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九江学院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治疗红斑性肢痛病1例报道
- 2005年
- 陈某,女,20岁,2002年4月12日初诊.主诉:双下肢阵发性疼痛5个月,加重1周.患者自2002年11月不明原因出现双下肢疼痛,疼痛常于夜间发作,经消炎止痛等治疗疼痛无缓解,就诊前1周来症状加重,发作频繁,患者只能将两下肢浸泡于冷水中方能暂时缓解.就诊时见患者双下肢下1/3及足背肿胀,皮肤大片红斑,皮温高,双侧对称,动脉搏动有力,足趾无青紫.
- 张彩红
- 关键词:针刺治疗红斑性肢痛病中医疗法三棱针三阴交穴涌泉穴
- 红斑性肢痛病案被引量:1
- 2005年
- 张彩红
- 关键词:红斑性肢痛病双下肢疼痛病案症状加重动脉搏动
- 电针刺对模鼠脊神经受压效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吴耀持汪崇淼张彩红
- 关键词:电针刺脱髓鞘神经根神经受压
- 电针对腰神经根压迫症大鼠受压神经根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腰神经根压迫症的机制。方法:选用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又分15 d组和30 d组,一共6组,每组7只。通过手术,将特制的硅胶片置于右侧腰5(L5)神经根出硬膜囊的交界处,建立大鼠腰神经根压迫症模型。术后15、30 d时,取压迫局部神经根组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荧光测定法检测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造模后,压迫神经根组织内SOD活性下降,LPO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电针治疗153、0 d后具有显著提高压迫神经根组织内SOD活性的作用;电针治疗15 d后LPO含量较模型组下降,电针治疗30 d后LPO含量明显下降,且电针30 d组LPO含量与伪手术30 d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电针对压迫神经根组织内SOD活性、LPO含量的改善作用可能是电针治疗腰神经根压迫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 张彩红吴耀持万超王拥军吴焕淦
- 关键词:神经根压迫症电针超氧化物歧化酶脂质过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