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蓉

作品数:130 被引量:623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30篇理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2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6篇细胞
  • 22篇色谱
  • 21篇蛋白
  • 20篇肿瘤
  • 17篇肺癌
  • 15篇小细胞
  • 14篇化疗
  • 14篇非小细胞
  • 13篇细胞肺癌
  • 13篇小细胞肺癌
  • 12篇蛋白质
  • 12篇非小细胞肺癌
  • 12篇白质
  • 11篇离子
  • 10篇配体
  • 10篇疗效
  • 9篇螯合
  • 8篇晚期
  • 7篇相色谱
  • 6篇顺铂

机构

  • 50篇西北大学
  • 3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0篇西安医科大学...
  • 6篇西安市中心医...
  • 4篇宁夏医学院附...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汉中市人民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宝鸡市中医医...

作者

  • 125篇李蓉
  • 22篇陈国亮
  • 21篇陈斌
  • 12篇李恩孝
  • 10篇李毅
  • 10篇杨谨
  • 9篇肖菊香
  • 8篇马晓迅
  • 7篇李民
  • 6篇陈玲
  • 6篇王小刚
  • 6篇赵新汉
  • 5篇周小娟
  • 5篇南克俊
  • 5篇李华儒
  • 5篇李睿
  • 5篇张珍华
  • 4篇邸泽梅
  • 4篇王燕
  • 4篇赵文明

传媒

  • 7篇分析化学
  • 7篇色谱
  • 7篇现代肿瘤医学
  • 5篇中华肿瘤杂志
  • 5篇西北大学学报...
  • 5篇第21届全国...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化学通报(中...
  • 3篇国外医学(肿...
  • 3篇癌症
  • 3篇西安医科大学...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食品科学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8
  • 12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18篇2002
  • 6篇2001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二胺二琥珀酸功能化硅胶协同去除孔雀石绿及Cr(Ⅵ)
2024年
孔雀石绿(MG)与Cr(Ⅵ)普遍共存于印刷、皮革和纺织等工业领域的废液中,给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开发从废水环境中协同去除MG及Cr(Ⅵ)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工作以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及硅胶(Silica)为原料,成功制备了非均相类芬顿(Fenton)催化剂EDDS-Silica、EDDS-Co^(2+)-Silica,并进一步开发了一种非均相类Fenton催化法高效协同去除废水中MG及Cr(Ⅵ)的新工艺。在MG一元体系的降解过程中,两种材料的加入均可克服传统Fenton反应仅适用于酸性环境的限制,且EDDS-Co^(2+)-Silica对MG表现出更优越的降解效果。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分子轨道计算,预测了金属Co^(2+)与EDDS-Silica的最佳配位方式,以及MG在降解过程中易捕获或逸出电子的位点。二元体系降解实验发现,在不同影响因素下,EDDS-Co^(2+)-Silica对Fenton反应仍具有显著促进效果,且MG与Cr(Ⅵ)之间存在正向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EDDS配体优越的金属螯合特性,将EDDS-Silica作为吸附剂用于去除Fenton反应后残余的、不同价态的总Fe和总Cr。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氨基多羧酸类改性材料作为非均相类Fenton催化剂,具备促Fenton反应和去除残留金属离子的双重性质,在有效处理MG及Cr(Ⅵ)共存废水的同时,确保体系中残留金属离子含量均满足环境排放标准。该研究在染料降解和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类似配体改性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参考价值和理论依据。
姚璐何敏胡洪彬赵浪吕玉玮李蓉
关键词:乙二胺二琥珀酸孔雀石绿密度泛函理论分子轨道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基因定位与克隆和细胞表达被引量:2
2002年
近年来,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使细胞因子的鉴定、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后新的细胞因子不断被发现,目前已有几十种.各种细胞因子的基因结构得到了初步的认识.本文就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基因定位与克隆和细胞表达作一简单综述.
李民李蓉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基因定位基因克隆细胞表达
单人可连续操作的流式上样前细胞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单人可连续操作的流式上样前细胞过滤装置,包括上下两层平台,上下两层平台之间通过多个支柱固定,位于上层的平台上表面设置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用于固定滤网和更换滤网,位于下层的平台移动设置试管架,试管架内固定设置...
栾晶李蓉苟兴春刘欢郭夏宁
氨羧类螯合配体与金属离子间络合特性的研究
目的 通过考察过渡金属离子与氨羧类螯合配体间的络合特性,论证前沿色谱法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前沿色谱的方法,通过单位点的Langmuir 吸附等温模型,同时得到金属离子在螯合配体上的络合稳定常数KML 值与金属离子在螯合配...
王石慧陈斌李蓉
关键词:螯合配体
新型绿色螯合色谱填料的制备
目的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高强度氨羧类金属螯合固定相。方法筛选出一种五齿的氨羧类配体IDS,按照直接法制备了IDS-硅胶柱,即首先在酸性条件下制得环氧硅胶,再在碱性条件下制得硅胶-IDS螯合填料。结果制备的填料具有离子交换和金...
李晨李蓉
关键词:离子交换色谱多齿配体
一种新型多功能氨羧类色谱分离介质的合成
目的制备出一种新型多功能氨基羧酸类色谱固定相。方法采用间接合成法制备该分离介质。首先在碱性条件下,让新型氨羧类配体IDS与间隔臂R反应,得到中间产物R—IDS;再在酸性条件下,让该中间产物与硅胶基质发生键合,最终得到硅胶...
张宁陈斌李蓉
关键词:离子交换色谱生物大分子
氨羧类螯合配体与金属离子间络合特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考察过渡金属离子与氨羧类螯合配体间的络合特性,论证前沿色谱法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前沿色谱的方法,通过单位点的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同时得到金属离子在螯合配体上的络合稳定常数KML值与金属离子在螯合配体上的总...
王石慧陈斌李蓉
关键词:螯合配体
多齿氨羧类二聚体螯合剂的合成
目的:解决固定金属亲和色谱柱在应用过程中金属离子的流失问题。方法:依据有机合成中逆向合成思路,以亚氨基二乙酸二乙酯为单体螯合剂,探索并验证了一条能与金属离子有更强配位作用的二聚体多齿螯合剂的合成路线。结果:通过实验,合成...
张开言陈斌李蓉
胍变蛋白的构象变化及尺寸排阻色谱行为被引量:2
1998年
通过比较6种天然和变性蛋白的色谱行为,提出在不含盐酸胍的非变性体系中利用尺寸排阻色谱法研究蛋白质的构象变化。根据色谱峰数可以判断蛋白质变性时形成变体的数目;利用峰高可以描述蛋白质变性的完全程度;根据不同波长下峰高的变化可以推断蛋白质表面氨基酸残基暴露情况;利用保留时间可以比较各种变体相对体积的大小。
陈国亮邸泽梅李蓉李华儒
关键词:盐酸胍构象变化
人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肿瘤被引量:3
2002年
李民李蓉
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非小细胞肺癌皮肤癌结直肠癌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