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桂玲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微生物
  • 2篇土壤
  • 2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多克隆
  • 1篇多克隆抗体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原核表达
  • 1篇中度嗜盐菌
  • 1篇施用
  • 1篇嗜盐
  • 1篇嗜盐菌
  • 1篇梭梭
  • 1篇土壤微生物量
  • 1篇区系
  • 1篇区系研究
  • 1篇重组融合蛋白
  • 1篇微生物多样性
  • 1篇微生物量
  • 1篇微生物区系

机构

  • 4篇石河子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4篇张桂玲
  • 2篇庄丽
  • 2篇胡文革
  • 2篇徐智全
  • 1篇李卫红
  • 1篇占东霞
  • 1篇付伟超
  • 1篇孙书秒
  • 1篇康庄丽
  • 1篇郝凤霞
  • 1篇孙书妙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抗冻蛋白AFPⅢ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AFPⅢ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PCR、单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结果。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将融合蛋白纯化后,免疫6-7周龄的小白鼠,制备AFPⅢ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验抗体特异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多克隆抗体滴度。成功地构建了AFPⅢ的原核表达载体,经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得到较纯的相对分子质量约26 000 Da的融合蛋白,免疫小白鼠后得到多抗血清,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此多克隆抗体与AFPⅢ蛋白特异性结合。该试验为进一步研究AFPⅢ在转基因鱼中的定点表达以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郝凤霞胡文革付伟超康庄丽张桂玲
关键词:抗冻蛋白原核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纯化抗体
荒漠土壤植被改造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稀释平板记数法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自然荒漠地、人工植被改造地以及二者的过度带3块不同程度盐碱地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进行分析,研究地表植被与土壤微生物区系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荒漠土壤改造过程中,植物种类增加,植被多样性总体水平提高。3类微生物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细菌和放线菌在30 cm以下的深层土壤中增量较大;真菌有由中层向表层和深层迁移的趋势;真菌/细菌(B/F)值增加了2倍。从微生物角度来评价,表明种植耐盐植物(柽柳、梭梭)作为盐碱地改良的一项有效措施能够很好的改良荒漠土壤。但是各类微生物数量都没有明显的数量级上的增加,说明植被对荒漠土壤的改良作用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
张桂玲胡文革庄丽孙书妙徐智全
关键词:荒漠土壤微生物区系
施用中度嗜盐菌盐碱地棉田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本试验以一株从新疆艾比湖分离的中度嗜盐菌Bacillus sp.XJ1-05为材料,采用摇瓶培养方式,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菌株的生长特点和最佳培养条件。在此基础上,首次将该菌株施用于轻度盐碱化棉花地...
张桂玲
关键词:中度嗜盐菌细菌群落微生物多样性
梭梭保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量的关系被引量:4
2010年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为研究对象,研究其CAT,POD和SOD活性变化,分析梭梭生境土壤含水量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在天然样地、交错带样地、人工样地中,交错带样地细菌和放线菌含量最高,说明该区域内土壤微生物活跃。从人工梭梭到交错带梭梭再到天然梭梭,POD活性没有显著变化,CAT和SOD活性逐渐降低,说明人工种植的梭梭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适应该区域干旱环境,并逐渐转化为天然梭梭。通过研究发现,人工种植梭梭对梭梭群落恢复和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孙书秒庄丽李卫红张桂玲徐智全占东霞
关键词:交错带保护酶土壤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