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莉花

作品数:23 被引量:173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氧化型VC
  • 4篇花生
  • 4篇花生油
  • 4篇还原型VC
  • 4篇基因
  • 3篇诱变
  • 3篇水酶法
  • 3篇酶法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毒素
  • 2篇氧化型
  • 2篇营养
  • 2篇油脂
  • 2篇诱变效应
  • 2篇植物油
  • 2篇植物油脂
  • 2篇水果
  • 2篇水酶法提取
  • 2篇曲霉

机构

  • 12篇河南工业大学
  • 10篇郑州轻工业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郑州轻工学院

作者

  • 23篇郝莉花
  • 12篇陈复生
  • 6篇吴晓宗
  • 4篇王岁楼
  • 4篇高愿军
  • 4篇李宇健
  • 3篇郝亚勤
  • 3篇南海娟
  • 3篇张丽芬
  • 2篇李元瑞
  • 2篇孙君社
  • 2篇张鑫
  • 2篇殷丽君
  • 2篇辛颖
  • 2篇熊卫东
  • 1篇刘寅
  • 1篇刘昆仑
  • 1篇马歌丽
  • 1篇杨雪鹏
  • 1篇布冠好

传媒

  • 2篇中国油脂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粮食与油脂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食品科学技术...
  • 1篇中国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8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楂加工中还原型V_C和氧化型V_C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目的研究山楂加工过程中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含量的变化。方法通过观测山楂打浆、糖煮和干燥工序中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含量的变化,来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应用EDTA二钠和茶多酚处理能控制打浆中还原型VC损失,添加六偏磷酸钠可控制氧化型VC损失。真空糖煮比常压糖煮有利于山楂还原型VC含量的保持,但对氧化型VC含量影响不大。干燥对山楂还原型VC与氧化型VC含量均有显著影响。真空干燥和微波干燥有利于山楂还原型VC含量的保持。结论山楂果实含有较多的氧化型VC,其在加工过程中变化较明显,对山楂制品的总VC含量有显著影响。
高愿军高晗郝莉花郝亚勤南海娟李元瑞
关键词:还原型VC氧化型VC
水酶法提取花生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介绍水酶法提取花生油的原理、工艺过程和国内外的研究概况,重点对该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提取方式的花生油品质做了系统分析,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李宇健陈复生郝莉花夏义苗
关键词:水酶法花生油
(超)高压对微生物的影响及其诱变效应探讨被引量:17
2005年
(超)高压对微生物有多方面的影响,它不仅可使微生物细胞体积形态、细胞组分发生变化,还可使微生物的基因表达和核酸结构及其生物学功能发生改变。(超)高压的这些生物学效应,使其不仅可以应用到食品杀菌、保藏及某些加工过程,而且在微生物菌种诱变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这是因为(超)高压既然可以使核酸发生变化,那么它诱导微生物发生突变就很有可能。现从(超)高压对微生物的影响出发,并结合国内外有关实例及作者的研究工作,初步探讨其诱变育种的可行性。
王岁楼吴晓宗郝莉花孙君社
关键词:微生物诱变
粉碎处理对水酶法提取花生营养成分及其组成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研究花生粉碎处理对水酶法提取花生油和蛋白质以及花生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使用小型高速万能粉碎机粉碎脱皮花生,对比发现相同粉碎时间下单次粉碎和多次粉碎的花生体积平均粒径没有显著区别。粉碎时间为10 s、粉碎花生体积平均粒径减小到32μm左右时,水酶法得到的蛋白质得率最高,为70.5%,残油率为14.8%,继续粉碎会造成乳化现象加重,蛋白质得率下降。粉碎时间由2 s延长到12 s时,花生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下降了8.4%和4.4%,反式脂肪酸含量增加了140%;α-维生素E含量有略微的升高;花生中主要氨基酸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氨基酸总量下降了12.2%。当粉碎时间为10 s时,蛋白质得率最高,残油率较低,花生中营养物质的损失相对较小,适合作为最优的粉碎条件用于水酶法提取花生油和蛋白质的研究。
李宇健陈复生郝莉花夏义苗赵自通
关键词:花生水酶法粒径营养成分
壳聚糖对山楂汁澄清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旨在研究壳聚糖对山楂汁澄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用量为0.13~0.19g/100mL、温度为40~70℃、pH3.0~3.5,保温时间为40~50min的工艺条件澄清山楂汁,透光率可达90%以上,且清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不变。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壳聚糖对山楂汁澄清处理的最适工艺参数:温度40℃,用量0.15g/100mL,pH3.3,时间40min。
张鑫郝莉花高愿军秦长禄
关键词:壳聚糖山楂汁正交试验
不同品种花生油脂体粒径电位和蛋白质组成的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花生油脂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以5种(豫花23,豫花27,豫花9719,豫花9830和豫花9502)油脂含量不同的花生品种为原料,采用水剂法提取油脂体,并对提取后油脂体的粒径、ζ电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分子量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提取后,5种花生油脂体粒径间存在一定差异,以豫花9719的粒径较大;花生油脂体均含有油脂体蛋白和贮藏蛋白,但不同品种间存在蛋白质种类的差异;5种花生油脂体在pH值为3.0时ζ电位为正值,在p H值为7.4和pH值为9.0时ζ电位为负值,盐浓度的增加会降低油脂体ζ电位的绝对值;5种花生油脂体的蛋白质均为极性带负电氨基酸质量分数均大于非极性带正电或不带电氨基酸,但氨基酸总量各不相同,以豫花27较低。该研究可为花生油脂体的品质特性研究和应用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郝莉花陈复生刘昆仑布冠好
关键词:蛋白物理性质粒径分布Ζ电位氨基酸组成
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被引量:12
2017年
为提高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试验通过对提取溶剂、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免疫亲和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的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用甲醇-水(60∶40,V/V)对样品进行提取,采用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萃取、净化,以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对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在5.5 min内完成一个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B_1在0.1~56.0 ng/m L的线性定量范围,相关系数高达0.999 42,检出限低至0.02μg/kg,定量限精确至0.1μg/kg,低、中、高浓度回收率为82%~92%,相对标准偏差<5%。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和准确度高的优点,适用于花生等复杂基质样品的黄曲霉毒素B_1定性和定量检测。
郝莉花陈复生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花生免疫亲和柱
复合植物水解酶提取花生油脂体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提高花生油脂体的提取率,选用复合植物水解酶辅助提取花生油脂体。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料液比、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复合植物水解酶提取花生油脂体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复合植物水解酶提取花生油脂体的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参数范围内,各因素对花生油脂体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为: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用量。获得其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g/mL)、酶用量1.25%、酶解时间80min、酶解温度50℃,在该条件下花生油脂体提取率为48.92%。
赵自通郝莉花李宇健陈复生
关键词:花生提取率
大豆油DNA提取及检测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9年
大豆油是我国第一大植物用油,大豆原料多具有转基因特性。科学合理的标识制度可以保护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油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促进大豆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标识制度的完善依赖于精确、灵敏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中,DNA检测相较于化学、蛋白等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适用于深加工食品,如精炼大豆油的转基因检测。为提高大豆油DNA检测效率,文章对DNA水相提取、纯化和PCR检测过程进行系统阐述,将其有益经验进行总结,并概述了油脂精炼工艺对大豆DNA的影响规律。
夏义苗陈复生郝莉花张丽芬辛颖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油DNA提取
水果还原型VC和氧化型VC的含量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分析测定了常见水果的还原型VC(Ascorbicacid,AA)与氧化型VC(Dehydroascorbicacid,DHA)的含量,并研究了空气和热处理对其AA与DH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水果种类,其AA与DHA含量有较大差异,除大枣以外,富含AA的水果,其DHA占总VC的比例大,AA含量低的水果,其DHA占总VC的比例小;水果破碎后与空气接触能够明显降低水果AA含量,增加其DHA含量;加热时间对水果AA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但加热温度对不同水果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水果种类,其DHA对加热温度和时间的反应不同。
熊卫东郝莉花郝亚勤南海娟
关键词:氧化型VC还原型VC水果DHA含量ACIDA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