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苑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干旱气象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运行方式对潜流人工湿地氧分布及脱氮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为了探究运行方式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影响,分别采用了连续运行和不同落干时间的间歇运行方式处理生活污水。通过对比分析各方式下湿地床体溶解氧的空间分布来揭示脱氮效果差异。结果表明,间歇运行方式对湿地床体中上层有较明显复氧作用,落干时间的延长可以增强复氧效果;间歇运行方式下湿地的硝化和反硝化能力均要强于连续运行方式,其中硝化反应强度随着湿地氧环境的改善而提高,总氮的去除率与硝化反应强度呈正相关关系,但是间歇运行不同落干时间下反硝化能力没有显著差异,硝化反应强度是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脱氮的限制因素。
- 周斌宋新山王宇晖王苑严登华
- 关键词: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连续运行溶解氧脱氮效果
- 基于Markov模型分析黄淮海中东部地区540年来的旱涝演变特征被引量:7
- 2013年
- 研究黄淮海中东部地区的旱涝演变过程对于揭示其变化规律,实施灾害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收集黄淮海中下游16个代表站541年的早涝状态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利用Markov模型获得不同早涝状态发生的稳定概率、期望持续时间、重现时间、各旱涝状态转向干旱状态的平均持续时间,以及旱涝事件1-3年的转移概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长期以来总体上以偏旱和干旱多发为主;黄河流域中游具有干旱多发、连发特征,海河流域次之,淮河流域具有洪涝多发、连发的特征;唐山、保定、石家庄、天津、北京以及郑州存在干旱、洪涝连发特征,但总体上干旱重于洪涝;榆林、延安、临汾、太原、西安更易发生2年以上的连旱,而洪涝不易连发;阜阳、蚌埠、菏泽和临沂易发洪涝和旱涝急转。
- 宋新山严登华王宇晖王苑
- 关键词:MARKOV模型持续时间
- 多重干湿交替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土壤干湿交替对于土壤有机碳循环,土壤矿化作用和微生物生长代谢有重要影响。文章以表层土(0~20 cm)为受试土壤,通过室内孵育试验,模拟自然的干湿交替循环,同时设置恒定含水量的对照试验,重点研究了缓慢干旱和快速复水的处理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变化趋势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与恒定含水量的对照组相比,多重干湿交替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矿化作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在复水后的24 h内迅速增加,4个干湿周期使得总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平均增加了50%左右。土壤中部分溶解性有机碳在复水后被微生物利用,降低幅度为10%~20%。但是在没有外源碳供给的情况下,4个干湿交替使得土壤总有机碳较原始水平降低了21%。
- 王君宋新山王苑
- 关键词:土壤呼吸作用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
- 基于微脉冲激光雷达的上海浦东地区不同强度霾研究被引量:22
- 2013年
- 利用微脉冲激光雷达(MPL)对上海浦东2008年12月1日至2010年11月31日期间连续观测的霾期间气溶胶的消光特性进行分析,讨论了上海浦东地区不同强度霾和无霾时气溶胶的垂直分布日变化与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重、中度霾的气溶胶主要分布在500m以下,小时平均消光系数值在0~1.2km-1范围内波动;轻度霾及轻微霾时段,小时平均消光系数波动范围约在0~0.5km-1;无霾时段小时平均消光系数波动范围约在0~0.2km-1;中-重度霾时段消光系数春〉冬〉夏〉秋;夏季低层大气消光较大,春季高层大气消光较大,冬秋两季随高度增加消光逐渐减小;夏冬两季较易发生中、重度霾.
- 王苑耿福海陈勇航贺千山张华潘鹄毛晓琴
- 关键词:气溶胶激光雷达消光系数
- 干湿交替对土壤氮循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土壤可能会频繁经历干湿交替过程,对土壤氮素转化可能产生潜在的重要影响.采用实验室培养研究半原状土壤在多重干湿交替循环过程中土壤氮素的含量变化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硝态氮量具有显著...
- 王苑郑莹莹宋新山
- 关键词:土壤养分氮循环酶活性干湿交替
- 文献传递
- 基于气溶胶光学特性垂直分布的一次浮尘过程分析被引量:19
- 2014年
- 为了进一步认识上海地区浮尘污染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地面微脉冲激光雷达(MPL)和CALIPS0星载激光雷达对2009年10月19日远程输送到上海的一次典型浮尘过程的气溶胶光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浮牛过程气溶胶层主要存在于2km以下低空中,气溶胶后向散射系数范围0-0.015km^-1·sr^-1,MPL消光系数范围0-0.32km^-1.浮尘过程中消光系数先增加后降低,气溶胶层不断抬升.浮尘天气2km以下大气中存在大量小粒径气溶胶颗粒,而0-0.5km近地面则以颗粒较大的气溶胶为主;2-10km大气中仅存在少量不规则气溶胶,其中4-6km高度范围的大气由不规则气溶胶和规则气溶胶混合组成,球型和非球型粒子均存在.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532nm总后向散射系数和MPL归一化相对后向散射系数的垂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CALIPSO和MPL获得的消光系数垂直分布均随着高度增加而减少,但消光系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较全面客观地对上海地区浮尘天气进行观测.
- 王苑邓军英史兰红陈勇航张强王胜徐婷婷
- 关键词:浮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微脉冲激光雷达
- 基于地面微脉冲激光雷达的上海冬季霾强度及高度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2009—2013年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筛选出非霾和不同强度霾的影响时次,采用能见度与消光系数的定量关系和冬季波长系数对微霾冲激光雷达反演修正得到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分析了上海地区气溶胶在垂直高度上的集中范围,当地面出现轻微霾、轻度霾、中度霾、重度霾时气溶胶分别主要集中于近地面0.81、0.49、0.41、0.40 km以下,非霾时气溶胶主要集中在近地面1.35 km以下;在此基础上,根据判别不同强度霾的能见度标准和能见度与消光系数的定量关系,将能见度换算为消光系数,再对微脉冲激光雷达反演消光系数进行修正,从而判断高空霾的强度及所处的高度;另外还探讨了云对产生重度霾的影响、降水与中度霾和重度霾的关系以及颗粒物质量浓度与不同强度霾的关系,发现48.53%的重度霾是受云影响而产生的,37.11%中度霾发生前后伴有降水现象,51.14%的重度霾发生前后伴有降水现象,非霾、轻微霾,轻度霾、中度霾、重度霾期间的颗粒物浓度和细颗粒物占的比例依次增大.
- 庄雯雯贺千山王军陈勇航冯帆王秀珍张华马骁骏王苑
- 关键词:激光雷达气溶胶消光系数颗粒物降水
-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条件优化被引量:3
- 2011年
- 在上海境内苏州河污染较严重的武宁路段和浙江路段采取水样,对其进行反硝化菌的专性筛选及条件优化,得到菌种N-4。结果表明:N-4菌反应最佳初始pH值为7.5,最适宜的温度为30℃,最佳接种量为20%,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在最优条件下,16 h内反硝化的最佳降解率为87.6%。经16S rDNA序列鉴定N-4菌为克雷伯氏菌属的解鸟氨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rnithinolytica),革兰氏染色呈阴性。
- 魏俊虎赵晓祥王苑
- 关键词:环境学好氧反硝化
- 干湿交替对土壤碳库和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54
- 2014年
- 水分是影响土壤活性碳库和惰性碳库周转过程的主导因子,而土壤有机碳的周转速率会对气候变化造成潜在的重要影响。以农田水稻土为供试土壤,通过培育试验研究了干湿交替过程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并利用两库叠加模型对土壤不同碳库及其降解动力学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干湿交替激发了土壤呼吸,增加了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三次湿润过程对土壤呼吸的激发量分别为119.3%、159.5%和87.3%,激发效应随干湿交替频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多次干湿交替后,土壤累积CO2释放量低于恒湿土壤,湿润所引起的激发的矿化量不足以弥补干旱期降低的矿化量。在湿润的数小时内,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干湿交替提升了土壤活性碳库的降解速率,降低了惰性碳库的降解速率,湿润后土壤活性碳库显著增加。多次干湿交替降低了土壤真菌/细菌比,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细菌成为优势种群。
- 王苑宋新山王君严登华王宇晖周斌
- 关键词:干湿交替土壤呼吸土壤微生物
- 干湿交替对土壤氮循环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土壤可能会频繁经历干湿交替过程,对土壤氮素转化可能产生潜在的重要影响。采用实验室培养研究半原状土壤在多重干湿交替循环过程中土壤氮素的含量变化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土壤硝态氮量具有显著...
- 王苑郑莹莹宋新山
- 关键词:干湿交替土壤含水率氮素转化土壤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