魏晶晶杜杨君莫伟嘉韦康来农华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研究项目为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728057.项目名称:ZH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与肝细胞癌复发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该项目为广西消化系统常见癌肿发生和发展机制的基础研究。...
- 关键词:
-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培养基因表达
- ZHX2、P53与survivin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意义及相关性
- 目的: 研究转录抑制因子ZHX2、P53及survivin在多种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及三者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ZHX2、P53、survivin在36例食管癌、38例胃癌、54例结直肠癌、42例肺癌...
- 杜杨君
- 关键词:肿瘤发生
- 子宫内膜癌中的Bmi-1表达及其与hTERT的关系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研究Bmi-1、hTERT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05例子宫内膜癌、4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mi-1、hTERT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Bmi-1、hTERT阳性率分别为86.7%、55%和25%,94.3%、72.5%和5%。Bmi-1在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中,Bmi-1与浸润深度、血管浸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与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和血管浸润相关(P<0.05)。Bmi-1和hTERT呈正相关(P<0.01)。结论:Bmi-1和hTERT共同参与子宫内膜病变的恶性转化,联合检测Bmi-1和hTERT对早期判断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价值。
- 覃睿甘精华杜杨君陈晓赵苑池梁云彩农文政
- 关键词:BMI-1HTERT子宫内膜癌
- 肝细胞癌中ZH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增强AFP的表达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锌指和同源框2(ZH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表达与血清AFP水平的关系,分析AFP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以0.5、1.0及5.0μmol/L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脱氧胞苷(5-Aza-Dc)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用药前后ZHX2及AFP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肝细胞癌组织38例中ZHX2基因启动子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血清AFP水平的关系。结果 HepG2可见少量ZHX2 mRNA扩增,未检测到ZHX2蛋白表达,而AFP却高表达;应用终浓度为1.0μmol/L和5.0μmol/L的5-Aza-Dc处理肝癌细胞6 d,ZHX2表达明显增加,而AFP却表达下调。血清AFP高于25 ng/mL肝细胞癌组织中ZHX2启动子甲基化51.6%,明显高于血清AFP小于25 ng/mL组(P<0.05)。结论 ZHX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AFP基因的表达有关。
- 吕自力杜杨君文剑明
- 关键词:HEPG2细胞甲胎蛋白甲基化
-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Bmi-1、C-myc的表达及相关性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Bmi-1、C-myc在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9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4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Bmi-1、C-myc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Bmi-1、C-myc阳性率分别为83.3%和55%,78.9%和72.5%。子宫内膜样腺癌中,Bmi-1和C-myc均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血管浸润、雌激素和孕激素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和C-myc呈正相关(r=0.029,P=0.006)。结论: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Bmi-1和C-myc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Bmi-1和C-myc对早期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诊断和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覃睿甘精华杜杨君陈晓莫秋荣梁云彩农文政
- 关键词:BMI-1C-MYC子宫内膜样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