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天清

作品数:1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挡板
  • 3篇椅子
  • 3篇丝杆
  • 3篇汽车
  • 3篇球面
  • 3篇驱动型
  • 3篇轮胎
  • 3篇螺旋副
  • 3篇螺旋体
  • 3篇机械手
  • 3篇扳手
  • 3篇备胎
  • 3篇车架
  • 3篇冲压
  • 2篇肘部
  • 2篇座椅
  • 2篇误差反向传播
  • 2篇螺母
  • 2篇螺旋槽
  • 2篇结构类型

机构

  • 15篇华侨大学

作者

  • 15篇郑天清
  • 14篇顾立志
  • 9篇冯凯
  • 8篇魏盛军

传媒

  • 1篇锻压技术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ED灯泡底座成型模具组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LED灯泡底座成型模具组,由四套模具组成,分别系冲孔-冲裁复合模具、正拉深-反拉深复合模具、分度压印模具和整形模具,每套模具独立完成本工序所要求的工作。其中,冲孔-冲裁复合模具和正拉深-反拉深复合模具这...
顾立志郑天清冯凯
文献传递
汽车备胎自动更换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备胎自动更换系统,其包括有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备胎的夹持与移出机构、轮胎的移位机构以及智能扳手,其中,该夹持与移出机构安装于车架上侧,该移位机构安装于车架下侧,该车架上设置有一连接杆,上述智能扳手安装于...
顾立志冯凯郑天清
文献传递
一种金刚石串珠绳分类与汇总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刚石串珠绳分类与汇总器,所述金刚石串珠绳分类与汇总器包括一中心圆,从中心圆向外依次设至少一制造工艺类型环、至少一结构类型环以及至少一锯切对象类型环,且所述至少一制造工艺类型环、至少一结构类型环以及至少一锯...
顾立志魏盛军冯凯郑天清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球面螺旋副的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球面螺旋副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一球螺旋体、一机架机构、一旋转轴、二卡爪、二夹持梁以及二连杆,所述球螺旋体设置在机架机构内,所述旋转轴连接至球螺旋体底部,所述机架机构沿球螺旋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圆...
顾立志冯凯魏盛军郑天清
文献传递
P463LZ-1型LED灯散热体冲压成形误差建模及其四级级进模具技术研究
近年来在全球民众节能意识的高涨与相对较高的电价下,建筑、商业应用领域等持续导入LED灯照明,LED灯照明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散热体作为解决LED灯散热问题的关键部件,其决定着LED灯的使用寿命,其相关的设计与制造至...
郑天清
关键词:误差反向传播算法LED灯冲压成形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LED散热体冲压成形尺寸和形状的误差数学模型建立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建立发光二极管(LED)散热体冲压成形尺寸和形状误差数学模型.阐述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求解误差数学模型的具体过程.针对某具体LED散热体产品,基于其相关的仿真数据与设计的MATLAB程序,求解出该LED散热体尺寸和形状误差数学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实验的壁厚分布值与文中数学模型预测的壁厚分布值走势整体吻合,局部偏差不大;所建立的LED散热体冲压成形尺寸、形状误差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郑天清顾立志
关键词:误差反向传播发光二极管壁厚
汽车备胎自动更换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备胎自动更换系统,其包括有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备胎的夹持与移出机构、轮胎的移位机构以及智能扳手,其中,该夹持与移出机构安装于车架上侧,该移位机构安装于车架下侧,该车架上设置有一连接杆,上述智能扳手安装于...
顾立志冯凯郑天清
文献传递
一种金刚石串珠绳分类与汇总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金刚石串珠绳分类与汇总器,所述金刚石串珠绳分类与汇总器包括一中心圆,从中心圆向外依次设至少一制造工艺类型环、至少一结构类型环以及至少一锯切对象类型环,且所述至少一制造工艺类型环、至少一结构类型环以及至少...
顾立志魏盛军冯凯郑天清
文献传递
汽车备胎自动更换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备胎自动更换系统,其包括车架、安装于车架上的备胎的夹持与移出机构、轮胎的移位机构以及智能扳手,其中,该夹持与移出机构安装于车架上侧,该移位机构安装于车架下侧,该车架上设置有一连接杆,上述智能扳手安装...
顾立志冯凯郑天清
文献传递
基于四级冲压新工艺的LED散热体级进模具技术研究设计
2015年
通过分析LED散热体的结构、尺寸及特性要求与冲压成形工艺特征,将传统八级冲压成形工艺变革为四级冲压新工艺——拉深、反拉深、冲孔与反拉深、落料与缩口;基于DYNAFORM仿真软件,将上道工序的计算结果传递到下道工序的模拟计算中,对新工艺的4道工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成形零件厚度分布为1.985-2.451 mm,无拉裂现象,部分位置有起皱,但不影响其外观效果,最终的成形情况满足零件技术要求,四级冲压成形新工艺可以取代传统八级工艺。基于四级冲压新工艺,制定了四级工艺排样图;分析解决了四级级进模具的设计难点;设计了四级级进模具结构图,阐述了四级级进模具的工作原理;从理论上为企业对该零件的生产制造提供参考,以提高该零件的生产效益等。
郑天清顾立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