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下痢
  • 2篇下痢病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蛋白饲料
  • 1篇穴位
  • 1篇穴位照射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鉴定
  • 1篇饲料
  • 1篇牛病
  • 1篇牛病毒性
  • 1篇牛病毒性腹泻
  • 1篇牛病毒性腹泻...
  • 1篇牛病毒性腹泻...
  • 1篇自然病例
  • 1篇牧区
  • 1篇内蒙古牧区
  • 1篇酵母
  • 1篇酵母生产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 1篇内蒙古畜牧科...

作者

  • 3篇王蔷
  • 3篇糜克永
  • 3篇张雁滨
  • 2篇丁清泉
  • 2篇任向远
  • 2篇扎纳
  • 1篇董长坦
  • 1篇卢岩
  • 1篇夏秀琴
  • 1篇卢岩
  • 1篇张国芳
  • 1篇张恒顺

传媒

  • 2篇畜牧与饲料科...

年份

  • 1篇2010
  • 1篇1991
  • 1篇198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用酒厂废酵母生产5′-核苷酸的方法
一种利用酒厂废酵母生产5′-单核苷酸的方法。;它是通过增加酵母液中,酵母含量的浓度,延长NaOH与酵母液的作用时间,然后调pH值到4-5来使酵母核糖核酸充分裂解的。在核苷酸的分离过程中,利用一种制剂将核苷酸分成G型和A型...
糜克永张雁滨王蔷夏秀琴苗立宪余承鑫
文献传递
羔羊下痢病病样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分离及其生物学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羔羊已继代到22代,经过临床观察,病毒继代羔羊在感染后逐渐出现软便,肠黏膜脱落,体温上升至40.1~40.8℃的一过性低热。病理解剖观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水肿;右心室扩张,心内膜出血;小肠黏膜出现肥厚、水肿及轻重不同的充血及出血性炎症,大肠黏膜出现轻重不同的充血、出血性卡他性炎性变化,大小结肠水分吸收不全,肠内容物呈软泥样。对继代试验中每一代病毒样品作补体结合反应检查,其病毒抗原性逐渐提高,阳性程度由10倍提高到300倍。对不同继代的病毒样品用BVDV标准阳性免疫血清进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检查,出现阳性反应,免疫沉淀线部分吻合。以BVDV制备高免血清,并作补体结合反应检查,说明在羊体内BVDV的补反抗体存在一年以上。
张国芳任向远扎纳张恒顺卢岩糜克永丁清泉董长坦王蔷张雁滨
关键词:病毒生物学鉴定
内蒙古牧区羔羊下痢病病毒病原调查
1989年
羔羊下痢病在我国各大牧区都有发生和流行,内蒙地区二十多年来几乎未中断过,危害严重。过去主要从事细菌病因及其防治研究。赵瑞、杭福德等人在分离细菌病原以及研制大肠杆菌高免乳清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于船等人对羔羊下痢病自然病例以及用血清型 K99、0980147病原菌人工致病的羔羊,进行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王蔷丁清泉张雁滨糜克永张国芳任向远扎纳张恒顺卢岩
关键词:下痢自然病例病毒病原内蒙古牧区激光穴位照射接触传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