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丽丹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γ-NiOOH的制备及在碱锰电池中的应用
- 2009年
- 在强力搅拌下将KOH和Ni(OH)2混合固体粉末进行臭氧氧化,制备-γNiOOH。研究了臭氧氧化法制备-γNiOOH的工艺条件,对产物的表面形貌进行了SEM分析。测试了正极材料中添加-γNiOOH(包覆10%的Co)的LR6电池的性能。正极添加5%-γNiOOH后,电池的3.9Ω连放时间延长约40%,1.8Ω间放(放电15 s,间断45 s)次数增加约45%。
- 杨文静黎学明牛丽丹付银辉
- 关键词:碱锰电池Γ-NIOOH正极材料添加剂
- 聚离子液体型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 2011年
- 以N-乙烯基咪唑、溴乙酸甲酯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TFSI)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1-乙烯基-3-乙酸甲酯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MVIm-TFSI)。将其与LiTFS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共混制得了不同质量比的聚合物电解质。核磁共振(1 HNMR)、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交流阻抗(AC impedance)等对电解质的测试结果表明,PMVIm-TFSI掺杂到P(MMA-VAc)和LiTFSI组成的电解质中后其电导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30℃下最高可达4.71×10-4S/cm,同时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此外,该共混电解质(透过率≥90%)还可以运用到电致变色器件(ECD)导电离子材料中,也显示出了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 杜秋亮傅相锴刘素娟牛丽丹
- 关键词:离子液体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热稳定性电致变色器件
- 电化学综合实验装置
- 一种电化学综合实验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电化学反应槽、温控油槽、反应槽电源;安装在壳体上并位于壳体外的电极支撑调节机构,阳极和阴极能由该机构稳固夹持并伸入到反应液中;油槽套设在反应槽四周和底部;反应槽电源为电化...
- 杨文静周善彬曾旭钟牛丽丹郭江娜
- 基于B-Z振荡反应的脉冲电池设计
- 基于B‑Z振荡反应的脉冲电池设计。该脉冲电池的正极电解液包括:0.3~0.8mol/LCH<Sub>2</Sub>(COOH)<Sub>2</Sub>,0.1~0.4mol/L KBrO<Sub>3</Sub>,2.00...
- 杨文静罗晓玉黎学明曹渊熊燕满帅帅王雄英胡佳欣邹倩牛丽丹
- 文献传递
- 混合碱滴定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混合碱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或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测定混合碱的方法主要采用双指示剂法。通过对传统的双指示剂进行比较,发现测定时使用甲酚红-百里酚蓝+甲基橙双指示剂进行滴定,再通过消耗的盐酸的体积计算混合碱中的组分与含量,结果较为准确。整个操作简洁实用,可用于含有色杂质的混合碱滴定分析,有较大推广价值。
- 杨文静黎学明李武林牛丽丹
- 关键词:双指示剂混合碱
- 基于B-Z振荡反应脉冲电池动力学研究的实验教学装置
- 基于B‑Z振荡反应脉冲电池动力学研究的实验教学装置,包括:正夹套反应器,具有用于容纳正极溶液的反应器本体和位于反应器本体外侧的用于容纳恒温水的夹套,其中反应器本体具有外凸球面状底部和盖板,底部中央设有排液孔,盖板开设有用...
- 杨文静罗晓玉黎学明曹渊熊燕满帅帅王雄英胡佳欣邹倩牛丽丹
- 文献传递
- 实验室用恒温过滤装置
- 实验室用恒温过滤装置,包括:接收瓶,具有顶部开口和侧壁抽吸管孔;漏斗,具有圆锥形上漏斗部以及下直漏管;密封接头,套置在漏斗的下直漏管上并安置在接收瓶的顶部开口中,以使接收瓶与漏斗之间形成密封式流体连通;恒温夹套,形状吻合...
- 杨文静李安琪王琪辉黎学明陈金满帅帅郭江娜牛丽丹韩紫薇黄兴峰
- 文献传递
- 用于非线性化学反应的教学实验设计
- 用于非线性化学反应的教学实验设计,所涉及的电化学振荡实验方法包括:将夹套反应器与三个夹套预热器以及恒温水供应器串联形成恒温水循环回路;将NaBrO<Sub>3</Sub>溶液与H<Sub>2</Sub>SO<Sub>4<...
- 杨文静付春燕冉燕青李安琪徐娜韦雪云郭铸牛丽丹简燕张春宇湛铠源
- 文献传递
- P(MMA-VAc-LiAA)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表征
- 2009年
-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锂(LiAA)为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P(MMA-VAc-LiAA)三元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P(MMA-VAc-LiAA)与LiClO4共混,采用流延法制备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用交流阻抗方法测试了电解质膜的电导率,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可以达到10-3S/cm。而且离子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电导率-温度曲线符合Arrhenius方程。机械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P(MMA-VAc)的基础上,引入第三单体LiAA可以改善膜的收缩性与力学性能。
- 刘素娟傅相锴牛丽丹杜秋亮
-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离子电导率
- PAMPSLi/P(MMA-VAc)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被引量:5
- 2010年
- 将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PAMPSL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与LiClO4共混,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用FTIR,TG,XRD,DMA,SEM及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机械性能测试对聚合物及其电解质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MPSLi与P(MMA-VAc)共混后结晶状态发生变化,交联网络变得密实,提高了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聚合物电解质膜含有较多微孔结构,孔径为5~10μm;在20℃时,当n(MMA)∶n(VAc)=2∶8,m(PAMPSLi)∶m[P(MMA-VAc)]=5∶95,m(LiClO4)∶m(copolymer)=15∶85时,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可达到1.68×10-3S/cm,且电导率未出现随LiClO4含量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的现象.将此电解质用于全固态电致变色显示器件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对加入PAMPSLi后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和热稳定性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 牛丽丹傅相锴刘素娟杜秋亮
- 关键词: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电致变色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