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浩
-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黑曲霉内、外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通过酶法将天然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内切型-β-葡聚糖酶、外切型-β-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三种组分的协同作用才能把纤维素分子降解成葡萄糖。内切葡聚糖酶作用于纤维素长链分子的内部,将长纤维切成短纤维,外切...
- 倪浩
- 关键词: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克隆表达巴斯德毕赤酵母黑曲霉
- 文献传递
- 碳源和氮源对黑曲霉分泌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nl-1)为产酶菌种,研究了碳源和氮源对β-葡萄糖苷酶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麸皮为最好的碳源,适宜的使用量为4%;(NH4)2SO4、蛋白胨分别为较佳的无机氮源和有机氮源,由无机氮与有机氮组成的复合氮源更有利于β-葡萄糖苷酶分泌,其适宜比例为0.2%(NH4)2SO4和3.19%蛋白胨。通过碳源、氮源的优化,β-葡萄糖苷酶活力达到4.82 U/mL。
- 赵林果游丽金倪浩宗雅冬余世袁
-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碳源氮源黑曲霉
- 补料发酵法制备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研究了黑曲霉制备β-葡萄糖苷酶液态发酵过程中添加麸皮和纤维二糖的补料工艺。补料量及补料次数影响着β-葡萄糖苷酶的分泌。经过四次补加1%无菌麸皮干粉,发酵液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由未补料的1.72 U/mL增加到5.07 U/mL,提高了近3倍。而且,添加麸皮浸提液能达到同样效果。采用分批补料工艺产酶时,初始浓度为3%的麸皮用量比较适宜,其蛋白含量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力均为最高,分别达到0.69mg/mL和7.00 U/mL。在补料总量和补料次数相同的情况下,以递减方式补料效果最好,产酶达7.34 U/mL。补加纤维二糖对β-葡萄糖苷酶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在接种培养48h时补加0.2%纤维二糖比较适宜。研究表明,分批补料发酵有利于黑曲霉分泌β-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很好的提高酶产量的方法。
- 赵林果王平倪浩宗雅冬余世袁
-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分批补料发酵黑曲霉
- 黑曲霉分泌β-葡萄糖苷酶过程中pH值的调控被引量:10
- 2008年
- 研究了初始pH值对黑曲霉合成β-葡萄糖苷酶的影响,并对产酶过程中pH值进行了人工调控。结果表明,利用黑曲霉合成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初始pH值为5.0;使用氢氧化钠稀溶液能有效地对产酶过程中的pH值进行调控;将产酶期的pH值控制在4.0左右时,有利于β-葡萄糖苷酶的分泌,发酵120 h,酶活力能达到6.12 U.mL-1,大大高于调控前的酶活力。对黑曲霉合成β-葡萄糖苷酶工艺的制定及提高β-葡萄糖苷酶的产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赵林果王平宗雅冬倪浩余世袁
- 关键词:Β-葡萄糖苷酶PH值发酵黑曲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