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梦娴
- 作品数:30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发酵工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4
- 2020年
-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部分,备受关注.西南大学从2016年起招收生物技术专业的中澳合作"2+2"项目,为提高教学质量,将包括发酵工程在内的所有专业必修课进行了全英文/双语的教学改革.对西南大学西塔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发酵工程双语教学改革进行调查分析,从教材、教学师资、学生英语水平等方面探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发酵工程双语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效果进行了评价与思考,以期为深化发酵工程双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 龙梦娴谢洁
- 关键词:发酵工程双语教学改革
- 家蚕微粒子虫极管蛋白1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微粒子虫增殖的影响
- 极管蛋白(Polar tube protein)是极管的主要成分,能特异性定位于微孢子虫极管,在微孢子虫侵染宿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极管蛋白1作为极管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功能不言而喻。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NbPTP1基因...
- 龙梦娴谭瑶瑶陈洁潘国庆周泽扬
- 关键词:昆虫细胞糖基化增殖率
- 一种分离纯化微孢子虫极管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纯化微孢子虫极管的方法,具体步骤为:a)微孢子虫体外发芽,震荡破碎,使孢壳与极管分离;b)将步骤a)得到的样品按500rpm‑6000rpm进行差速离心,3500rpm‑6000rpm之间收集到的沉淀...
- 龙梦娴潘国庆吕青
- 文献传递
- 桑叶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特性研究
- 桑叶作为蚕的"粮食",在我国被广泛种植。但目前桑树用叶后产生大量废弃桑枝,常被焚烧污染环境。桑叶中的纤维素含量高达10%,为寻找高效纤维素降解菌用于桑树废弃枝条等的加工处理,本研究以桑叶为唯一碳源,分...
- 龙梦娴陈垭萍谭瑶瑶周泽扬
- 关键词:纤维素
- 虾肝肠胞虫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虾肝肠胞虫(EHP)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对EHP检测的荧光定量技术,该试剂盒中以对虾EHP的基因极管蛋白2(PTP2)基因为靶标进行检测,可以有效避免假阳性结果,对几种常见的对虾病原未出现扩增结...
- 龙梦娴潘国庆陈洁周泽扬王礼君
- 文献传递
- 微孢子虫极管蛋白研究进展
- 微孢子虫是一类宿主广泛的细胞内专性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迄今已发现约有160个属,1400多种微孢子虫。然而,不同种属的微孢子虫拥有独特的侵染器官——极管和相似的侵染机制。未侵染宿主的微孢子虫极管能有序地盘绕在孢子内;侵...
- 龙梦娴韩冰谭瑶瑶刘柯柯吴玉娇潘国庆周泽扬
- 关键词:微孢子虫PTP
- 文献传递
- 几种常见桑树病害的识别与防治被引量:7
- 2015年
- 桑树是蚕桑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为确保桑树健康成长,促进产业发展,桑树病害的有效识别与及时防控尤为重要。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及非细胞类病毒中均存在能引发桑树传染性病害的病原微生物。其中由真核微生物引起的桑里白粉病与桑椹菌核病,原核微生物引起的桑青枯病与桑疫病是爆发频繁、危害极大的桑树病害。本文就这四种桑树病害的病原、侵染循环、病害识别及防治方法等进行系统梳理,并简要介绍几种非细胞类微生物引起的桑树病害,以期为生产上防治相关病害提供参考。
- 徐伟芳王爱印舒平任慧爽龙梦娴陈洁谢洁
- 关键词:桑树病害桑椹菌核病桑青枯病桑疫病
- 家蚕微孢子虫极管研究进展
- 2024年
-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是首个被鉴定的微孢子虫,其快速水平传播和经卵垂直传播所引发的家蚕微粒子病严重影响了我国养蚕业的健康发展,是我国蚕种生产上唯一的法定检疫对象。微孢子虫弹出极丝形成中空管(极管),孢原质经极管运输至宿主细胞,完成侵染过程。极管作为微孢子虫特殊的侵染装置,本文重点介绍了家蚕微孢子虫极管的研究历程,并详细总结了微孢子虫极管的结构与组成特征、与宿主互作、内部物质运输等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解析家蚕微孢子虫侵染机制提供参考,也为家蚕微孢子虫防控治疗提供新思路。
- 龙梦娴李明艳陈与晴吕青周泽扬
- 关键词:家蚕微孢子虫结构特征物质运输
- 家蚕C-型凝集素11基因BmCTL1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昆虫的C-型凝集素参与先天免疫系统中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家蚕C-型凝集素11(C-type lectins,CTL11)基因BmCTL11是经家蚕微孢子虫(Nb)感染诱导后在蚕体内持续高量表达的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BmCTL11基因编码有307个氨基酸的多肽,预测分子质量34.51 kD,等电点4.69,含2个串联的典型C-型凝集素糖识别结构域,与烟草天蛾的IML-1蛋白进化距离最近。RT-PCR检测BmCTL11基因在家蚕幼虫时期的转录水平较高,并在多个组织有转录。将灭活的家蚕病原细菌、真菌、微孢子虫、病毒等注射家蚕5龄幼虫后的24 h内,qRT-PCR检测BmCTL11基因在幼虫脂肪体和中肠组织内的转录水平均发生上调,说明该基因能够被多种病原微生物诱导。以家蚕5龄第3天幼虫脂肪体c DNA为模板克隆了BmCTL11基因,连接到p ET-32a载体,诱导表达后将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昆明鼠制备出效价为1∶102 400的BmCTL11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BmCTL11蛋白可能以二聚体形式主要分布于家蚕脂肪体、血浆、中肠、表皮等组织中,推测BmCTL11在家蚕识别病原微生物并介导引发进一步的先天免疫反应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
- 季小存李春峰孙滨郑容李致宏陈洁龙梦娴李田潘国庆周泽扬
- 关键词:家蚕基因克隆表达谱多克隆抗体
- 家蚕微孢子虫侵染与宿主应答的分子基础
- 周泽扬潘国庆李田许金山李春峰吴正理马振刚李治党晓群李艳红陈洁龙梦娴
- 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序列信息严重匮乏,成为其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限制性瓶颈,严重阻碍了家蚕微粒子病的研究进程。由于缺乏深入系统的基础研究,我国蚕种生产企业在防控微粒子病上非常被动,给蚕种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蚕丝...
- 关键词:
-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基因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