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堃
- 作品数:23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锌镍合金镀层环保型钝化及锌镍镀层退镀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镍合金镀层环保型钝化及锌镍镀层退镀方法,其包括镀层表面的活化、三价铬钝化液的配制、钝化过程、退镀液的配制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锌镍合金镀层环保型钝化及锌镍镀层退镀方法,其使用乙二酸钠、乙二酸丙二酸、马来酸...
- 杨堃潘新胡遐林张燕燕韩冬宁
- 一种钢制件电镀锌镍合金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制件电镀锌镍合金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钢制件进行除油,除油后用流动水冲洗;2)对钢制件进行活化或弱浸蚀后,流动水冲洗;3)对钢制件电镀锌镍,流动水冲洗,吹干;4)将钢制件置于0.5%-1.5%硫酸溶...
- 杨堃沙春鹏轩立卓
- 文献传递
- 一种固液双组份耐高温无机胶黏剂涂胶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液双组份耐高温无机胶黏剂涂胶方法,属于机械连接及胶接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固液双组份胶的配比、搅拌和涂胶集中在一个容器内进行。首先进行双组份配比,根据树脂、固化剂两组份的密度将配比时的重量比转换为体积比,通过...
- 罗建韩培培杨堃刘明刚权纯逸
- 基于无颗粒银导电墨水在不锈钢表面镀银工艺研究
- 2024年
- 目的采用无颗粒银导电墨水对不锈钢表面进行镀银研究,以绿色环保工艺替代传统电镀银技术。方法主要研究适用于不锈钢基材的前驱体银源、络合剂种类、不锈钢前处理方法、烧结固化温度对不锈钢表面银层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获得不锈钢基材上微观结构致密、性能良好的银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数字兆欧表对在不锈钢表面银膜层进行表征。结果不锈钢通过1,2丙二胺溶液处理后,采用银源草酸银为前驱体,此时银层微观结构最致密,具有最佳的附着力等级(5B)和最低的粗糙度(1.237μm),与1,2-丙二胺络合,乙醇为溶剂时,制备出的银层有机物挥发完全,微观结构致密,并且具有最低的接触电阻0.7Ω和粗糙度0.80μm。烧结固化温度为200℃时银层导电性最好。结论采用无颗粒银导电墨水对不锈钢表面进行镀银的新型工艺银层性能良好,可以简化传统电镀技术复杂的操作流程,减少传统电镀工艺所使用氰化物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并弥补应用受限的缺点。
- 杨堃姚孟智杜佳玮韩冬宁孙小岚李晓东
- 关键词:不锈钢镀银结合力
- 水基弹性涂料在橡胶导管上的应用
- 橡胶导管受其条件限制,在运输、存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弯曲形变,常用的溶剂型防护涂料的延伸率与橡胶导管不匹配,无法随胶管的形变而继续附着,出现开裂、脱落等弊病。为此水基弹性涂料在橡胶导管上的工艺研究,改进涂层与橡胶...
- 于海沙春鹏高晶杨堃
- 关键词:水性涂料聚氨酯橡胶制品
- 织物结构对聚酰亚胺/羊毛混纺织物阻燃性能影响
- 2025年
- 为进一步探究组织结构参数对织物阻燃特性的影响,选择平纹、2/1斜纹、2/2斜纹和3/1斜纹4种结构,设置3个密度梯度,研究结构参数对聚酰亚胺/羊毛混纺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探究各结构参数与损毁长度、阴燃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混纺织物平均浮长减小、覆盖系数增大、单位面积质量增加或单位体积质量增大,损毁长度和阴燃时间减少。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织物覆盖系数和织物厚度对提升阻燃性能起着关键作用。综合评判,2/1斜纹织物性能最佳。
- 韩冬宁吕晓静覃吉思远杨堃孙小岚叶冬茂刘娟杨永胜曹根阳
- 关键词:聚酰亚胺羊毛混纺织物织物结构参数
- 添加剂对HEDP铜镀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研究了HEDP(羟基乙叉二膦酸)体系电镀铜溶液中添加剂A对铜镀层光泽、结合力、防渗碳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添加剂A后,铜镀层的光泽和结合力均提高。随添加剂A质量浓度的增大,铜镀层的光泽提高,结合力的变化则无规律。添加剂A的质量浓度为0.4 g/L时,15μm厚的铜镀层就能对基体起到良好的渗碳保护作用。此外,该铜镀层在长循环周期下的疲劳性能优于氰化物体系铜镀层。
- 元泉刘松良邱媛杨堃杨志业
- 关键词:电镀铜羟基乙叉二膦酸添加剂
- TC2、TC6表面喷涂WC-17Co与电镀铬耐磨性能对比被引量:2
- 2021年
- TC2、TC6钛合金是航空领域中常用的选材,为了增加钛合金配合表面的耐磨性能,对钛合金表面进行超音速火焰喷涂碳化钨,研究对比TC2、TC6钛合金表面喷涂WC-17Co和镀硬铬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表面喷涂WC-17Co可获得致密表面,孔隙率小于0.5%,同时耐磨性能显著提高。
- 杨堃张明孙小岚
- 关键词:电镀铬钛合金耐磨性
-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被引量:28
- 2022年
- 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铸造、锻造等方式相比,具有成形时间短、成形精度高、设计更自由等优势,是材料加工领域中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已在航空领域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从技术原理、研究现状、航空应用等方面介绍了5种主要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阐述了增材制造技术对航空领域发展的重要性,并对金属增材制造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 许世娇权纯逸杨堃赵栋胡福常邓希光
- 关键词:增材制造金属材料
- SP-700钛合金超塑性能及双层结构SPF/DB工艺研究
- 2024年
- 在720~820℃,5×10^(-2)~1×10^(-3) s^(-1)应变率范围内对SP-700钛合金超塑性能进行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在780~800℃,1×10^(-3) s^(-1)应变率下,材料展现出良好超塑性,伸长率超过762%。为验证SP-700钛合金低温超塑成形工程化应用的工艺性,实现高效率研制,选定工艺参数为780~800℃,应变率为5×10^(-3) s^(-1),采用SPF/DB技术进行典型双层结构件试制,采用三维扫描测量技术分析构件成形精度,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分析和氢氧含量测试,并与Ti-6Al-4V合金相应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选定的工艺参数下,SP-700钛合金可成形符合标准的多层结构SPF/DB零件,成形精度<0.5 mm;与Ti-6Al-4V相比,该材料具有良好低温超塑性,可替代Ti-6Al-4V工程化应用。
- 刘明刚王珏杨堃赵天章张晓巍张懋达
- 关键词:超塑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