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含笑

作品数:7 被引量:9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5篇细颗粒
  • 5篇细颗粒物
  • 5篇颗粒物
  • 4篇数值模拟
  • 4篇超细颗粒
  • 4篇超细颗粒物
  • 4篇值模拟
  • 2篇双流体
  • 2篇双流体模型
  • 2篇流体模型
  • 1篇低碳
  • 1篇低碳规划
  • 1篇低碳设计
  • 1篇电极
  • 1篇电极系统
  • 1篇电站
  • 1篇烟气
  • 1篇烟气净化
  • 1篇烟气净化技术
  • 1篇生命周期评价

机构

  • 7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宁波钢铁有限...
  • 1篇中国能源建设...

作者

  • 7篇刘含笑
  • 4篇刘忠
  • 4篇李怀亮
  • 4篇邢振中
  • 1篇胡满银
  • 1篇朱前林
  • 1篇赵举贵
  • 1篇赵莉
  • 1篇刘斌
  • 1篇胡志光
  • 1篇刘小伟
  • 1篇冯新新
  • 1篇张卫锋
  • 1篇王乐

传媒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水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湍流聚并器流场和颗粒运动轨迹模拟被引量:78
2012年
颗粒物聚并技术是强化对超细颗粒粉尘收集的有效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对聚并器内流场和颗粒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流场模拟的结果表明,聚并器内的涡发生装置可以产生不同尺度的涡,为超细颗粒的碰撞聚并创造了条件。分别在不同流速、不同粒径以及有无荷电的情况下模拟颗粒在聚并器内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流速越大,颗粒受湍流影响越大,发生碰撞聚并的几率也就越大;大颗粒受湍流影响较小,小颗粒较容易受到湍流的影响,从而大小颗粒之间发生明显的相对运动,增大碰撞聚并几率;荷电可以使粒子间的引力明显增强,使湍流对粒子运动的影响更明显,有效地增加粒子的碰撞几率。
刘忠刘含笑冯新新张卫锋李怀亮邢振中
关键词:超细颗粒物流场数值模拟
基于LCA方法的光伏产品碳足迹量化评价与低碳设计被引量:2
2024年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最大的碳排放源,承受着巨大的减排挑战。由于光伏技术对我国电力行业实现零碳转型至关重要,针对光伏产品开展直观、全面的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光伏产品碳足迹评价的标准、发展过程以及评价体系和方法,比较了基于投入产出法、生命周期法和IPCC清单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详细分析了LCA方法在我国光伏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应用流程和计算方法。研究依据原材料供给、能源输入输出、运输、建设、安装、调试、运营维护等主要研究边界,将系统边界划分为上游、核心和下游3个环节,并解释了下游是否纳入碳评价的情景。综述了产品类型、用能结构、工艺流程、减排技术等因素对光伏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光伏产品碳足迹评价在方法论、成本、技术、政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讨论了光伏与其他新能源在技术、经济、环境效益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上游光伏组件制备过程资源需求种类多、碳排放量占总量的80%以上。基于潜在问题,阐述了未来针对光伏产业进行基于低碳设计的绿色转型发展方向与建议,以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为典型的能源转型是实现各国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手段。
刘含笑刘含笑朱前林周烨朱海舰刘小伟刘小伟孙立
关键词:光伏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
燃煤超细颗粒物涡聚并数值模拟
燃煤电站是超细颗粒物的最主要的集中排放源。颗粒物聚并技术是强化对超细颗粒粉尘收集的有效方法。模拟聚并器内超细颗粒物的团聚过程关键是对湍流聚并机理的研究。   本文基于FLUENT软件对聚并器内流场和颗粒轨迹进行了数值模...
刘含笑
关键词:超细颗粒物数值模拟燃煤电站
超细颗粒物聚并模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0
2012年
聚并器内超细颗粒物的聚并形式主要有热聚并、库仑聚并、布朗聚并和湍流聚并.采用湍流双流体模型和颗粒群平衡模型(PBM)进行耦合,对不同机理的聚并机理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聚并器内湍流聚并起最主要作用,布朗聚并和热聚并对湍流聚并增强较小,可以忽略;库仑聚并对于湍流聚并提高明显,因此,可以考虑在聚并器前对颗粒预荷电,提高颗粒聚并效果;在电站实际烟温条件下,热聚并效果是明显的,因此在电站实际运行中热聚并作用也需考虑在内.
刘忠刘含笑冯新新李怀亮邢振中
关键词:超细颗粒物数值模拟
超细颗粒物湍流聚并理论与数值模拟
本文构建了湍流聚并器内超细颗粒物聚并模型,引入全范围惯性颗粒的湍流聚并核函数,将双流体模型和颗粒群平衡模型(PBM)进行耦合计算,采用分区算法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将计算结果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有效的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
刘忠刘含笑李怀亮冯新新邢振中胡满银高香林
关键词:双流体模型数值模拟
水泥行业CO_(2)排放特征及治理技术研究
2023年
本文系统梳理分析了水泥不同种类和各工序的CO_(2)排放特征,其中,工艺、燃料直接CO_(2)排放占比达90%,与物料中碳酸盐的含量正相关,与燃料发热量和利用率负相关,电力间接CO_(2)排放占比约10%,特种水泥由于减少了碳酸盐分解造成的碳排放,总体碳排放量较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可分为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磨三个阶段,工艺和燃料CO_(2)排放主要发生在熟料煅烧阶段,其尾气中CO_(2)浓度一般在11%~29%。研究分析了碳替代/碳捕集等控碳技术、CO_(2)资源化利用技术。水泥厂碳替代主要是原料替代、熟料或水泥替代、燃料替代等,可分别实现减碳10%、25%~50%和30%以上;碳捕集主要有富氧燃烧和烟气CO_(2)捕集,水泥窑富氧燃烧技术有全氧燃烧和分解炉全氧燃烧技术两种。捕集技术主要采用化学吸收法、固体吸附法;在CO_(2)综合利用方面,针对水泥厂的特殊应用场景,矿化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如采用混凝土养护技术,制备高附加值的微纳米碳酸钙等。
刘含笑刘含笑胡运进吴洪义薛建仓张壬寅崔盈单思珂王乐
关键词:水泥行业低碳规划
双极荷电强化微细颗粒物聚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荷电强化微细颗粒物聚并装置,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适用于亚微米超细颗粒除尘。电极系统置于锅炉出口的烟气通道内,矩形的阴极板和阳极板互相平行交替相间把烟气通道分隔成多个正电晕通道和负电晕通道的子通道,放...
刘忠饶研子胡志光胡满银赵莉刘斌刘含笑冯新新李怀亮邢振中赵举贵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