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7篇糖尿病患者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7篇病患
  • 6篇2型糖尿病患...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护理
  • 2篇血糖
  • 2篇胰岛素注射
  • 2篇生活质量
  • 2篇自我
  • 2篇自我调节
  • 2篇看图对话
  • 1篇低血糖
  • 1篇短期胰岛素泵...
  • 1篇信度
  • 1篇信效度

机构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张福莲
  • 6篇邢秋玲
  • 4篇王春梅
  • 2篇李静
  • 1篇潘从清
  • 1篇闫雪
  • 1篇张华
  • 1篇梁慧敏

传媒

  • 3篇天津护理
  • 2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华护理教育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疾病感知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感知和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感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选取天津市某三甲医院的21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感知总分为(42.59±9.98)分,得分最高的条目是疾病持续时间,得分最低的条目是经受疾病症状和情绪影响。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32.59±14.38)分,一般饮食维度得分最高,足部护理维度得分最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疾病的认识理解越多以及自我控制感越强的患者具有更好的自我管理行为(β值分别为0.264和0.223,P<0.0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其自我管理行为更差(β=-0.177,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中等偏高的负性疾病感知,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差异较大,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感知,针对其自我管理行为的薄弱环节展开相应的健康教育。
韩明月张福莲张华韩旭王春梅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管理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和生活质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比较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和生活质量的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2至8月于天津市三家三级医院内分泌科就医的T1DM(21例)和T2DM(2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6例(53.8%),女134例(46.2%),年龄(55.12±9.54)岁。对纳入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低血糖恐惧-忧虑量表(CHFSII-WS)、健康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和世界卫生组织五项身心健康指标(WHO-5)。计量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 Wallis H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T1DM与T2DM患者低血糖频次及低血糖类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648,P<0.05;χ^(2)=118.856,P<0.05)。T1DM与T2DM患者CHFSⅡ-WS、WHO-5、SF-36中的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F)、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健康变化(HT)维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历不同类型低血糖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在CHFSⅡ-WS、SF-36的PF、SF、HT维度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分型、WHO-5评分、性别、精神健康、定期监测血糖、经济情况为低血糖恐惧感的独立影响因素(偏回归系数为-1.621、0.027、0.407、-0.010、0.479、-0.226,均P<0.05)。结论T1DM患者的低血糖频率、严重程度和恐惧感程度比T2DM患者更高。低血糖在增加低血糖恐惧感的同时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穆纯许洪梅包頔张福莲翟仰魁邢秋玲
关键词:生活质量
基于授权理论的看图对话工具在初始胰岛素治疗患者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1、调查初始胰岛素治疗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疾病相关资料,为初始胰岛素治疗患者提供针对性糖尿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2、探讨基于授权理论的看图对话工具应用于初始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教育中,对患者授权能力、自我护理行为、...
张福莲
关键词:看图对话胰岛素注射自护行为患者教育
文献传递
步行运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疲劳症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步行运动干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疲劳症状的效果。方法对33例有疲劳主诉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糖尿病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步行运动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均有氧运动步数,并在干预前后用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对患者的疲劳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2型糖尿病患者疲劳总分(t=7.15,P<0.001)、躯体疲劳维度(t=8.26,P<0.001)和心理疲劳维度(t=4.50,P<0.001)的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干预后患者日均有氧运动步数(2807.30±855.29)高于干预前(30.27±4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8,P<0.001)。结论步行运动干预能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疲劳症状。
包頔张福莲邢秋玲
2型糖尿病患者疲劳现状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疲劳状况和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FI-20)和健康状况调查简表——精力维度对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自评式问卷调查.单因素分析中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二分类变量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分类变量采用F检验,疲劳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疲劳发生率为63.5%(134/211),MFI-20总分为(54.10±15.63)分,其中女性的疲劳程度(57.89±15.32)分,显著高于男性的(51.54±15.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49,P< 0.01).该量表3个维度中以躯体疲劳最高为(2.99±1.03)分,其次为心理疲劳(2.67±0.8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运动、餐后2h血糖、休息状况、脑血管并发症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数量是2型糖尿病患者疲劳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可累积解释总变异量的30.7%.结论 临床医务工作者应重视2型糖尿病患者疲劳症状的评估,可以通过指导患者适当的增加运动锻炼以缓解患者的疲劳症状,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
包頔张福莲邢秋玲
关键词:糖尿病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住院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接受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1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停用胰岛素泵治疗后首次测得的餐后2 h血糖、转日空腹血糖、带泵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情况。结果:干预组带泵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餐后2 h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空腹血糖,减少带泵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张福莲潘从清邓婷婷穆纯邢秋玲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泵集束化护理
中频治疗仪与优质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
2023年
目的观察中频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为提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2023年1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和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3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中频治疗仪治疗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常规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7,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反射、神经症状、感觉功能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和护理满意率为95.35%,高于常规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37,P<0.05)。结论中频治疗仪联合优质护理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春苓张福莲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频治疗仪神经功能
2型糖尿病病人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2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病后需要终身治疗,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发病率和致残率高.2型糖尿病会引起许多躯体症状,包括血糖异常本身的症状、并发症的症状和可能的心理反应[14].
张福莲李静王春梅
关键词:社会支持影响因素2型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提供参考方案。方法纳入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94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7例。干预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稳定率、疾病知识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血糖稳定率为95.74%、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3.62%,高于参照组的82.98%和7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低于参照组的1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86,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为(129.67±6.23)和(89.76±3.76)分,高于参照组的(113.65±5.73)和(84.23±5.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较好,利于患者血糖稳定,还可提升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率,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闫雪张福莲
关键词:糖尿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并发症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感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天津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2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感知总分为(42.59±9.98)分,患者的职业状态、文化程度、月经济收入、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情况是其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共解释疾病感知总变异的17.9%(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中等偏高的疾病感知,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关注不在职、文化水平低、经济水平低、伴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认知。
韩明月梁慧敏张福莲王春梅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