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羚雁
- 作品数:42 被引量:16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警务理念与警务实践的冲突——以美国公民警校为视角
- 2014年
- 公民警校作为美国社区警务战略的重要执法工具,其价值诉求是构建警察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警察与社区维护公共安全的共同责任.然而,公民警校在实践运行中被主观性地偏向了社区政治内涵,过度强调警察政治形象的改善和公众对警察的政治支持,背离了社区警务哲学的基本精神.
- 谭羚雁
- 关键词:社区警务哲学
- 西方警察合法性的工具主义与价值主义研究——兼论中国警察合法性的现实危机被引量:1
- 2017年
- 警察合法性就是警察执法必须能够获取社会大众认同,而且能够引导社会大众从行动、态度甚至精神理念上保持与警察权威的一致性。西方早期的工具主义威慑论认为,警察通过使用暴力对个体形成威慑来获取大众认同。这种认同主要取决于个体触犯法律后的风险估算,却不关涉价值。与早期工具主义的解释路径不同,"过程规制"模型认为,以决策公正与执法公正为核心的程序要素,能够带来警察执法的即时认同与长期认同,而且基于程序正义发展出的警察实质合法性对社会大众能够产生更大意义上的价值激励。"共享价值"视角下,"价值冲突论"则呈现出多元社会价值要素的碰撞给警察合法性带来的冲击。在当前中国以规范执法的量变积累推进警察合法性的质变发展过程中,阶层固化引发的"公共权力"与"公众利益"冲突、警察暴力使用中"制度保障"的缺位与"舆论认知"的标签化、公共秩序维护中公众的"盲从"与"搭便车"也同时决定着中国警察合法性构建的复杂性。
- 谭羚雁
- 关键词:程序正义
- 英国政策网络研究述评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多元主义、法团主义和美国次级政府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英国政策网络逐渐成为利益关系协调的主流模式。英国政策网络研究内容庞杂,以Richardson和Wilks为代表的学术派别深受美国微观分析的影响,以Rhodes和Marsh为代表的学术派别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策网络研究并对后续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学者在政策网络理论构建与政策案例分析上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存在某些缺陷与不足,对中国的政策网络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 谭羚雁娄成武
- 关键词:政策网络理论演进
- 美国公民警校的历史起源 发展成效与经验被引量:3
- 2014年
- 美国公民警校自1980年代开创至今,已成为发展最快且应用最广的重要执法工具之一。公民警校不仅符合社区警务哲学中的沟通与合作理念,同时作为一种社区教育机制,能够有效改善警察与社区关系,提升警察政治形象;而且通过提升警察与公众彼此间的信任与合作,有助于犯罪预防与控制。公民警校创新模式对于我国警务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谭羚雁
- 关键词:历史起源
- 警察执法的合法性认同问题研究——基于街头官僚的解释框架被引量:1
- 2019年
- 当前,中国正在通过完善执法制度体系,逐步推进警察执法规范化从量变积累向质变发展转变。这不仅是改变中国警察执法现状的必然要求,也符合泰勒提出的以“程序正义”为核心的警察合法性构建模式。然而,警察执法程序正义的实现在现实中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街头官僚理论作为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贡献,其关注点聚焦于与公民直接互动且拥有实质自由裁量权的公共部门服务者,并从个人、组织、资源、顾客四个方面重新解释基层公共部门服务者的工作困境。警察作为典型的公共部门执法人员,街头官僚为警察执法合法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框架。
- 谭羚雁
- 关键词:街头官僚警察执法
- 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公安机关职责体系的优化进路——基于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思考被引量:3
- 2023年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精良的政府职责体系是提升国家制度实力的体制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优化公安机关职责体系是公安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质在于纵向层级部门间的权力互动以及权力结构的再配置。按照价值、规范与工具三层次的内涵,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公安机关职责体系的优化进路包括:“权力政治”向“责任政治”的话语体系构建,“风险-避责”向“收益-协同”的行为重塑,压力型体制下“职责同构”向“适度异构”的转变,技术治理下“工具性赋能”向“价值性赋权”的提升,强基放权下“碎片化”向“治理共同体”的转型。
- 谭羚雁李艺博
- 公安管理学科建设与公安管理人才培养的思考被引量:7
- 2013年
- 作为二级学科的公安管理学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公安学的学科范畴和框架内探索和建设有特色的公安管理学科,培养更多公安管理人才已成为公安高等教育思考和关注的课题。
- 于群谭羚雁
- 关键词:学科专业
- 中国公安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人民性价值逻辑被引量:2
- 2023年
-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再造重塑是重要的内容体现。为聚焦聚力更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中国公安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成为服务于公安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智力支撑。对公安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发展逻辑作出“中国式”回答,需深入探究“公安”术语在中国的特殊性。基于历史之维的全面考察,“公安”与生俱来具有人民性特质,历史中的公安与人民交融契合且相得益彰。一以贯之人民性的历史逻辑,扎根新时代的公安内涵不断衍变并实现理论超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高度融合使其具备不可逾越的宏大叙事能力。在基于不同政治话语体系的中西学术对话中,人民性价值逻辑下的“公安”体现出“政治统一性”下的“协调”与“活力”,具有强有力的话语包容性。从历史、时代及中西对话的考察中一致性地探寻人民性价值逻辑,可为公安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更具中国性的学科理论之基,也为新时代新征程公安工作现代化贡献出具有时代价值的理论智慧。
- 谭羚雁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公安学人民性价值逻辑
-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与社区警务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和快速城市化,各种不同社区类型逐渐形成,并成为城市人居环境、城市文化、城市人文生态的主要载体。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伴生的一些新型社区存在着各种潜在的社会问题,正不同程度地影响城市社会秩序的健康发展,而且各种不同类型社区居民在社区认同度、社区参与度以及对警察的信任度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测量水平。探讨和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警务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化社区警务理论及创新社区警务体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谭羚雁于群
-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社区警务社会资本
- 课程思政背景下公安院校新时代政治伦理教育探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立德树人是检验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下的教育改革前沿。新时代政治伦理教育的开展不仅契合课程思政德性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双向目标导向,而且也是体现公安院校特殊政治属性的课程思政建设新思路。公安院校政治伦理教育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公共人”精神基础上,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重点突出公安机关与公安工作的新时代政治伦理内涵。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公安院校新时代政治伦理教育需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领与价值引领作用,分门别类构建政治伦理教育教学体系,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努力锻造公安院校师生的政治伦理素养。
- 谭羚雁李艺博李梓铭
- 关键词:公安教育政治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