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兆平 作品数:7 被引量:30 H指数:4 供职机构: 灌云县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孙雪梅教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经验 被引量:4 2016年 目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尚无根治方法,孙雪梅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从指导思想和治疗要点等方面对其经验进行整理、总结,认为坚持中西医结合方向,以辨证论治为基础,重视心理辅导,采用个体化治疗是其主要临床思路和方法。 代兴斌 曹兆平 华芳卉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小板增多症 急性白血病之伏毒理论浅说 被引量:8 2014年 伏毒学说认为,温热毒邪潜伏于骨髓血分是急性白血病的基本原因;伏毒外发累及营卫气血是其主要病机;余毒深伏暗耗精血是其复发的关键;散邪解毒、养阴活血为其主要治法。 代兴斌 曹兆平 孙雪梅关键词:中医学理论 伏毒 养阴活血 升麻鳖甲汤 癌性贫血的中医药治疗 癌性贫血是肿瘤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之一,现代医学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癌性贫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具有多环节、多靶点的治疗特色,可取得扶正固本、解毒增效的临床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纠正癌性贫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患... 曹兆平 代兴斌 孙雪梅关键词:癌性贫血 中医疗法 文献传递 消癌平注射液对恶性肿瘤化疗增效解毒作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评价消癌平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采用Cochrane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检索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4.2和Stata12.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纳入9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Jadad评分均小于3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文献不存在发表偏倚;与单纯化疗相比,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能够提高化疗近期疗效的有效率[OR=1.88,95%CI(1.31,2.71)],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率[OR=3.36,95%CI(2.19,5.15)],降低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OR=0.48,95%CI(0.31,0.7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消癌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总体OR值分别为0.65、0.72,95%CI分别为0.34~1.21、0.40~1.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对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具有协同增效、提高生活质量和减轻白细胞毒性反应等作用。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偏低,尚需要高质量、设计严谨、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 代兴斌 曹兆平 孙雪梅关键词:消癌平 通关藤 恶性肿瘤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医药治疗状况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related Anemia,CRA)患者的性别、年龄、贫血程度、肿瘤分期、临床表现、中医证型及中药治疗情况,探索CRA患者的一般情况特点、中医证型及中医药治疗规律,为CRA... 曹兆平关键词:肿瘤相关性贫血 中医证型 中药复方 文献传递 淋巴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调查分析淋巴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中医证候、证型特点及中药应用规律。方法:收集近6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淋巴瘤相关性贫血且接受中药治疗的5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四诊信息、证型、中药药物应用频次、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淋巴瘤相关性贫血患者主要证候有乏力、浅表淋巴结肿大、咳嗽、纳差、贫血貌、发热、舌质淡或淡红、苔白腻或薄白、脉细或弦细等。涉及的脏腑主要是脾胃和肾,与心、肝、肺相关。证候要素主要包括气虚、血虚,也可表现为阴虚、毒、痰、瘀、热等。中医证型依次为气血亏虚证、癌毒内蕴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痰热互结证、气虚血瘀证等。补虚药和清热药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类,其他依次为化痰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解表药、理气药等。补虚药中主要是补气药,其次是补阴药、补血药和补阳药。清热药以清热解毒为主,其次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清热泻火药及清虚热药。甘草、白术、黄芪、当归、白芍药等10味药占补虚药总数的75.32%。白花蛇舌草、玄参、金银花、山慈菇、半枝莲、蒲公英、连翘等10味药占清热解毒药总数的77.11%。结论:淋巴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证候表现复杂,病机以虚为主,夹杂痰瘀、热毒等病理因素,健脾益肾、祛瘀解毒为主要治法,药物选择应立足辨证论治,同时可选择常用的补益药和解毒抗癌药。 代兴斌 曹兆平 田劭丹 孙雪梅关键词:淋巴瘤 贫血 中医证型 用药规律 359例肺癌相关性贫血的中医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调查分析肺癌相关性贫血的中药应用规律。方法:收集近7年在江苏省中医院住院的肺癌相关性贫血且接受中药复方治疗的病例资料,对中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病例资料359份,男性患者居多,多处于肿瘤晚期,主要以轻中度贫血为主。使用频率从高到底的前20味中药依次为甘草、茯苓、白术、谷芽、麦芽、陈皮、薏苡仁、麦冬、半夏、太子参、浙贝母、苦杏仁、南沙参、山药、枳壳、白花蛇舌草、桔梗、北沙参、黄芪、神曲。按药物功效分,补虚药使用率最高(28.04%),其他依次为化痰止咳平喘药(13.95%)、清热药(11.86%)、消食药(10.17%)、利水渗湿药(8.45%)、理气药(6.68%)、活血化瘀药(5.68%)等。补虚药以补气药(50.54%)为主,其次是补阴药(36.13%)、补血药(10.83%)和补阳药(2.5%)。结论:肺癌相关贫血的治疗用药应立足于确切的病因病机辨证,体现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观。肺癌的形成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从而决定了肺癌相关性贫血的病因病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决定了肺癌相关贫血中医药治疗的多方面、多层次性。 曹兆平 代兴斌 田劭丹 孙雪梅关键词:肺癌 贫血 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