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
- 作品数:1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宿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追求不朽的悲怆———李贺诗歌中的生命悲剧意识解读被引量:3
- 2002年
- 李贺诗歌中强烈的生命的悲剧意识体现了李贺作为一个短命诗人的终极痛苦———追求不朽的悲怆。正是这种近乎绝望的悲怆,使李贺弹奏出了与众不同的曲调,从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悲剧诗人。
- 杨敏万春
- 关键词:诗歌生命悲剧意识文学评论
- 国内劳伦斯小说研究概述被引量:2
- 2002年
- 文章从思想性、艺术性和研究方法三方面总结、介绍了近20年来国内劳伦斯小说研究的情况,试图为以后的劳伦斯小说研究总结经验教训。
- 万春高二坡
- 关键词:劳伦斯小说性爱
-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夕阳意象及原型分析
- 2001年
- 在每一个民族的古代文学作品中,都会存在一些经常出现的、具有复杂内涵的意象.这些以象征形式表现出来的物象,作为种族记忆或集体无意识,是潜藏在每个人心底深处的超个人的东西,通过对它们的分析研究,就能发现一个民族最本原的精神,从而可以探索这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迁过程,掌握这个民族与他民族不同的文化模式.因此,发掘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些意象的原型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 杨敏万春
- 关键词:夕阳意象中国古代诗歌
- 从《金瓶梅》的叙事时间看作者的生命意识被引量:2
- 1998年
- 万春杨敏
- 关键词:《金瓶梅》叙事时间西门庆女主人公易逝性生命意识
- 血与玉:心之死的祭奠──李贺诗歌意象的文化解读之一被引量:1
- 2000年
- 血与玉是李贺诗歌中频繁出现两个意象。作为两个原型性象征,它们源于上古文化中以祈祷祭祀为特征的古老宗教活动。李贺诗章中的血与玉是诗人在悲剧生命意识下对自己心之死的祭奠。
- 杨敏万春
- 关键词:祭奠
- 从杨贵妃形象塑造看《长生殿》的美人崇拜被引量:1
- 2003年
- 历史上的贵妃杨玉环,被历代文人描绘得面目各异、斑驳陆离。许多人将历史原型和艺术形象混为一谈,将历史评判、道德评判和文学审美、文学批评融为一体,结果导致了文学创作和文学评判的严重失衡。杨贵妃骄妒凶悍、狐猸淫荡甚而祸国殃民,几成文学定型。
- 万春
- 关键词:杨贵妃戏曲研究道德评判
- 明清传奇中大雪意象与人生困境相连描写的文化学阐释
- 2003年
- 文学的文化学阐释,不仅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更重要的指向是对文学研究人文价值意向的探求。它在把文学研究引入广泛的文化背景、使之走向人类学所能达到的高度的同时,力图体现人类文化精神的真实状况,揭示文学产生、发展与演变的文化学根据,从而抉发出文学现象所承载的文化含量与意义深度。
- 万春
- 关键词:明清传奇文化人格生命感悟生命形态岑参
- 无所归依的人生悲凉——《古诗十九首》感伤内涵的文化思索
- 1999年
- 《古诗十九首》的感伤内涵,表面上看来是关于相思离别、游子望乡、生命苦短、世态炎凉等日常生活中悲苦的感叹,实际上却蕴藏了更为深沉的伤痛,是一代文人处在社会大裂变时无所寄托的精神孤独、无所追求的文化哀伤、无所归依的人生悲凉。
- 万春杨敏
-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 欲望的荒原——楚剧《娘娘千岁》梦表达的文化解读
- 2003年
- 戏曲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特别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抉发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和欲望。由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演出的楚剧《娘娘千岁》有诸多卓异之处,但最令人称道的却是其中深沉蕴藉的梦表达。剧作融现代西方心理分析理论与中国古代戏曲的象征艺术于一炉,把剧中的三个梦境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万春
- 关键词:中国古代戏曲秀女象征艺术戏曲作家中国古代文人
- 浅谈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 2001年
- "人文精神"是关于人、人类、人性的思想,是对人类命运与归宿、苦难与解脱、理想与信念等生存行为及意义的思考与判断.它更多的属于形而上的苍畴,关注人的价值、尊严、人格、权益,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肯定人的终级价值.在人类文明史中,它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发展、变化,随着民族的兴衰而显示出多样性、复杂性,最终给人类社会描绘的是真善美圣的理想图画;而对于个体人来说,它指示人的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高品味、完美的人.……
- 万春杨敏
- 关键词:语文教育素质教育语文课程人文精神