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福祥

作品数:12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缺氧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3篇富氧
  • 2篇缺氧环境
  • 2篇专业课
  • 2篇专业课程
  • 2篇空调
  • 2篇空调房间
  • 2篇教学改革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动态特性
  • 1篇应用型本科
  • 1篇制冷
  • 1篇制冷机
  • 1篇制冷机性能
  • 1篇制冷剂
  • 1篇智能温度

机构

  • 12篇北京联合大学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陈福祥
  • 9篇李春旺
  • 7篇王浩宇
  • 6篇吴义民
  • 5篇张传钊
  • 4篇马晓钧
  • 4篇田沛哲
  • 2篇任晓耕
  • 1篇刘应书

传媒

  • 3篇工程科学学报
  • 2篇现代制造工程
  • 2篇高教学刊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测控技术
  • 1篇微计算机信息
  • 1篇低温与特气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课程思政”视野下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空调冷热源技术》课程为例被引量:38
2018年
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并找到"契合点"是最为核心、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文章以北京联合大学建环专业的《空调冷热源技术》课程为例,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认识等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王浩宇任晓耕吴义民陈福祥
关键词:教学改革工程思维
基于动态负荷需求分析的冷冻站测控系统设计
2012年
依据某病房办公楼空调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了动态负荷需求分析,研究了空调运行冷负荷次数、时间频数和空调系统循环水温差随空调负荷变化趋势,提出了将模块化冷水机组4∶2∶4分组控制和空调水系统恒温差变频控制相结合的按需供冷方案。搭建了以PLC为核心的节能控制系统,经过运行实验,节能率26.1%,达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性。
李春旺田沛哲王浩宇陈福祥
关键词:冷冻站
影响制冷机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
2003年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是各类型空调制冷设备的机械核心部分。虽然制冷机的结构型式、运行工况不尽相同,但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制冷剂;润滑油;压缩机效率;蒸发器、冷凝器的换热条件。结合生产实践,对制冷机性能下降的现象、原因作出了透彻的热力学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陈福祥
关键词:制冷机制冷剂冷冻油输气系数
π型向心径向流吸附器气-固两相模型传热传质特性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明确径向流吸附器变压吸附制氧的传热传质规律并提高制氧效率,建立π型向心径向流吸附器(CP-πRFA)的气固耦合两相吸附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能量模型、吸附热以及颗粒尺寸等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相模型在加压过程和吸附过程中床层内最高温度分别为309.19 K和311.63 K,氧气摩尔分数最高值分别为55.66%和62.65%;同等条件下两相模型在加压过程和吸附过程中床层内最高温度分别为302.27 K和305.29 K,氧气摩尔分数最高值分别为57.51%和66.02%.未考虑吸附热的加压过程和吸附过程床层内最高温度分别为293.5 K和293.9 K,氧气摩尔分数最高值分别为59.25%和72.18%;同等条件下考虑吸附热时在加压过程和吸附过程中床层内最高温度分别为302.3 K和305.3 K,氧气摩尔分数最高值分别为57.51%和66.02%.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加,出口产品气的氧气摩尔分数逐渐下降,同时产品气流量与回收率逐渐增加,颗粒直径1.6 mm为最佳吸附剂颗粒直径.本实验获得了吸附器内部传热传质规律,为CP-πRFA用于变压吸附制氧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王浩宇刘应书张传钊陈福祥马晓钧李春旺
关键词:两相流数值模拟
基于OBE理念的建环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以《空调冷热源技术》课程为例被引量:14
2019年
OBE是一种基于成果导向的新型教育理念,该理念对于建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以北京联合大学建环专业的《空调冷热源技术》课程为例,对基于OBE理念的《空调冷热源技术》课程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当前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以OBE为导向的课程持续改进模式。
王浩宇任晓耕陈福祥李春旺张传钊
关键词: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
密闭建筑空间缺氧环境下富氧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搭建了一套密闭建筑空间室内供氧实验装置,分别研究送氧口个数、送氧口管径、送氧流量及送氧方式的不同对建筑空间室内的富氧特性及富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送氧口个数、管径、流量及送氧方式不同时,氧气轴向最大浓度分布随轴向距离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且距离送氧口轴向距离0~0. 55 m的范围内,氧气轴向浓度迅速降低;单送氧口时,送氧口管径及送氧流量不同时所形成的富氧范围大体呈扁椭圆形状,且送氧管径相同时送氧流量越大,富氧范围也越大;双送氧口竖直向前和相对45°方式进行送氧所形成的富氧范围接近"一头尖一头圆"的扇形,且竖直向前所形成的富氧范围比相对45°送氧所形成的富氧范围要大;采用双送氧口相背45°方式进行送氧时,管径为6 mm的双送氧口所形成的富氧范围大体呈2片扇叶形状;管径为10 mm的双送氧口所形成的富氧范围大体呈2个半圆形状;总送氧流量为1 m3·h-1时,6 mm管径的双送氧口相背45°送氧范围最大,10 mm管径的双送氧口竖直向前送氧范围最小;相同的总送氧流量及送氧方式下,单送氧口竖直向前送氧所得到富氧面积比双送氧口竖直向前送氧所得到富氧面积大20%左右;相同的送氧口个数、送氧口流量及送氧方式下,管径为6 mm的送氧口所得到的富氧面积比管径为10 mm的送氧口所得到的富氧面积大60%左右.
张传钊刘应书王浩宇吴义民马晓钧陈福祥
关键词:缺氧环境
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未来合格的应用工程师,本文提出了围绕应用工程师的核心能力要求,构建基于“开放式实战驱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思路。其核心内容包括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模拟实战式综合性课程的内涵...
李春旺马晓钧吴义民陈福祥
关键词:工程应用型本科综合性课程
基于双压法的湿度传感器测试系统研制
2010年
本文阐述了双压法湿度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湿度传感器校准测试系统的硬件电路和控制系统软件,试制了样机。在测试环境温度23℃,不同湿度的条件下,对9个湿度传感器进行了校准测试和数据分析,样机达到了预定的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田沛哲李春旺陈福祥
关键词:双压法湿度发生器控制系统
基于BACnet/ZigBee的无线智能温度传感器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实现智能楼宇的BACnet/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BACnet/ZigBee节点互联机制,并研制出一种BACnet/ZigBee无线智能温度传感器标准设备.采用微处理电路Lm3s6911+做为温度传感器的核心控制单元,实现温度数据采集,数据的BACnet封装与解析以及BACnet报文在ZigBee无线网络中的传输过程.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该传感器的协议一致性和数据正确性,达到了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性能要求.
李春旺吴义民田沛哲陈福祥
关键词:互联机制智能温度传感器楼宇自动化
一种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测控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07年
变风量末端测控装置是变风量空调系统中的关键装置,研究压力无关型变风量(VAV)末端装置及其测控系统的结构、动态特性和控制策略,设计控制程序的流程和相关程序模块,并利用基于BACnet协议的楼宇自控平台软件对控制算法进行编制开发。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软件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为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李春旺田沛哲吴义民陈福祥
关键词:动态特性串级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