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丹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电子商务
  • 2篇渊源
  • 2篇商务
  • 2篇史学
  • 2篇史学思想
  • 2篇网络经济
  • 1篇地方税
  • 1篇地方税收
  • 1篇地方税收体系
  • 1篇战略联盟
  • 1篇支付
  • 1篇中国古代史
  • 1篇中国经济
  • 1篇中国经济史
  • 1篇中国史
  • 1篇中国史学
  • 1篇中国史学史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历史
  • 1篇社会历史发展

机构

  • 6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共云南省昆...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王丹
  • 2篇杨路明
  • 2篇冯皓
  • 1篇师家升
  • 1篇王彤
  • 1篇王晨

传媒

  • 2篇社会主义论坛
  • 1篇中国市场
  • 1篇科技情报开发...
  • 1篇中国经贸
  • 1篇云南财贸学院...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论网络经济对传统企业改造和升级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网络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我国传统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网络经济同时也给我国传统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新形势下,传统企业要改变经营管理观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传统经营模式与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相结合,不断提高传统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建立网络信息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传统企业在网络经济下的价值增殖,充分发挥改造和升级后的传统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应有的支撑作用。
杨路明王丹
关键词:网络经济电子商务
论网络经济下传统企业的改造和升级
2002年
网络经济时代的来临,使我国传统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网络经济同时也给我国传统企业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新形势下,传统企业要改变经营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把传统经营运作模式与先进的电子商务模式相结合,不断提高传统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建立以增长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和以企业主体的网络信息技术创新体系,营造传统企业管理的“透明鱼缸”,杜绝“暗箱”操作,防止“跑冒滴漏”,网络信息化帮助企业跨越时空,快捷而准确地发现并捕捉商机,网络化构建的“数字神经系统”创造企业”快者生存”的传奇,以网络信息化推动的管理革命,避免传统企业沦为“夕阳产业”甚至走向消亡的道路,推进传统企业在网络经济下的价值增值,大大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充分发挥改造和升级后的传统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应有的支撑作用。
杨路明王丹
关键词:网络经济电子商务战略联盟
李埏史学思想的形成及渊源(下)
2016年
20世纪20年代,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产生,并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史学的主流。这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实现了历史观的转化,改变和刷新了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根本观念,从传统的、儒家化的道德史观转向经济史观,
冯皓王丹
关键词:史学思想渊源社会历史发展中国史学史唯物史观
完善我国地方税收体系的建议
2016年
本文提出了地方税收体系完善的方案,认为将增值税全部归为中央所有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赋予地方发债权、建立完善单行税法、赋予地方政府税收立法权和税政管理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王彤王晨王丹
关键词:地方税转移支付
李埏史学思想的形成及渊源(上)
2016年
李埏(1914年~2008年),字子沂,号幼舟,云南石林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开创者。李埏在中国古代史、中国经济史、中国商品经济史和中国土地制度史上均有很深的造诣,在土地所有制形态、古史分期、农村公社以及地主阶级划分等重大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李埏学术思想的形成与历史环境紧密相连,只有将其置于所处的历史环境中来分析研究,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方可做到客观准确地把握和分析。
冯皓王丹
关键词:史学思想中国经济史渊源历史环境中国古代史
中国1952—2011年货币流通规律分析
2012年
本文运用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基本方程M.V=P.Y,分析我国1952—2011年货币流通速度的特点,并将方程动态化,进一步研究M/M+V/V与GDP/GDP的关系,发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数据能够较好地满足M/M+V/V=GDP/GDP,改革开放以后,M/M+V/V远高于GDP/GDP的年份,往往伴随着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在虚拟经济受挫的年份,M/M+V/V与GDP/GDP的值就会较为接近。
师家升王丹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